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1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十一版:特刊
2025年01月07日

创新驱动 医工融合 推动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 医药产业处

 

成都医学城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回眸2024

 

2024年,医药产业处坚持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不断促进医工融合,扎实推动医药健康产业建圈强链。

产业集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成功创建成都温江生物技术、岳池原料药、资阳口腔医疗器械3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川渝生物医药产业合作取得新成效,协同共建6个医药领域的川渝合作示范园区,联合创建成渝地区生物医药集群入围“国家队”,作为世界级集群的培育对象。

构建融通创新发展体系。印发《四川省推进创新医疗器械融合应用试点方案》,促进医疗器械的“研发设计-临床评估-试点应用-迭代升级-辐射推广”全链条创新发展。举办医工融合创新发展和“三家”融通创新发展活动,促成10余项转化合作。举办第九届“创客中国”医药健康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成都威斯津生物、奥睿药业成功入围全国50强。

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培育了科伦、倍特、好医生、新绿色、康弘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5户(百强企业数量居全国前十),倍特药业、欧林生物等7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居全国前十。推动康诺亚、恩沐生物等与诺华、葛兰素史克等达成海外授权合作5项,预计合同总金额约30亿美元。

创新产品不断涌现。1—11月,全省新获批药品批文200余个,同比增长34%,1类新药6个,其中司普奇拜单抗填补了国产特应性皮炎生物制剂领域的空白,首款原研靶向TROP2的 ADC药物芦康沙妥珠单抗批准上市;伦康依隆妥单抗等6款新药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AAV基因药物和自体CAR-T产品获得美国FDA孤儿药及儿科罕见病资格认定。 获批二类医疗器械368个,三类医疗器械81个,同比增长42%,智能消化内镜食管疾病辅助诊断系统等6款产品入选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医疗器械优胜榜单。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增长点。将生物技术、核医药纳入全省产业新赛道重点培育领域,成都、泸州、绵阳、乐山等地作为产业新赛道主要承载地。梳理全省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情况,推荐5项产品争取纳入国家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库。

提升产业链供需对接水平。成功举办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轻纺与食药专题对接、“拓市场稳增长”医药健康产业供需对接等活动,发布《医药健康产业供需清单》,汇集上下游合作信息近200项,20余家企业现场签约。成功承办2024年(第41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同期举办19场专题会议,拓展四川医药健康领域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展望2025

 

持续推动产业建圈强链。研究制定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链年度工作要点,完善产业链图谱。开展创新医疗器械融合应用试点建设,推动医工融合发展。强化集群促进体系机制建设,编制成渝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方案,加强供需平台建设和重点实验室共建,共建西部大健康产业基地。

推动新技术赋能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智改数转”相关工作,构建医药数智化转型生态体系。推动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加快融合,发展数字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物制造产业,鼓励创建生物制造领域制造业中试平台,加大新产品新技术应用推广。

优化产业发展生态。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支持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专项措施,常态化开展医工融合,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三家融通”系列活动,营造产业发展良好氛围。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