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5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七版:特别报道
2025年05月09日

南充

坚定产业为本、工业当家理念 毫不动摇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南充市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策部署,围绕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实施工业立市战略,扎实开展新型工业化攻坚突破行动,鲜明“产业为本、工业当家”的理念,以工业领域重点产业“链长制”为抓手,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吉利南充新能源商用车研发生产基地项目

 

建章立制  汇聚工作“合力”

 

全面推行“链长制”。实施工业领域重点产业“链长制”工作制度,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链长牵头抓总,10名市领导担任链长具体负责,精准选定汽车汽配、化工轻纺、食品医药和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3+2”主导产业,抢先培育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氢能产业等新赛道产业,分产业组建工作专班,并选取与产业发展相关的院士、专家组建专家智库,提供智力支持。同时,支持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建立“链长制”,形成“市县联动、部门协同、全市合力”的工作格局。

坚决落实“三集中”。全面推动力量、政策、资源向工业领域集中,增加工业部门领导职数,增设新型工业化发展促进中心等单位,切实加强工业部门力量配备。印发实施人才强市战略“1+10”政策措施,大力实施“嘉陵江英才工程”,为符合条件的企业设立“带编入企”岗位,支持重点企业定向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聚焦产业培育发展,制定出台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氢能等重点产业规划、政策。统筹全市环境容量指标,每年按不低于当年新增城乡建设用地的30%安排工业用地,优先支持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支持园区将企业打捆进入电力市场交易,帮助企业降本增效。组建8只产业发展基金,通过“以投带引”“以投促招”方式促成中科宇航、熙泰科技等重大项目落地。

用好考核“指挥棒”。刚性执行县(市、区)党政“一把手”抓产业、县(市、区)长直管工业的工作要求,将抓工业经济发展、促产业转移工作情况纳入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年度述职重要内容,对工业经济考评结果排全市首位的县(市、区),原则上在综合目标绩效考评中考核等次上靠一级,着力营造“以产业论英雄、以工业定奖惩”的工作氛围。鲜明工业经济发展主战场选用干部导向,在干部选任、职级晋升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切实为敢闯敢干的干部撑腰鼓劲。

 

多向发力  集蓄产业“动能”

 

高质量开展项目对接。动态完善产业链全景图、产业生态发展路径图和企业名录表“两图一表”及缺链、强链、招商和支持政策“四张图谱”,提升主导产业的发展准度和精度。总链长、链长多次率队赴北京、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地洽谈项目合作、引进强链补链项目。高质量举办南充产业合作洽谈、国有企业南充行、氢能产业发布会、2025年浙川东西部协作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系列活动、2025南充(杭州)先进制造业投资推介会、南充市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签约仪式暨人工智能产业发布会等重大活动。2021年新一轮东西部协作以来,仅从浙江省就引入落地浙南制造、骆科能源制造业项目260个,到位资金132.13亿元。2024年以来(含今年一季度),全市制造业项目签约捷报频传,共签约能投燃煤发电、吉利商用车N72等制造业项目325个、总投资1825.9亿元。

高水平推动项目建设。大力践行“说到做到、不叫不到、服务周到”服务理念,实行重大项目专班服务,建立项目开工快速通道、问题解决绿色通道,推动签约项目前期工作,落地项目加快建设。通过比招引看数量、比开工看体量、比速度看质量,设置先进席、慢进席、奋进席项目评比“晾晒”,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精心组织110个项目参与集中展示。总投资330亿元的永盈新材料一期A线投料试生产,全年完成105个工业项目建设,助推南充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技改投资稳居全省“一方阵”,产业生态的空间集中、成本耦合效应逐步叠加。

高标准推进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全市“1+9”工业园区面积拓展,加强集中连片工业用地储备,切实为重大产业项目落地预留充足空间。合理利用零散地块,加快推进标准厂房、多层厂房建设,确保中小微企业“即招即落、拎包入住”。2024年,全市工业园区新拓展面积16402亩,累计达到105平方公里。全市工业园区新建成标准化厂房125.5万平方米,累计建成305.5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全市入驻标准化厂房工业企业253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9家。创成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国家级绿色园区1个,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5+1”重点特色园区1个、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重点园区1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2个。

 

聚焦重点  提升服务“质效”

 

开展企业梯次培育。大力实施“贡嘎培优”“提质壮干”“扶幼育苗”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动态调整“小升规”动态培育库、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引导企业围绕培育打造标志性产品深耕细作,不断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2024年新培育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56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3户,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6户、总数达1055户。

加快推动转型升级。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丝纺服装业节点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国第二个面向纺织业的行业节点),落地投用装备制造业数字供应链平台南充城市服务中心,接入平台企业100户。中科九微5G工厂入选全国5G工厂名录,完成663户企业“智改数转”线上评估、线下诊断,实现国家级“智改数转”试点示范零的突破。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助企纾困行动,建立完善市县领导干部联系包保重点企业(项目)制度,常态开展工业企业“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活动,建设市县“企业之家”线下服务大厅和线上“南充市企业之家公共服务平台”,多措并举协调项目建设和企业经营中的水电气、融资、原料运输等具体困难,推动降税减费等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当好企业知心“店小二”、贴心“娘家人”。

 

(本文文字、图片由南充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提供)

 

四川赢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