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2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十七版:专刊
2024年02月18日

抓转型 促发展

西昌: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

以“阳光”闻名的西昌,是一座极具资源禀赋的工业之城。

地处著名的攀西裂谷成矿带,西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有色金属、钒钛磁铁矿保有储量居全国、全省前列,是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核心区域。

凉山州是千河之州,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州府西昌更是国家重要的“西电东送”战略基地。

富集的资源优势给予了西昌发展工业的“底气”,在这片得天独厚的土地上,西昌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突出工业当先,制造为重,走出了一条新型工业化的崛起之路。

追寻“工业之光”,西昌向着将西昌市建设成为世界级钒钛新材料产业新高地、国家级“水风光氢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西部领先的中医药产业发展高地的目标奋进,极核引领凉山州工业经济高质量新发展。

 

西昌是一座极具资源禀赋的工业之城

 

西昌钒钛产业园区  (佘钢 摄)

 

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公司已建成现代化智能生产线              (潘显摄)

 

西昌钢钒生产线

 

西昌是国家重要的“西电东送”战略基地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中共西昌市委宣传部提供)

 

“新”潮涌动,全力赋能“工业产业倍增”

 

站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关键期,如何在新赛道中披荆斩棘?

西昌,把新型工业化这条主线的“起笔”,落在了实施工业产业倍增行动上。

按照凉山州“2+5”现代工业体系,西昌做强做大以钒钛新材料及装备制造为战略产业,食品医药、清洁能源、数字经济为支柱产业的“1+3”现代工业产业,构建形成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聚力突破,西昌市推动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抢抓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安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机遇,西昌精细化培育钒钛新材料产业集群,高质量推动钒钛新材料“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创新发展,推动优势资源就地加工转化。

目前,西昌钒钛钢铁产业共有规上工业企业18户,占总户数的19%,2022年钒钛钢铁产业工业产值404.2亿元,占规上全部工业总产业的比重81.7%。

计划到2026年,初步建成以钒钛磁铁矿开发、钒钛钢铁冶炼材料、钒材料、钛材料等链主企业引领、产业链较为完整、集群水平初步显现的钒钛新材料产业体系,工业产值达到700亿元左右,力争突破完成750亿元。

生物医药是西昌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和成凉园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西昌市药用动植物资源总蕴藏量达6197.61公担,中药材种植品种涉及附子、续断、重楼、金铁锁、当归、砂仁、柴胡、一枝花等24个品种。

依托生物医药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西昌市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计划到2026年,初步建成区域重要中药材深加工基地、西部领先中医药产业发展高地,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达到75亿元,力争突破80亿。

通过不断壮大食品加工龙头企业,推动农特产品加工业由松散布局向集群发展转变,计划到2026年,初步形成特色鲜明、绿色健康、层次分明的现代农副产品加工体系,农特产品加工产业总产值达35亿元,力争突破50亿元。

依托钒钛材料优质资源,围绕安宁河谷矿产资源开发,围绕未来增量企业绿色低碳服务需求,不断拓展突破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计划到2026年,装备制造产业产值突破30亿元,力争突破50亿元。

围绕“双碳”目标,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多能互补、水风光储一体化发展,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集聚区。计划到2026年,清洁能源产业实现工业产值70亿元,力争突破100亿元。

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西昌市在新材料领域涌现出了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通过深化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计划到2026年,西昌绿色建材产业产值达到40亿元,力争突破50亿元。

新型工业化,需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双向奔赴。

为加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西昌市加强与高校合作,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搭建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交流平台,加强数据共享平台建设。

同时,突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地建设西昌卫星智造项目,打造服务四川及周边区域的卫星数据应用的航空航天产业园,发展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大力推进30万吨硅碳负极材料及3万吨微米硅项目,不断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一步一个脚印勇毅前行,西昌既求增量、更重质量,把工作干到了实处。

 

动能澎湃,大项目带动大发展

 

向前,向前,向前,西昌新型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为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新优势。

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西昌市充分发挥重大产业项目引擎带动作用,助推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西昌工业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

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围绕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和新赛道产业,着力建设国家重要产业备份基地;

按照“延链、补链、强链”思路,在钒钛钢铁及新材料、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等主导产业储备一批技术含量高、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的项目,为西昌工业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

瞄准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地区,采取上门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招商、资源招商等方式,加强产业链关键环节项目招引,积极承接优质产业项目。

围绕钒钛资源和产品开展以企招商,不断引进钒储能、涂料、钛金属深加工等下游企业,形成钒钛产业生态圈。

围绕西昌市重点产业布局,积极做好产业增量差缺性招商;强力推动项目建设,优化政务服务,对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计划到2026年,力争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00亿元以上。

全力出击的西昌市,在项目招建提效行动中取得显著成效。

据统计,2023年以来,西昌市投入产业项目前期经费5000万元,全额保障项目包装;围绕主导产业精准招商,成功签约埃普诺30万吨/年硅碳负极材料、上海电气钒液电池等9个项目,签约资金227.8亿元,为西昌市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与此同时,西昌不忘企业培育工作,不断加大力度,推动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融通发展,加快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贡嘎培育”“蹬羚”等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以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西昌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优势产业,支持企业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支持西昌钢钒、重钢西昌矿业、好医生药业等企业争创国家级绿色工厂,推动钒钛园区实施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

通过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到2026年,新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10个以上;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

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提升西昌数字经济产业园发展能级,打造“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研发创新+金融科技+电商物流+高端服务业”的一体化专业型功能园区。

……

一系列新型工业化的强势推进,让西昌已然成为一方欣欣向荣、活力四射的发展热土。

据悉,西昌市相继出台了《西昌市支持工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西昌市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举措,以真金白银提振市场信心。

2022年以来,西昌市财政兑现各类奖补、扶持资金超1亿元。及时解决企业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设立“制惠贷”风险基金500万元、应急转贷专项资金5000万元,切实解决企业资金需求。

通过实施企业培育提级,西昌大力推进创新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推动好医生入围全省100户“贡嘎培优”企业名单。

 

成凉工业园区

 

积聚发展,以园区为载体做强工业

 

目标摆在眼前:通过三年的集中攻坚,到2026年,西昌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9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工业投资分别年均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130户。

向着目标迈进,每一步都尤为重要。

聚焦工业园区这个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西昌积聚发力,一边“谋”一边“动”。

西昌钒钛产业园区(凉山高新区)、成凉工业园区(西昌农高区)是西昌工业园区的两大重点园区。

西昌钒钛产业园区是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核心园区,现有规上工业企业61户,2023年规上企业实现产值487.11亿元,同比增长3.5%。

成凉工业园区(西昌农高区)已基本形成生 物医药产业园、食品加工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 园、现代物流产业园、汽车贸易产业园、科教产 业园6大特色产业园,2023年园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户,2023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42.37亿元,同比增长4.5%。

如何为园区扩容提质,提升能级注入强大动力?

西昌市拿出了“解决办法”:完善园区基础配套,推动园区提档升级,将工业园区打造成产业承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载体平台,项目建设的主阵地。

西昌市强化园区体制机制建设,加快园区扩区调位,支持钒钛园区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加快推进钒钛园区省级园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园区事园内办结”。

大力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以钒钛园区申报化工园区和成凉园区争创省级农高区为抓手,大手笔持续提升园区承载力。

有序推进飞地园区建设,引导资源换取的产业项目向钒钛园区集中集约集聚布局,将“飞出地”的资源、政策、要素优势与西昌市的区位、产业平台、产业集群优势相结合,建立合理高效的利益链接机制,通过园区共建、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实现“飞出地”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打造“飞地经济”样板。

据统计,西昌市2022年以来已投入约25亿元持续提升园区承载力,实现园区共建、优势互补、利益共享;西昌钒钛产业园区成功创建全省民族地区首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开发区、近零碳排放试点园区、新型工业化示产业示范基地,成凉产业园区入选全省第三批院士(专家)产业园区。

紧扣新型工业化这一“时代命题”,西昌发展的前路越走越宽。

2023年,西昌市95户规上企业完成产值52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4.8%。

西昌市从“百强县”向“千亿县”阔步迈进的信心和底气不断增强,正全力以赴为建设具有凉山特色的现代化经济强州作出更大贡献。

 

(陈国盼)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