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安雨城区:多元产业助力村集体经济“壮”起来
3月27日,记者走进雅安市雨城区多营镇葫芦村,青山环绕,树绿花开。村寨小道旁、田间地头里……随处可见村民们劳作的身影。
葫芦村地处雨城区西北面,位于“雨城区西部‘畜—菜—果’循环农业展示区”,距区府所在地9.67公里。国道108线、雅安南外环和贲江河贯穿全境,交通便利,区位优势优越。
如何带领村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村民增收致富?这是葫芦村7组村民张俊春返乡创业后,经常与村委会同志探讨到深夜的话题。
“望川酒厂是通过盘活村里闲置小学创建的乡村酒厂,可带动10余名村民就业。其中村集体以物业经营权入股,占股20%,保底年收入2.5万元。”张俊春说,通过打造“酒厂+研学+民宿”的文旅新业态方式,闲置资产如今已“活”起来,村民腰包也跟着“富”起来。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除了酒旅融合产业外,葫芦村还积极推进养殖业、粮经作物种植等产业协同发展。目前,该村已形成茶园4500亩,蔬菜种植基地100亩,并以雨城区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建设起9600立方米的生态鲈鱼养殖基地。已有产业带动就业200余人,2024年拉动村集体经济收入150万元。
“无人机悬在云里轰鸣,奶奶俯身往灶塘里添柴。后坡上有几株茶树蔫了,该喂点草木灰了,这本事我学不来,得用40年晨昏相伴来换……我们三代人没攒下万贯家财,倒是后山的野樱桃愈发醒神,有机不过是把祖辈的笨法子擦了又擦。” 这是葫芦村小叶元茶叶种植合作社杜琴在微信朋友圈推广有机茶叶的文字,得到茶商的点赞关注。
“合作社目前拥有海拔1300米以上的‘老川茶’基地300亩,已取得5个有机食品认证证书,22个绿色食品认证证书。”杜琴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机茶叶的市场越来越好,村里的种茶人也越来越有干劲。
村里人酿酒、采茶、春耕播种,生产生活忙而有序,葫芦村驻村第一书记裴国华则与村委班子成员拿着图纸行走在乡间小道、田间地头,收集民情民意,共同探讨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实现惠民最大化。
下一步,葫芦村将通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深入实施“强村富民”行动,探索多元产业发展,让村集体经济“壮”起来,为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特色小寨注入产业活力。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赵旭东
咨询热线:电子邮箱:xwb93@126.com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