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6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要闻
2025年06月26日

建立“一企一档”机制 精准帮扶助企纾困

渠县持续深化“千名干部驻企业强帮扶促发展行动”

由于厂房杂物堆积,搬迁遇阻,近日,渠县嘉琪服饰生产线一度停滞。关键时刻,帮扶干部王帅协调多方力量,推动清理工作高效完成,助力企业迅速搬迁并恢复产能。

这是渠县“千名干部驻企业强帮扶促发展行动”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渠县党员干部通过建立“一企一档”机制,汇聚多部门合力破解企业难题。目前,全县千余名干部已为94家企业建立帮扶档案,累计收集融资、土地、环保、税收、生产等领域165条问题,成功解决151条,其余问题正在加紧解决,为实现“双过半”目标筑牢产业根基。

 

“一企一档”精准滴灌

疏通企业发展堵点

 

精准识别痛点,方能精准施策。今年,渠县全面推行“一企一档”帮扶模式,通过深入调研为企业精准画像建档,档案涵盖诉求建议、解决时限等多张清单,为高效纾困提供清晰路径。这一模式正有效推动企业实现质量效益“双增长”。

在走访时,困扰旺鑫电子和铭圳纺织科技员工已久的“出行难”问题,被帮扶干部陈科霖发现。虽然两家厂区附近都有公交线路,但因站点设置过远,使得员工通勤极不方便。陈科霖迅速联动交运部门和公交公司实地勘察,优化调整公交站点,并开通园区通勤专线及定制公交服务。如今,高峰时段近30台公交车循环驶入园区,彻底打通职工上下班“最后一公里”。

“出行难题解决后,员工工作精力更加集中了!”铭圳纺织科技负责人欣喜地表示,良好的后勤保障为生产注入强劲动力。目前,该公司453台织布机昼夜不停运转,日产面料达9万米,对二季度超额完成任务信心十足,全年销售额目标更是瞄准1.5亿元。

同样受益的还有四川兴宏泰制衣有限公司。在得知企业车间用电存在瓶颈后,帮扶干部李川迅速行动,主动对接供电公司,帮助企业高效完成配电设备的安装调试和通电工作,及时解决职工宿舍空调用电难题,为企业安心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目前,用电问题解决了,200多名工人倒班作业,所有机械设备都开足马力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正全力冲刺“二季度1700吨产量、4000万元产值”的目标。

“一企一档”模式如同为企业设立“健康卡”,对重点招引企业实行“挂包领导+联络部门+联系人”的三级服务体系,更是提升了企业服务的靶向性和有效性,直击企业发展痛点难点。

 

“一企多部门”协同攻坚

凝聚合力破解难题

 

解决复杂问题,需多部门联动。在“千名干部驻企业强帮扶促发展行动”中,渠县创新探索“一企多部门”协同机制,打破行政壁垒,形成合力攻坚克难的强大态势。

就在两个月前,渠县经信局干部李尉林走访亿鑫联水泥公司时,发现一个棘手问题:企业自建设施已无法处理300多名职工产生的生活污水。得知情况后,经信部门立即牵头,联合环保、住建及当地社区等部门快速响应、共同会商,迅速拿出治理方案,将企业生活污水统一纳入社区处理厂处置。很快,问题迎刃而解,厂区环境焕然一新。

融资难是许多企业发展中的“拦路虎”。对此,渠县积极搭台,组织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政银企”对接会、“多对一”上门服务、恳谈会等形式,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其中,天渠盐化的MVR锅炉改造项目一度面临2000万元资金缺口。帮扶干部毕恒彪一方面协调农商行对企业资产重新评估,实现顺位抵押融资;另一方面积极对接天通燃气,争取价格优惠;同时还支持企业申报“两新”项目(新基建、新能源)争取政策性资金,多管齐下保障了项目资金需求。

多方位的精准帮扶取得了显著成效。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渠县已利用达州市制造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政策,为12家企业放贷3385万元;截至5月末,全县制造业贷款余额12.69亿元,同比增长5.45%。政策宣传持续加码,转办机制日益畅通,部门配合无缝衔接。

 

动能增强成效凸显

实现“双过半”目标胜利在望

 

精准的帮扶措施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动能。据统计,1—5月,渠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11.3亿元,工业投资完成33.27亿元,已占全年计划的61.84%。企业生产活力持续迸发,二季度150家规模以上企业生产总值预计将超额完成半年目标,全县冲刺“双过半”胜利在望。

信心源于扎实的行动。渠县经信局局长黄海波表示,下一步,渠县将持续深化“千名干部驻企业强帮扶促发展行动”,干部将更深入地沉到企业一线,提供更靠前、更主动的服务,聚焦问题化解、需求保障,精准发力、久久为功,为全年经济发展实现“满堂彩”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赵权军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王晓英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