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4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5年04月01日

生态优先 绿色智造

宝兴县:循环经济“转”出产业升级新景象

青衣江畔,龙门山脉下的褶皱里,藏着一段上亿年的“汉白玉史诗”。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夹金山的雾霭,激光切割机的蓝色火焰在水雾除尘系统中跃动,雅安宝兴,这座被《礼记》记载为“宝藏兴焉”的城市,正生动演绎着发展的绿色嬗变与产业新生。

宝兴,熊猫故里,这里不仅以黑白相间的萌态生物征服世界,还以储量达30亿立方米、享有“天下第一白”美誉的汉白玉闻名于世,荣获了“东方汉白玉之都”称号。

汉白玉是宝兴得天独厚的资源,也是其支柱产业,支撑了县域经济发展。随着时代变迁,在推进国家“双碳”目标战略与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的双重责任下,曾经的传统粗放发展路径难以继续,亟待转型升级。近年来,宝兴县秉承“生态优先、循环再生”发展理念,着力推动汉白玉产业绿色蝶变,构建“矿山修复—废渣利用—高附加值产品”的循环体系,书写着从“粗放开采”到“绿色智造”的产业升级故事。

 

产业升级的绿色突围

 

近日,走进宝兴县正兴汉白玉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水刀切割的嘶鸣与机械臂的律动,在恒温车间谱写工业交响曲。

“我们的原材料是被充分利用完的,大料进行板材切割,小料加工薄板,边角料卖给下游企业加工成油漆涂料。”该公司负责人肖勤勇说,从事石材行业至今20年有余,他见证了宝兴石材行业从火烧水泼到炸药爆破再到绿色化、智能化的发展历程。据其介绍,过去原材料加工成板材,需要7天出料,车间尘土飞扬。现在通过智能制造体系,一人控制5台钻石拉锯设备,不仅一天就可以出料,而且车间干净整洁。

宝兴县是世界三大白色大理石原产地之一,其储量丰富、洁白无瑕、质地细腻、抗折性强、出材率高等特点与意大利“卡拉拉白”同登榜首,享有“天下第一白”的美誉。

2021年,为建党百年献礼,来自夹金山的雪色岩层跨越1780公里,从青衣江畔直抵长安街。这批镌刻着红色基因的“石头”,不仅排列成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恢弘的四大主题群雕,更化作28根擎天廊柱守护党史长卷。当阳光穿透廊柱在馆内投下庄严光影,宝兴人民知道,这是新时代对1935年红军翻越夹金山时触摸过的同一条矿脉的世纪致敬。

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石材产业版图上再次亮起了醒目的宝兴坐标。

在宝兴县的汉白玉特色产业园内,四川众城纳米科技车间里,公司负责人朱武刚放下讲述汉白玉进京的激光笔,转身指向轰鸣的生产线:“我们年‘吃’8万吨边角料,吐出的是纳米级碳酸钙粉体和毫米级精品砂。”这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正将“双碳”战略具象化为每分钟1.3吨的转化效率——2毫米以下的碎料经多道工序淬炼,最终成为立邦、三棵树等涂料产品的“白色基因”。

与四川众城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相距2公里的天之蓝石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正在通过编程写入数控机床进行大板切割和模型雕刻。据生产负责人介绍,现在的数字智能化雕刻机与传统的手工雕刻相比,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石材利用率。

“园区以前1米左右的石材荒料切割大板只能达到40张左右,通过‘智改数转’升级后,同样的材料可以多切割9张左右,增加利润5000至8000元,这不仅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园区产业升级绿色突围的一个缩影。”四川宝兴汉白玉特色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昆绩说,现在园区是四川省“十四五”循环化改造园区。截至目前,宝兴汉白玉特色产业园入驻企业168家,其中石材加工企业151家,占比89.9%,已形成一条较为完整的石材产业链条,成为宝兴县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招商引资的主平台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极。

近年来,宝兴县深入推进汉白玉产业转型升级、补链延链,让绿色发展理念贯穿汉白玉产业发展全过程,以绿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形成“葡萄串效应”,一个产业生成一条产业链,聚起一个产业集群。

 

从深山璞玉到世界名玉

 

当数控雕刻机的蓝光划过汉白玉表面,李大刚透过防护镜凝视着逐渐成型的熊猫灯饰——这位四川工艺美术大师手中的刻刀,已从传统的錾子变成了智能机床的激光刀锋。在宝兴县灵关镇,这样的场景正重构着千年石雕史。隔壁展厅里,游客拿着《熊猫灯》汉白玉文创产品询价扫码下单,并在自媒体发布“我要买一只熊猫灯回家”,获得网友点赞。

李大刚说,汉白玉具有历史性和传承性。通过雕刻把汉白玉与熊猫文化结合,不仅可以提升汉白玉边角料的使用价值,还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到宝兴溯源熊猫文化资源。

地方特色物产承载地方特色文化。

从人民大会堂基座到伟人、名人雕像,从红军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到2021年中国石材协会授予宝兴“东方汉白玉之都”的金字招牌,宝兴汉白玉承载着文明的重量。

历史的荣光催生着产业的裂变。

“出口的那一批订单生产计划完成了没有?要按照计划推进。”这是记者在嘉润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听到公司负责人徐勇与工作人员的对话。

据介绍,嘉润实业是第一批从事汉白玉外贸经营的企业,他们把汉白玉从夹金山下推向国际舞台,温润如玉的质地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筋骨,在精雕细琢间架起中外文明对话的桥梁,向世界传递着中华文化的永恒魅力。

同样进行雕刻创作的还有玉龙石材有限责任公司,以汉白玉为原料加工成家具、文创等系列产品,远销海外。

“过去是在国外驻扎销售团队,现在通过网络联通世界,在生产车间就实现了汉白玉在国内国际的销售。”玉龙石材有限责任公司销售负责人岳荣说,他们卖的不仅是石材,更是可量化的东方美学。

在宝兴,汉白玉早已超越了建筑材料的物理属性,化作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血脉。步入中国汉白玉文化博物馆,数百件雕刻艺术品静卧于展台。当参观者驻足凝望着一件以汉白玉原生纹路为灵感命名的《熊猫戏水》板材时,深刻的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匠人指尖的温度与时光的沉淀完美交融,惊叹这跨越千年的石艺智慧。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宝兴正以生态笔墨重绘产业蓝图。通过构建 “矿山修复—废渣利用—高附加值产品” 的循环体系,打造生态保护与产业振兴相融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赵旭东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