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2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十五版:专刊
2024年02月18日

绵竹:打造“中国锂都”名片 向千亿产业集群加速迈进

走进绵竹高新区和德阿产业园,园区厂房内机器轰鸣,各条生产线开足马力……

几年间,一座座标准化的现代厂房在园区内拔地而起,锂电产业、先进材料产业在绵竹不断蓄能、起势,德阿产业园产值更实现从“从零起步”到“百亿成势”的历史转变,正加速迈向千亿级产业集群。

作为四川唯一拥有两个省级化工园区(新市化工园区、新材料化工园区)的县级市,绵竹具有“左磷右锂”的资源优势,川青铁路、德阿公路穿境而过,是成渝双城经济圈和成都都市圈通往大西北的重要节点城市。

德阳市委九届五次全会指出,“绵竹要把材料化工产业作为工业经济最大增量,实施县域进位五年攻坚行动,2027年力争跻身全国百强县。”

使命在肩,绵竹擘画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蓝图,全力冲刺德阿产业园(新材料化工园)、绵竹高新区(江苏工业园和新市化工园)三个千亿级产业园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锂电池材料生产基地,向实现“中国锂都”梦想迈进。

2023年,绵竹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745亿元、增长7.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4户……一个个亮眼数据,澎湃出城市发展的全新动能,激发出鼓舞人心的勃勃生机──

新的一年,绵竹正铆足干劲、主动作为,通过绿色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质量、增添动能,奋力冲刺“开门红”,持续推动工业经济发展量质齐升、稳中向好。

打造“中国锂都”名片,绵竹正向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迈进。

 

绵竹高新区

 

3万吨锂盐项目

 

(本文图片由绵竹高新区和德阿产业园提供)

 

百亿项目接连落地

 

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风云骤起,行业巨头接连抢滩绵竹。

总投资120亿元,德阳川发龙蟒锂电新能源材料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

总投资105亿元,国城锂业在绵竹投资建设全球规模最大的基础锂盐生产项目;

总投资106亿元, 6万吨/年基础锂盐项目及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项目签约;

……

近两年,百亿项目相继落子绵竹。

随着新市化工园和新材料化工园获评省级化工园区,绵竹作为打造新材料化工产业集群的“主战场”,逐步吸引了川发龙蟒、四川能投德阿锂业、国城锂业等10余家优质企业成功落户,多个项目投资额度均突破100亿元。

大项目、新项目、好项目,开始在绵竹“次第花开”。

锂电行业巨头先后来访、实力资本相继入驻,绵竹锂电新能源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升华。

项目要招得来,更要落得下。绵竹新材料化工产业版图不断扩张。

今年1月11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自贡川南新材料等8家化工园区扩区调整名单的通知》,同意绵竹新市化工园区和新材料化工园扩区和调整区位。

“扩区成功后,将进一步拓宽园区产业承接平台,提升配套基础设施,促进园区内产业合理分布。”对此,绵竹市委书记王宏表示,扩区成功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绵竹将坚持绿色、低碳、安全理念,进一步着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要素保障,聚焦主导产业招大引强,把好园区项目准入关,力争落户更多行业头部、专精特新等企业,全力冲刺千亿产业园区,建设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锂电池材料生产基地。

 

加速构建“硫磷钛铁锂钙”循环产业链

 

“拼”字当头,乘势而进。

绵竹化工产业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走出了一条开放、绿色、创新发展之路。

今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国家八部门联合发布《推进磷资源高效高值利用实施方案》,方案点名四川要依托绵竹新市化工园区等,重点发展饲料用磷酸钙、磷系新能源材料和高附加值精细磷酸盐,着力打造乐山、德阳磷化工集群。

绵竹进入国家产业布局版图,磷化工产业再迎重大利好。

眼下的绵竹,正主动作为,抓住磷、用好磷,提高磷化工产业发展水平,大力推动磷化工产业改造升级,不断延伸和拓展磷化工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加快构建“硫—磷—钛—铁—锂—钙”多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打造全国基础化工绿色循环示范基地。

目前,绵竹高新区(新市化工园),是四川唯一拥有“磷硫钛”循环经济产业国省科研创新平台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园区内以龙佰钛业、龙蟒大地两大龙头企业为核心,正带动链属企业形成“硫—磷—钛—铁—锂—钙”循环经济。

在这里,龙佰钛业产生的副产品成为龙蟒大地的原料,两家企业共同生产的产品成为动力电池的正极材料,龙佰钛业生产钛白粉形成的副产品是其他企业的生产原料。

“如果没有循环经济,这么多硫酸只能用电石渣来中和,最终形成钛石膏。而钛石膏处理起来并非易事,目前主要办法是堆放。”龙佰钛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01年,该公司年产钛白粉2万吨,就要产生20万吨钛石膏;现在年产20万吨钛白粉,钛石膏只有100万吨——通过技术提升,废弃物减少了50%。

至今,龙佰钛业与龙蟒大地这种循环经济模式已经运行超10年。两家企业准备进一步扩大化工产业循环圈,纳入更多产业元素。

“之前,这些产品(硫、磷)对企业来说是一种副产品,需要消化吸纳,但在循环经济产业园里,就是另外一种产品的原材料。废料得到合理利用,既减轻了排放,同时也让企业采购原材料得到保障。”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一条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形成的“循环经济圈”,正在绵竹高新区不断壮大。

“发力循环经济,绵竹还有人才优势,目前‘硫—磷—钛—铁—锂—钙’循环经济产业国省科研创新平台数量增至12个,拥有研发技术人员超1000人,产业工人超过1万人,均为全省第一。”绵竹市工业科技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如今绵竹,正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倾力打造“中国锂都”名片

 

现在的绵竹,还全力切入新能源新赛道,“中国锂都”建设愈发底气十足——

1月15日,走进绵竹德阿产业园,四川能投德阿锂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万吨锂盐项目建设现场,500余名施工建设者抢抓工期,奋力推进建设进度……该项目厂前区已经完成进度比例约90%,预计春节前后投入使用。

川发龙蟒2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现场灯火通明,首期2万吨装置经过带料试车,对设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升级,2024年1月开始满负荷生产。整个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10亿元。

不远处,产值过百亿元的致远锂业生产车间里,各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包装车间内,高品质的电池级碳酸锂产品被加工成粉末后,迅速装袋、打包……

“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的持续增长,企业迎来发展机遇期。”致远锂业总经理米永强说,2024年,将全力提升工艺水平,持续做好各项生产经营工作,提高海外业务占比,不断扩大市场份额,积蓄发展新能量,力争完成今年全年预期目标。

相关人士透露,2023年,德阿产业园区的基础锂盐产能6万吨。未来园区,将形成50万吨基础锂盐、60万吨正极材料产能规模。

德阿产业园新材料化工园区,正发挥飞地园区政策、电力成本、锂矿资源和省级化工园区产业基础优势,打造以“以基础锂盐为特色”的产业地标,重点发展磷酸铁、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延伸布局负极材料、电解液、锂离子电池及应用、锂电池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不断壮大园区锂电产业集群。

底气来自资源优势——

坐拥阿坝州矿产资源优势,阿坝州拥有马尔康党坝、金川李家沟两个超大型矿床,已探明锂辉石1.04亿吨,矿石品位高、易开采。绵竹更是中国四大磷矿基地之一,已探明磷矿石5.42亿吨。丰富的磷、锂资源可为绵竹锂电全产业链发展提供稳定的原料保障。

底气来自发展态势——

如今,绵竹已吸引锂电等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链50余家企业入驻,磷酸盐产能已占据四川半壁江山,初步形成以基础锂盐为主的产业集群,成为国内重要的锂电产业上游原料产地,正在全面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锂电材料生产基地。

打造“中国锂都”,绵竹正迈向新的历史跨越,加速腾飞。

 

(闫新宇)

 

盛泉钢铁航拍图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