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8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专版
2025年08月07日

周泽彬:蹚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夏日的晨雾中,资阳市雁江区堪嘉镇胡石桥村,为民农场的兔舍飘出轻音乐。“音乐是兔子的‘减压秘方’,一定要及时给兔子放。”农场负责人周泽彬给工人交代好饲养兔子的注意事项,转身他又钻进蔬菜地察看蔬菜长势。

七年前的城市回归者,如今已成三产融合的领航人——这条从土地延伸到餐桌的产业链,正探索出一条特色乡村振兴致富路,激活雁江乡村的造血基因。

 

从城市回归乡村的新农人

 

2018年,当许多农村青年选择奔赴大城市寻找机会时,41岁的周泽彬却作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回到家乡,投身农业。

“那时候很多人不理解,觉得农业又苦又累,赚钱慢。”周泽彬回忆道,“但我看到的是机会——家乡的土地、生态、劳动力,都是宝藏。”

“在外打拼多年,我始终惦记着家乡。每次回来,看到年轻人外流,心里很不是滋味。”周泽彬说,看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陆续出台,看好家乡前景的他,带着半生积蓄和满腔热情,回到堪嘉镇胡石桥村,开始了他的创业路。

初期,周泽彬流转了几十亩土地,建起了鱼塘,同时养起了鸡、兔、羊,看着眼前初具规模的农场,他满心以为万事将会顺遂,然而问题接踵而至……

“刚开始不懂技术,仅凭外出考察学习的技术完全不够,鱼苗病死、家禽销路不稳定。”回忆起初期的困境,周泽彬坦言,也曾想过放弃,但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持。鱼苗病死就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技术培训,咨询专家,慢慢掌握养殖技巧;销路不稳定就积极对接经销商,最终与资阳天王农产品市场达成长期合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养殖场逐渐步入正轨。

 

从单一养殖到立体农业的破圈路

 

不满足于单一养殖业,2020年,周泽彬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田野。他告诉记者,鱼塘的水用于灌溉蔬菜,畜禽粪便发酵成有机肥,既降低了成本,又提升了产品品质。有了想法,周泽彬便再次流转了200余亩土地用于种植水稻、蔬菜。他引入现代化管理技术,精心打造了一个高效、生态的种养结合绿色农业体系。

这套高效循环的体系虽然运行良好,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优质农产品,但周泽彬深知,要真正在乡村立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突破初级农产品附加值低的瓶颈。但单纯的种养业利润有限,如何提升附加值?2022年,他瞄准了第二产业——酿酒。

依托家乡的优质原料和独特风味,他积极探索,联合四川省酒类研究所创立“嘉源酒业”,研发“堪嘉”酒系列。去年,已完成首条生产线建设。

从一产到二产的成功转型,周泽彬完成从初级农产品生产到深加工的品牌化升级,形成“种养加销”一体化产业链,为农产品插上了增值的翅膀。

 

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链

 

当加工环节的产品需要更贴近消费者的终端展示与体验时,周泽彬产业融合的探索再次向前迈进。

2023年,周泽彬再次“跨界”,在城东新区西南电商城开了一家由“农场直供+现场加工”的餐厅,通过活鱼现杀、时蔬现采等方式,实现食材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可溯源,既保障了“鲜度”与“营养”,又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形成“生产—加工—餐饮”的良性循环。

今年年初,周泽彬听说村里有闲置资产,便积极对接,将村里闲置的小学利用起来,建成现代化的中央厨房。

“我们于7月初开始营业,现陆续有300余桌订餐。”周泽彬说,打造中央厨房除了让家乡人民能尝到城里味,其根本还是整合周边零散的乡厨资源,打造区域性的“乡宴”品牌,让新鲜、地道的乡村风味,通过标准化、规模化的运作,走出堪嘉,服务更广阔的市场。

“乡村振兴不能只靠农业,必须让一、二、三产业联动,才能形成可持续的产业生态。”周泽彬说。

 

“三金”模式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周泽彬的创业史,亦是一部与乡亲们携手同行的奋斗史。他摸索的“三金”模式——土地流转的“租金”、基地务工的“薪金”、入股分红的“股金”,实现村民“租金+工资”双重收入,该模式成功盘活土地资源,拓宽了乡亲们的增收渠道。

“以前种地一年挣不了几个钱,现在既有租金,又能打工,收入增加了不少。”连续在农场务工3年的村民康成生笑着说。

除家门口的双重收入,家门口的就业升级也让受益者连连赞叹!堪嘉镇胡石桥村村民江丹就是其中一员。“以前,在农场务工,一天只有几十元。自从餐厅开业进城当服务员,工资涨了,收入也增加了。”江丹告诉记者。

周泽彬回忆道,当初回乡创业时,各级政府都给予支持,为他的探索提供了坚实后盾。

“要让返乡创业人员回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关键是要解决好土地问题。”堪嘉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实行人大代表‘一对一’跟踪服务,从项目审批到生产经营全程参与。积极协调土地流转、对接上级部门提供资金、政策扶持,确保‘土地有人管、纠纷有人调’。”

“我的目标不仅是自己成功,更要让家乡的农业真正‘活’起来,让更多年轻人愿意回来创业。”谈及未来,周泽彬信心满满。

周泽彬用七年时间构建了“一产筑基、二产延伸、三产升华”的完整产业链条,通过酿酒加工和中央厨房等项目,将传统种养业升级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生动诠释了“三产融合”的乡村振兴路径。

 

何莉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汤斌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