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8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专版
2025年08月21日

成都:“蓉易就业”让高校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

四川经济日报讯(记者 苏俊)近年来,成都市以构建“蓉易就业”服务机制为重要抓手,通过资源整合、服务下沉、数据赋能,全面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近三年,全市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水平总体平稳。

创新联动机制,织密基层就业“服务网”。围绕构建大就业工作格局,成都出台产业发展与就业协同工作方案,推进“建圈强链”“立园满园”拓展就业空间,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纳入市政府目标考核。人社、社工、政法等5部门联合印发“蓉易就业”建设指引及实施方案,建立标准化就业公共服务制度及规程。嵌入式布局建设高校站、园区站、社区站等基层服务站点2117个,组建一支近7万人的“网格员+就业服务专员+就业指导师”队伍,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实现毕业生诉求受理、跟踪帮扶、回访服务全流程高效响应。

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就业帮扶“精准度”。围绕深化服务模式创新,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服务纳入网格员、微网格员服务事项,“大数据+铁脚板”全覆盖摸底调查,面对面开展“四问一宣传”(问就业状态、意愿、需求、特殊困难,宣传政策及服务清单),有效采集服务需求;就业服务专员按需提供岗位、培训或灵活就业支持,对困难群体通过就业援助基地安置合适岗位。同时,广泛链接智联招聘等人力资源机构与区(市)县人社部门对接合作,为“蓉易就业”充实岗位资源,举办“小而精、专而优”专场招聘,分类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体验、实习见习等增值服务,以“网格问需+专员解难+机构增效”协同服务新模式,赋能基层就业服务提质增效。

创新治理手段,推动就业服务“数字化”。围绕夯实技术赋能支撑,成都搭建“智慧人社”应用场景,将部省下达任务自动识别、精准分解到区(市)县、街道(镇)、社区(村),进网格员手机端。借助全省信息化服务系统采集数据,完整记录上门走访、岗位推荐、培训创业服务等12类信息,运用“智慧人社”精准画像,形成可回溯的个人帮扶“时光轴”。打造“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帮扶”一张图,建立就业帮扶运行体征指标体系,科学设定预警阈值,智能识别目标进度,对滞后任务即时下达督办指令,形成“精准问需、分类帮扶、跟踪问效”工作闭环,确保就业帮扶“有力有序、不落一人”。

下一步,成都将持续完善“蓉易就业”服务机制,深化部门协同、优化服务流程、强化数字支撑,推动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更加充分就业,确保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