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6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特别报道
2024年06月26日

遂宁:筑梦千亿“锂”想 赋能“成渝之星”

□ 李洋 张琳琪

 

当前,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进入蓄势待发到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重大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持续涌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融合不断加深,催生出诸多新产业发展方向,开辟出新的巨大增长空间,带来跨越式发展的时代机遇。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腹心城市的遂宁承担着省委赋予的建设“锂电之都”重大使命,是国内锂电产业链最完善的集中发展区。遂宁抢抓新能源风口,借力“双碳”目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东风,锂电产业实现从小到大、由点及面,快速集聚成势,成为全省、全国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

6月23日,中共遂宁市委八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遂宁市委关于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提出要立足锂电、能源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面向未来,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经济发展新方向下,遂宁市科学研判发展大势,以体系建设塑造产业优势,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以模式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在“建圈强链”中助力千亿锂电产业蓄势腾飞。

 

鸟瞰新遂宁 (刘昌松 摄)

 

射洪锂电高新产业园

 

中国锂电大数据平台  (鲍安华 摄)

 

天齐锂业

 

四川锂源

 

蜂巢能源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中共遂宁市委宣传部提供)

 

聚链成势 全域协同发展——锂电产业“错位”成长

 

近年来,遂宁市始终坚持“工业当先、制造为重”战略不动摇,以锂电产业为牵引,加快构建“3+3+3”现代工业体系,大力推进锂电、能源化工、绿色食品三个千亿产业集群培育,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智能家居三个百亿产业提速倍增,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先进材料三个新兴产业扩量增效,努力打造具有遂宁特色的新质生产力。与此同时,遂宁市以“双碳”引领,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构建锂电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生态圈,推动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建设全国一流、全球领先的关键锂材料集散地、电池产品制造新高地,引领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高质量推进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和引领力的“锂电之都”,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支撑。2023年,遂宁锂电产业营业收入达590亿元,占遂宁工业比重超过1/3。跳出遂宁看全省,2023年,遂宁市锂电产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增加值增速达到21.8%,产业规模约占全省1/4。正在加速建设立足川渝、配套全国、辐射全球的“锂电之都”,为全省打造世界级锂电产业基地作出积极贡献。

剑指千亿,任重道远。遂宁因地制宜和特色发展相结合,统筹锂电产业“一盘棋”。在全省率先规划锂电专业园区,推动锂电产业从小到大快速发展,高位布局形成“三园一区、全域配套”发展格局。

射洪市、安居区、蓬溪县分别建设“锂电之都”核心区、引领区、拓展区;遂宁经开区、遂宁高新区、船山区突出发展终端生产及应用产业,打造“电动遂宁、绿色遂宁”集聚区;大英县加快电子级有机溶剂产业化,发展高品质电解液及其关联产业,形成全市锂电产业链协同配套发展格局。

其中,“核心区”以射洪锂电高新产业园为主要载体,培育了“链主企业”天齐锂业,引入了盛新锂能、四川路桥等10家上市企业,规模占遂宁比重约58%。

“引领区”以安居锂电新能源产业园为主要载体,引入磷酸铁锂头部企业湖南裕能,建成遂宁首个产值200亿元企业,加速打造发展新引擎。

“拓展区”以蓬溪锂电新材料产业园为主要载体,引入龙蟠科技、翔丰华等锂电材料代表企业,加快拓链发展。

“集聚区”以国家级开发区、省级高新区为主要载体,引进蜂巢能源、中科华联、华创新材等企业,加速配套协同发展。

格局已定,聚链成势,在全省、全国的锂电产业“大盘子”里,“错位”成长。

遵循市场、补齐短板。针对产业链发展不均衡的现状,遂宁提出锂电产业发展力争实现上游关键材料生产要继续保持全球领先的优势,中游电池产品制造努力迈向全国一流,下游要建成全国重要的锂电新能源终端应用基地。

“射洪将持续巩固锂资源掌控能力。”射洪经开区锂电产业局局长张一帆介绍,射洪培育了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基础锂盐生产商——天齐锂业,支持其整合国内国际锂电资源,掌控了全球品质最高、产量最大的格林布什矿,全球含锂浓度最高、储量最大、开采条件最成熟的阿塔卡玛盐湖矿,全球第三大、亚洲第一大的西藏扎布耶盐湖矿。

目前,碳酸锂和氢氧化锂在遂宁的产能为8万吨、2023年产量约占全国市场7%。

此外,还引入了拥有四川省内最大、最具开采条件的锂矿山的盛屯集团。射洪已掌控碳酸锂当量的可开采锂资源,约占全球可开采锂资源20%,是川渝唯一没有“锂”矿资源却掌控“锂”的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巩固在锂电产业上游的话语权,去年7月,遂宁从多个省市竞争对手中胜出,成功申建西南地区首个碳酸锂期货指定交割仓库,在原料价格波动极大的市场背景下,为行业服下了“定心丸”。

“目前,遂宁锂资源掌控量约1600万吨,成为产业聚集的吸引源。”遂宁市经信局锂电及新材料产业科科长尹松介绍,依托上游锂资源优势,遂宁吸引了湖南裕能、龙蟠科技、富临精工等龙头企业入驻,分别在安居、蓬溪、射洪建设磷酸铁锂生产基地,已建产能超46万吨、2023年产量约占全国市场18%,成为全国最大的磷酸铁锂生产基地。

“射洪锂电产业链发展还不均衡,上游锂材料环节发展相对强势,中游的电池产品集成、下游的终端应用等环节虽然有企业布局,但缺乏旗舰型、核心型企业引领。”张一帆坦言,今年射洪坚持延链招商,以“上游”引“下游”,以需求引投资,重点吸引生产设备、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新能源汽车等龙头企业落户,形成了“以材料、带电池、促整车”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而在遂宁市经开区,蜂巢能源20Gwh项目已建成投产,完成了遂宁锂电产业链的下游布局,促进了遂宁锂电产业价值链加快跃升。目前,一期项目已开始生产,二期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产能未来还会进一步释放。

此外,为解决废旧锂电池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遂宁还同步布局了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蜀矿环锂10万吨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一期项目投产,填补了产业链条空白,使有价金属锂回收率达90%,镍、钴、锰回收率达98%。未来将形成再生锂的产业闭环,形成锂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据尹松介绍,今年遂宁将持续推进项目招引“精准卡位”和产业链“锻长补短”,促进盛新锂能2万吨盐湖提锂、中科华联6亿平方米隔膜、上海鹏泽海10万吨废旧锂电池资源化综合利用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加快锂电池及终端应用等重点环节协同配套。

以“链式思维”推动锂电特色优势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如今,遂宁已构建形成从前端资源开发,到中端技术研发、生产检测、期货交割,再到后端场景应用、回收循环的产业生态圈,成为国内锂电产业链最完善的集中发展区之一。

遂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遂宁将按照“集聚集群集约化”思路,以绿色智造名城为引领,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提能级、增动能、强质效,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智改数转”技术创新赋能——锂电产业焕“新”提“质”

 

“前几个月,公司每天都有3-4万只电芯发往长城、吉利、宝马等多家车企。”在遂宁经开区蜂巢能源科技(遂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数条自动化生产线马力全开加紧生产。总经理霍保立介绍,公司目前每条产线都处于满产状态,以电芯产品为例,一个月产能可达100余万只,一季度产值实现6亿元。

蜂巢能源产值产量实现快速增长,得益于投产后公司坚持研发为本,致力于通过创新性技术提升制造效率,不断输出优质产能,为客户打造更具性价比的电池解决方案。其中,蜂巢能源自主研发的“无钴电池包”产品成为全球首款无钴锂电池,受到东风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众多汽车品牌的青睐,并达成稳定的合作关系。

另一边,在安居经开区的四川坤天年产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今年1-4月已实现产值3.66亿元。

“该项目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鼓励产业,拥有专利72项,箱式纯化专利技术世界领先,比传统技术节能30%以上,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第一梯队。”四川坤天的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科技含量高,极具市场竞争力,达产后预计年销售额20亿。

四川朗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所属朗晟新能产业集团成立了研究院,引进高层次人才专做产品研发。“我们在国内外有锂矿,所以不只是独立于新能源产业的某一个环节,而是通过技术创新打通产业环节,在产业上游和中游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四川朗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在研发新技术方面,全固态电池被视为最具潜力的下一代动力电池。国内外多家知名车企已作出规划,预计2027年至2030年期间,将推出搭载全固态电池的动力汽车。

“下一步,遂宁将依托龙头企业加快补链,围绕固态电池等领域,引进一批专精特新项目,通过产学研合作加快技术攻关。”尹松说。

遂宁的锂电企业一以贯之地进行技术创新与攻关,加快“智改数转”的步伐,产业生产不断提质增效。

“公司已完成生产车间、仓储及检测环节的数字化基础数据采集工作。通过采用标准化的API接口和协议,成功实现了ERP、MES、WMS、SRM等多系统间的无缝集成,有效打通了各系统间的数据流,从而解决了工厂内部信息‘孤岛问题’,实现了信息共享与互通。”四川富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副总监陈泽军介绍,公司首创了粉体加工精准批次追溯系统,通过图像识别、各类传感器及称重等设备,实现了从投料到包装全过程的实时管控、质量信息实时反馈、设备状态实时监控以及能源的有效调度,从而实现了工厂的综合管理。

“去年,公司投入500万元‘智改数转’,不到半年就收回了成本。产线劳动力成本下降25%,产品不良率从1%降到0.1%,未来设备故障率至少还可以降低50%以上,降本增效还有很大空间。”陈泽军说。

除了企业自身的“拼”,园区也在倾心助力。

遂宁经开区今年持续深入推进“智改数转”,提升企业智能化、数字化生产运营水平,力争实现规上企业“上云上平台”达到75%。

射洪锂电高新产业园引导校企“联姻”,与四川大学联合成立射洪锂电产业研究中心,与西南科技大学联合成立射洪锂电工业技术研究院。

“我们创新建立射洪经开区专家智库,首批已聘请锂电产业专家8位,围绕锂电产业发展的重大趋势和问题,开展前瞻性、探索性课题研究,为锂电产业发展提供智囊。”张一帆说。

 

政策创新 厚植营商沃土——千亿项目落地生根注入强劲动力

 

6月6日,推进遂甘合作暨盛新锂能(射洪)锂电项目签约活动在成都举行。活动现场,遂宁射洪市政府与盛新锂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3000吨金属锂及型材深加工项目投资协议、基础锂盐二期增产扩能项目补充协议。

据悉,近三年,遂宁共推进实施湖南裕能、盛屯集团、龙蟠科技磷酸铁锂强链项目和翔丰华石墨负极、蜂巢能源锂离子电池等补链项目达40个,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

目前,遂宁市锂电产业链有规模以上各类企业36户,天齐锂业成功入列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四川裕能、四川锂源成功入列2023四川民营企业100强,成为全国发展锂电产业的重要地区。

2023年,天齐锂业安居2万吨碳酸锂、天劲2GWh动力锂电池、蜀矿环锂2万吨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等6个重点项目投产,建成全省首个全流程废旧锂离子电池综合回收利用项目。2024年,持续推进项目12个、计划总投资近4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0亿元。

这么多项目能够顺利落地、达产、达效,众多企业愿意深根于此,离不开遂宁多措并举创新优化服务,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近年来,遂宁市委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持续推动民营企业降本增效,连续四年获得全省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优秀”等次。采访期间,几乎每位企业家都会对记者讲起遂宁在项目建设等各个方面推行“穿透式”“全链条”的“贴身”服务。

例如,射洪设立15亿元锂电产业发展基金,用于支持锂电园区建设、锂电企业发展,在全省率先设置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区,出台“优化营商环境二十条措施”……

除了创新政务服务,打造产业生态圈与环境,人才是关键。

遂宁提出加快建设一批“产业链上”的职业院校,构建“政产学研用”技术创新体系,搭建川渝锂电及新材料研究院创新技术联盟,促进全产业链创新资源共享。

去年5月,四川职业技术学院锂电科技学院在射洪启用,目前有2200余名学生。学院与天齐锂业、盛新锂业等多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预计2025年可培养锂电专业技术人才3000人以上。

同时,遂宁还联合四川省质检院加快建设国家级锂电材料及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成后将弥补西南地区锂电材料检验检测空白。

此外,遂宁还在不断扩大“朋友圈”,深化区域合作,与甘孜签订协议共建遂甘飞地园区,加速省内锂资源开发利用。并积极开展锂电材料外经贸提质增效示范项目,带动全市进出口贸易总额成倍增长。

在即将到来的“2024国际锂电新能源产业大会暨成渝地区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活动”,遂宁将全力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全产业链聚合力的品牌会议,进一步营造服务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

筑梦千亿“锂”想,赋能“成渝之星”。

锚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赋予遂宁的“建设成渝中部现代化建设示范市和锂电之都”发展定位,下一步,遂宁将围绕建设“锂电之都”目标,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坚持完善产业链、融入生态圈、布局新赛道“三大路径”,着力建设全国一流、全球领先的关键锂材料集散地、电池产品制造新高地,为奋力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四川篇章贡献遂宁力量。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