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4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区域·公告
2025年04月25日

广元朝天区打造“家门口”的幸福养老圈

四川经济日报广元讯(张敏 马强 记者 侯东)4月24日清晨,当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广元市朝天镇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老人们正迎着晨光练习太极;与此同时,明月路社区老年食堂的后厨,厨师们正在准备当天的“少糖餐”和“低盐餐”;几公里外,居家养老服务员小李正带着适老化改造工具包赶往李爷爷家……这一幕幕温暖的场景,正是朝天区创新养老服务的生动写照。

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近年来,广元市朝天区以暖心举措拓宽养老服务半径,延伸服务触角,通过打造老年食堂、建设养老综合体、居家适老化改造、居家上门服务等创新模式,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贴心的服务,真正实现“银发无忧”。

 

老年食堂 一餐热饭暖胃更暖心

 

临近中午,朝天镇明月路社区的老年食堂里饭菜飘香,回锅肉、番茄炒蛋、干锅花菜等菜品色香味俱全,老人们一边享用午餐,一边拉着家常,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记者看见,在收银台前,还张贴着周一至周日的菜谱,工作人员正帮助老人订餐、刷脸支付。

“以前一个人做饭麻烦,经常凑合吃,现在有了老年食堂,饭菜便宜又可口,还能和老邻居们聊聊天,日子舒心多了!”72岁的李奶奶笑着说道。

2024年,朝天区民政局利用省级福彩公益资金,采取“政府引持+企业运营”的模式,由饭店承接老年食堂运营,通过“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慈善捐一点、个人出一点”多元筹资模式,按一般社会老人2元/人/餐,特困老年人、低保对象、80岁以上老年人4元/人/餐给予补贴,为老年人提供实惠助餐服务,解决了城乡老年人特别是独居、留守老年人“做饭难、吃饭难”问题。

据了解,该助餐点辐射周边3.5平方公里,优先满足明月路社区、清风路社区60岁以上老人的助餐需求。在餐食配置上,食堂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坚持荤素搭配、少油少盐、软烂易嚼,确保营养均衡。

“公益与商业结合的模式,既让老年人得到了实惠,也让我们商家增加了客源,实现了双赢。”饭店负责人表示。

 

养老综合体 闲置资产变身“银发乐园”

 

除了解决“吃饭难”问题,朝天区还致力于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走进朝天镇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老人们或下棋对弈,或参与手工制作、健康讲座,欢声笑语不断。

同样的场景,也每天都在中子镇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上演。“自从中心建成之后,我就成了这里的常客,约几个朋友一起过来下下棋、唠唠家常,别提多开心了。”中子铺社区独居老人杨先明开心地说。

近年来,朝天区积极争取省级补助资金,盘活朝天镇、中子镇、羊木镇的闲置国有资产,打造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人文关怀区、休闲娱乐区、文化教育区及慈善助老爱心超市等功能性区域,配备康复训练器材、健康体检设备、休闲娱乐设施等,为周边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等服务,日均服务约50人次。

“我们采取‘社区牵头、部门联动、财政补助、社会参与’的运行模式,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多样化、精准化的服务。”朝天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居家改造 小改动托起大幸福

 

对于行动不便的高龄、独居老人来说,居家养老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尤为重要。朝天区聚焦老年人实际需求,按照“一户一策”原则,为困难家庭老人量身定制适老化改造方案。

2022年以来,全区已为600余户困难老人家庭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安装了智能语音服务、烟感报警器、门磁感应器、睡眠监测毯等智能化设备,并给有需求的特殊困难老人配备了护理床、防褥疮垫、助行器等辅助器具,大幅降低了老年人居家跌倒、突发疾病等风险。

“以前起床、上厕所都怕摔倒,现在家里装了扶手和防滑垫,还有智能设备监测我的睡眠情况,孩子们在外地务工也能放心了。”82岁的王爷爷感慨道。

此外,朝天区还为特殊困难老人提供助洁、助浴、理发等上门服务,真正打通了居家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打造‘家门口’的幸福养老圈,让每一位老人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让‘银发生活’更有品质、更有尊严。”下一步,朝天区将持续深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改善居住环境、提升服务质量、丰富文化生活为抓手,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让老年人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浓、安全感更强。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