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区域·公告
2025年07月03日

构建“1+4+N”协同治理体系 建立三级河长管理体系

宣汉县以扎实举措守护碧水长流

四川经济日报讯 “自从禁渔工作开展以来,河里面的鱼也多了,周围生态环境也变好了,我们住得也更舒心了!”近日,家住四川省宣汉县州河沿岸的蒲江街道洋烈社区居民余女士笑着说道。

自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启动以来,宣汉县坚持“铁腕治渔、科技赋能、生态修复”的硬核举措,多渠道开展宣传,构建起“1+4+N”协同治理体系,建立“县+乡+村”三级河长管理体系,创新“河长+警长+检察长”联动机制和实施人工增殖放流活动,真正以实际行动守护碧水长流,绘就生态新篇章。

在宣汉州河沿岸的碧波水域,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化身“禁渔卫士”,白天烈日下巡航水面,夜晚星辉中紧盯暗流,对非法捕捞零容忍,捍卫“十年禁渔”政策,让非法捕捞无处藏身,守护生态安宁。五年来,宣汉县开展专项检查200余次,累计查处非法捕捞案件287起,收缴电鱼设备37套,移送司法机关案件26件30人,公开曝光典型案件5起,实现查处一案、修复一片的法治闭环。

“我们通过建立‘昼巡+夜查’‘明查+暗访’的错时执法机制,构建‘空中无人机巡航、岸基电子眼监控、水面执法艇联动’的三位一体智慧执法体系,实现了对县域重点水域非法捕捞行为的全天候、无死角动态感知与精准打击,让违法者真正无处藏身、无空可钻。”宣汉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说道。

截至目前,无人机空中巡航累计识别非法捕捞行为45起,布设在线视频监控探头73个,建成150余公里河流高清监控网络,5艘执法船艇全时段待命,确保全县重点水域出警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

除了水上巡查,执法人员还深入城区农贸市场、渔具店以及餐饮店等场所,对渔具销售和水产品来源等情况进行检查,严禁销售不合规定、不明来源的鱼和渔具,同时还向商家和消费者发放禁渔宣传资料,普及禁渔知识,呼吁大家共同抵制非法捕捞行为。截至目前,发放宣传资料3500余份,张贴公告240余张,悬挂禁渔宣传横幅150余幅,设置禁渔广告牌55处,覆盖群众超30万人次,吸纳志愿者35人,切实营造出人人皆知、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人工增殖放流是保持水生生物多样性、改善江口湖、州河等天然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为推动渔业资源恢复和保护,近年来,宣汉县每年坚持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等重大行动,并依托中央财政农业生态资源保护专项资金,实施“春夏补资源、秋冬保物种”精准放流。五年来,在州河、江口湖、前河、中河、后河累计投放四大家鱼等经济物种150万尾,大鲵等濒危物种50万尾。同时,对境内13座小水电站实施“一站一策”改造,建立小水电站退出补偿机制。推行“工程未动、生态先行”补偿制度,建立涉水工程生态影响终身责任制,从源头保障河道生态连续性。

(张平 王小刚)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
// 切换登录方式star // 切换登录方式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