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2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5年02月05日

广安工业:实干笃行向“新”行

去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4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

“广安—深圳合作共建产业园”案例成功入选全国产业转移合作典型模式案例;

岳池县原料药产业成功纳入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实现广安市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零”的突破;

邻水汽摩产业、广安经开区气盐结合精细化工产业纳入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绿色植保产业成功创建全省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

“4+N”百亿产业项目发展格局加速构建;

……

透过2024年广安工业发展“成绩单”,感受广安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的强劲脉搏,也清晰看到广安工业提速晋位,加快突围崛起的发展新图景。

 

高扬“建设热浪”

实干为先书写“精彩华章”

 

2月4日,记者走进四川弘融新精密铸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两条全自动水平铸造生产线正在加速运作,员工忙碌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有条不紊地赶制发往重庆赛力斯、长安、比亚迪等公司的订单。“我们是1月31日早上8点正式开工的,目前一天的生产量大约为40吨,正全力冲刺一季度生产目标。”四川弘融新精密铸造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柳晓辉介绍说。

像四川弘融新精密铸造有限公司这样在春节期间“不打烊”的企业,在广安市不是个例。据了解,2025年春节期间,广安市共有128家企业春节期间连续生产,铆足干劲,全力奋战“开门红”。

面对企业的生产热情,广安市经信系统也采取各项措施,为企业加班生产保驾护航,通过慰问活动、暖心举措,助力春节期间不停产的企业全力以赴抓安全生产。

除了企业生产线上紧张忙碌,全市项目建设现场也“如火如荼”。

近日,在广安经开区新桥化工园区大有化学项目建设现场,记者看到,综合楼、厂房等越来越多的建筑正拔地而起,逐步成型。据了解,该项目占地约92亩,配套建设年产15000吨生物基合成酯、1075吨药用辅料、12000吨特种植物油脂肪酸及5000吨特种脂肪酸衍生物。

而在不远处,四川嘉泰海富硅基纳米新材料项目也迈入了项目建设的“关键阶段”,现场负责人姚振擂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我们的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建设3万吨/年硅基吸附新材料生产线,二期建设5万吨/年合成高纯石英砂及3000吨/年半导体材料生产线,三期主要建设10万吨/年抛光液生产线,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年纳税约5亿元。”

值得一提,今年1月,四川仁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再次投入2亿元进行特色原料药项目建设。据了解,该公司自2017年投产以来,共三次追加投资,年产值逐年增长,原料药品种从最初的10余个扩大至近200个,产品畅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原料药生产企业之一。

一个个企业铆足干劲抓生产,一个个重点项目火热推进,一幅幅干劲满格、建设正酣的图景不断铺陈舒展……2024年,全市工业战线坚定落实广安市委、市政府“拼经济、搞建设、推项目”工作部署要求,牢牢把握广安市委“五个重大”要求,深入实施“产业支撑”战略,紧盯产业干、围绕企业转、扭住项目推,全市工业经济总体向上向好。

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增长势头持续巩固。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增速连续四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增幅位列全省第八。

真金白银落实兑现,动能澎湃——2024年财税扶持企业项目70余个,累计兑现市本级奖补资金4700余万元。向上争取增量十分明显,2024年298个项目挤入全省“智改数转”、设备更新项目库,累计争取高质量发展激励政策资金、“转企升规”激励资金等中省资金1.58亿元、较2023年增长86.1%。

培育企业屡上新阶,气势如虹——坚持做优中小企业质量,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成功认定27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5户创新型中小企业,嘉华机械、正梁机械成功入围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52户。

 

紧扣“新质生产力”

推动产业经济不断“向新向上”

 

3年前,位于广安高新区的四川飞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有近百人,一人负责一台冲床、压机等机械加工设备,一天下来生产的三轮摩托车零部件也未能突破1万套。

如今,还是这个生产车间,工人成了“配角”——生产线上全是工业机器人和机械手臂在伸展腾挪,每个生产单元只有一两名工人在现场值守,产量却翻了一番,年产值突破1亿元。

前后的显著变化让公司负责人陈芳自豪不已,“这只是公司引进的第一批工业机器人。现在,我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考察,优化生产流程,计划引进更多工业机器人,持续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从“手工作坊”到智能工厂,开展“智改数转”的企业还有,武胜县华润雪花啤酒(四川)有限责任公司广安分公司建成川东北地区首条10万千升听装啤酒生产线;华蓥市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正向散热模组、笔电配件等细分领域高端化、智能化迈进;邻水县依托汽摩配套产业基础重整行装,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迈进;前锋区四川慕织数智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设备“上线”后,成本较原来降低了三分之一……

数据显示,2024年,广安市推动85户企业完成“智改数转”,产值同比增长15%以上,生产效率提高12%以上,共有25个项目获得省级“智改数转”切块资金7681万元,项目个数排全省第6位,争取资金总额排全省第10位。

此外,抢占新赛道,广安氢能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已探测全市天然气储量超6000亿立方米、工业副产氢年产约1.1万吨,可有效实现高质量低成本制氢、稳定供氢,川东北第一座加氢综合能源站——官盛新区加氢站建成投运。

川渝低空经济广安综合技能培训基地投运;已在广安投资超百亿元的诚信化工,正加紧谋划布局储能电池全产业链;拥有世界首条玄武岩纤维2400孔漏板拉丝智能化池窑生产线的四川帕沃可矿物纤维制品集团有限公司,创新引领,让玄武岩加速“变身”新材料,走出大山、迈向世界……

当前,广安正锚定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着力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持续推动产业焕新、跃升、蝶变,呈现出多点开花发展新图景。

尽管初见成效,但任重道远,还待“更新”。

这一点,身处广安工业一线的“指挥官”感受很深,广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唐家文在此前参加省两会时对记者说:“广安产业规模体量比较小,产业中低端特征还比较明显,如果不抢抓机遇加快做强产业支撑、项目支撑,便容易落后。”

为此,唐家文聚焦产业“更新”,在省两会上带去了《支持广安天然气绿色化工作为全省重点产业链培育》《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川渝协同一体化发展》等多条建议,坚持以数赋能、以智提质,支持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预计2025年全市将完成“智改数转”企业60户以上,争取中省“智改数转”专项资金8000万元以上;全年推动100户以上企业实施设备更新,努力推动广安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发展新质生产力。

 

狠抓“七件大事”

为“十五五”上“大台阶”夯实基础

 

“十五五”,要上大台阶!

唐家文告诉记者,广安,今年的总体目标已明确,即2025年坚决打好“十四五”收官战,以最佳姿态迎接“十五五”的到来。力争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9.3%。具体来看。广安将力促一批“停减产企业”生产好转,推动一批智改数转企业产能爬坡,积极培育一批新企业,全年力争新培育规上企业50户。3类增量力争新增产值50亿元左右。

为此,广安将以“七件大事”为抓手,全力以赴实现上述目标。

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其中,尤其是要推动“331”现代产业提质增量。加快绿色化工“四个百亿”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从原料到终端产品绿色化工全产业链,聚力培育千亿级绿色化工地标产业。此外,还要完善建圈强链推进机制,深化产业区域协作。同时深化重点区域产业合作,提高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等产业服务配套成渝大市场耦合度。

“4+N”百亿项目攻坚——“4+N”百亿项目,是指以和邦、利尔、诚信、玖源“四个百亿”工业项目为龙头,带动N个百亿级或准百亿级项目共同发展,这四个项目计划总投资超500亿元,全部建成投产后总产值超1000亿元、年税收近百亿元。“4+N”百亿项目,正在悄然重塑广安产业发展新格局!

龙头链主企业领航——实施龙头链主企业领航工程,着力提升产业支撑能力。其中,包括开展大中小企业培育雁阵计划,推动形成龙头企业引领、骨干企业支撑、中小企业协作的企业梯次发展格局,做强工业基本盘。聚焦“331”各产业链缺失环节或薄弱环节,针对性开展招大引强、招新引优,引进龙头链主等内容。

产业科技创新赋能——实施产业科技创新赋能工程,着力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包括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工业科技创新体系,用好支持工业科技创新平台发展若干措施,支持工业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汇聚创新资源,加快创新主体培育,新创建多家省市两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内容。

制造业招新引优——紧盯“3类500强”、上市企业、行业龙头、专精特新“小巨人”、独角兽企业投资动向,策划生成一批重大合作项目,推动企业落户广安。实施制造业招商引资攻坚行动,按照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等级谋划一批在谈项目,推动在谈项目签约落地,力争全市引进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80个、50亿元以上项目3个。

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实施产业园区升级工程,着力增强产业承载能力。坚持系统布局、科学谋划,全力以赴强基础、优服务,推进产业园区“大平台”提升行动。如支持广安经开区绿色植保产业集群创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成都·广安生物医药“双飞地”创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等。

构建产业生态圈——实施产业生态创优工程,做强产业支撑服务保障。推行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加快稳增长政策措施兑现落实,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建立产业、金融、科技、人才“四链融合”和全市工业发展要素资源统筹调度机制。全面推广企业办事“一照通办”“免证办”。启动建设“企业之家”服务体系,打造线上、线下服务企业平台。健全帮办代办服务机制,帮助企业“高效办成一件事”。

最是一年春好处,扬帆奋进正当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广安工业人正昂首阔步、乘势而上,用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朝着高质量发展目标笃定前行,走出一条“服务四川全局、体现广安特色”的现代化产业发展之路,交出一份推进新型工业化、落实制造强国、智造强省战略的优异答卷。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何金委 廖振杰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