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1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十三版:特刊
2025年01月07日

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纵深推进

□ 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处

 

回眸2024

 

工业领域节能降碳深入推进。制定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等4个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工业领域碳达峰政策体系。出台《四川省工业能效指南》,填补13个工业产品国家能效标准空白。制定《四川省“两高”项目管理目录(试行)》,加强“两高”项目排查整治,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一体化推进节能诊断、节能审查和节能监察,预计全年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以上。

绿色制造体系加快构建成型。制定全国首个地方工业产业绿色设计指南《四川省工业产品绿色设计指南(2024版)》。发布全国首个工业领域重点用能设备更新改造地方标准《企业重点用能设备更新改造规范》。累计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713家、绿色工业园区88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工业园区数量居西部第一。成立绿色制造技术研发推广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四川省工业领域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装备目录》,开展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绿色低碳技术装备供需对接,构建“线上+线下”常态化供需对接机制,持续助力“川造川用”。

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持续提升。加强废旧动力电池等新兴固废综合利用,持续抓好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强化磷石膏、锂渣等重点固废规模化、高值化利用,制定《四川省磷石膏综合利用实施方案》以及磷石膏、锂渣综合利用技术指南,举办综合利用技术、案例现场推广活动,全省范围连续4年、沱江流域连续6年实现“产消平衡”。制定《四川省推进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大力提升工业用水效率和废水循环利用水平,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至12.4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一半左右。

生态环境保护底线不断夯实。持续抓好前两轮央督和国家移交长江、黄河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销号,部署开展行业性系统性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全面完成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工作。认真做好央督整改“后半篇”文章,“绿色零碳”举办四川省“拓市场稳增长”节能环保低碳产业供需对接活动,促进绿色低碳先进设备更新和产品换新。制定《2024年度赤水河河(湖)长制工作清单》,举办赤水河高水平保护工作推进会,统筹推动赤水河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出台《四川省工业领域重点行业低(无)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替代实施方案》,深入推进低(无)挥发性有机物清洁原辅材料替代。

 

展望2025

 

实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三年攻坚”。出台全周期、全流程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及评价指数,探索对重点区域和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开展监测评估,强化绿色诊断和绿色服务,针对性实施锻长补短,培育绿色投资新增长点。

构建工业领域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加快建设工业领域绿色低碳标准化委员会,聚焦碳核算、碳认证等急需领域,支持龙头企业率先打造一批地方标准,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构建具有四川特色的标准体系。

加快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推动重点企业和园区建设能碳管理中心,加强对能耗与碳排放的量化监测、评估分析、决策控制。强化项目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管理,开展碳排放评价、高耗能行业企业能效水平分级管理试点。

探索推动零碳工厂、零碳园区建设。聚焦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晶硅光伏等重点出口行业,探索打造一批零碳工厂、零碳园区,鼓励开展重点产品碳足迹认证,推动清洁能源优势加快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加强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出台《四川省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暂行管理办法》,以行业龙头企业牵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参与的方式,建设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区域中心。

 

四川蜀矿环锂科技有限公司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生产线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