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8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要闻
2025年08月29日

泸州纳溪区产业路激活万亩竹海

四川经济日报泸州讯(魏箐 梁隆宇 记者 庞玉宇)“以前运楠竹要绕3公里远路,现在直接穿林而过,半个小时就能到收购点!”8月25日,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大旺竹海11社村民方子彬站在新修的产业路边,望着满载楠竹的货车汇入主干道,难掩满脸欣喜。

2025年,纳溪区白节镇实施省级现代竹产业基地道路建设项目——四条新修道路与原有路网互联互通,让楠竹运输告别“绕远路”的困境,更让周边群众的出行踏上“便捷道”。

大旺竹海作为白节镇的“绿色银行”,核心产区10万亩楠竹是当地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但长期以来,竹林深处的道路“各自为阵”,运输楠竹只能绕行外围主干道,成了制约产业发展的“老大难”。

2025年省级现代竹产业基地道路建设项目开工后,白节镇政协联络组组长罗毅迅速组织专题协商会,邀请村民、施工方、村干部共同协调跟进施工。

如今,白节镇大旺竹海三条产业路与一条生产便道织成了一张“便捷网”,串联起散居竹农的林地。产业路与原有路网无缝衔接,4.5米的宽度让大型运输车畅行无阻。生产便道精准连接主路,使竹产业发展和村民出行再也不用“兜圈子”。

“近300万元省级项目资金,释放出了‘乘数效应’,极大地带动了村民就业。”罗毅表示,新路与老路贯通后,楠竹运输路线缩短60%,每吨成本从150元降至70元,按年出材5000吨计算,每年为群众节省40万元。周边5个村组的出行时间平均缩短40分钟。交通的改善还引来了“金凤凰”,两家竹加工企业主动落户,直接带动20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月薪稳定在3000元以上。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