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千亿”园区书“新”篇
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全国首个以白酒制造为主导的专业化、集群化、全产业链园区。走进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记者听闻了两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一是“进入酒业园区的企业,至今没有一家‘死掉’”;二是“疫情防控期间,在全国不少酒企都有亏损的情况下,酒业园区的企业几乎没有亏损。”
再翻开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历年发展成绩,记者看到,自该园区成立以来的每一年,其成绩都在持续稳步攀升。
自2006年建立以来,园区从当初建设省级重点产业园区到现在向着申创国家级经开区并打造世界优质白酒产业集群而奋斗,10余年的发展,园区已成长为营收千亿级的白酒产业园区,也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白酒制造全产业链园区。
2023年9月,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召开,就新型工业化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2023年6月,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而今年1月12日召开的2024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明确,今年,四川将全面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行动,打造一批省级以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标杆项目,再次为我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在当下的新型工业化时代浪潮之中,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又有怎样的作为?
日前,带着问题,记者走进这个让泸州人引以为傲的园区,一探究竟。
酒业园区鸟瞰
醉清风智能酿造生产线
包装印刷企业生产车间
自动装箱生产线
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本版图片由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提供)
稳步攀升 全产业链“新”“欣”向荣
走进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记者首先看到的,是产业发展之新 。
摊凉机23.57摄氏度、粮槽混合机21.33摄氏度……走进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的醉清风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一块巨大的屏幕呈现在记者眼前,屏幕上各种参数闪烁,从粮食进入车间到出酒的所有环节相关数据都清晰地显示在上面,这就是醉清风引以为傲的“智酿云”白酒工业互联网平台。
要实现参数的全面掌握,不仅靠这一块屏幕,更依靠车间内的两万余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将相关参数记录上传,方便企业对其分析管理。
泡粮、蒸煮、输送、加曲,记者看到,在“智酿云”系统的赋能下,在醉清风一万余平方米的数字化车间,仅有十余名工人就可完成所有流程的操作。“我们这套智能系统联合西门子共同开发,突出数字化与智能化,它既为企业大幅节约了成本、也为产品提质降杂,保障了良品率。”醉清风公司副总经理王小龙告诉记者,不仅如此,该系统在节能减排方面也有很大作用,系统赋能之下,提高生产效率3倍以上,工艺指标总体用水量比传统工艺节约40%,排污量减少50%,实现低污染、少排放的目标。
“产品开售后,我们将为园区补齐清香型白酒的短板,未来,我们立志成为清香型智能酿造的引领者。”王小龙说。
醉清风的智能化生产,只是酒业园区近年来全力推动园区企业向新型工业化发展向“深水区”迈进的一个缩影。
既有“新”,也有“欣”。“欣”,是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在泸州蜀台酒庄中高端白酒一体化项目现场,记者看到,数座酿酒车间主体工程建设已经完成,在总建筑面积为31.99万平方米的项目上,一座座巨大的酿酒车间颇显雄伟。
在酒业园区搞了几年建设后,蜀台酒庄行政部长史利民感受颇丰,他道出一个十分生动的比喻:“华尔街,是金融业的聚集地,酒业园区,是白酒行业的聚集地,是白酒的‘华尔街’!”
史利民介绍道,该项目计划投资30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达到原酒酿造2.5万吨、制曲2.1万吨、存酒8.6万吨的生产能力,将成为集制曲、酿造、储存及生态、绿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型白酒基地,“我们的母公司是河北邯郸丛台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有着‘北方第一窖’的美誉,而我们现在要在南方闯出一片天地。”他说。
正如史利民所言,走访酒业园区,记者看到,在白酒产业链上高速发展的企业数不胜数,酒业园区已形成两条完整的白酒产业链:一是白酒制造,涵盖原粮种植、酿造储存、灌装生产、检验检测、仓储物流、会展金融、体验旅游、职业教育等业态;二是包材生产,涵盖玻瓶、瓶盖、包装盒、包装箱等产品,覆盖研发、设计、印制、防伪等环节,形成了功能齐全、链条完整的白酒产业集群。
此外,酒业园区还紧抓三产融合发展,正打造成为白酒文化旅游目的地和泸州消费转型升级的新地标。这里,诗酒坊、风情商街、山野火锅等新业态,彰显着该园区的澎湃活力。
在酒业园区,记者不仅看到了在“智转数改”方面蓬勃向上的白酒企业,更见到了一幅欣欣向荣的全产业链发展蓝图。
龙头引领 书写新型工业化的“园区答案”
国家酒类及加工食品监督检验中心
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近年来高歌猛进,一路做到全国最大,其良好发展的背后有何秘诀?走访酒业园区,记者看到了一条颇具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
“我们的经验是,一瓶名酒,构建一个集群,兴起一片产业,带动产业不断转型升级,这就是新型工业化的‘园区答案’”,酒业园区发展战略局局长淡平说。
一瓶名酒是指泸州老窖。2016年,在酒业园区建立之初,传统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风浪已经吹向了白酒行业,革新还是守旧?在“新”与“旧”之间徘徊了一段时间,以泸州老窖为龙头的酒业园区选择了新发展路径,催生了让淡平认为是园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两件关键大事:一是在2016年,泸州老窖在行业内率先进行了十万吨酿酒技改项目,奠定了园区白酒产业向“智”行、向“新”走的基调;二是2020年,老窖启动了的十万吨智能化包装中心的建设,该中心后来被业内许多专家称作白酒行业的“灯塔工厂”。
两件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既带动了园区白酒全产业链规模的增长,也带动了产业链上的企业技术能力的提档升级。淡平告诉记者:“为了配套十万吨酿酒技改项目和十万吨智能化包装中心,大量的酒企以及玻瓶、瓶盖、包材企业向园区纷至沓来,他们必须具备较高智能化水平,同时不断革新技术,才能和老窖的智能化产线无缝对接。”
这种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今天仍在持续。“可以说,园区企业,不是在技改,就是在技改的路上,在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之下,已经有十三家企业进行了技改。”此外,淡平告诉记者,新到园区的酒企,在园区智能化的浓厚氛围中,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新赛道,“例如,蜀台刚到园区时,本想走传统酿酒的路子,带他们参观了园区项目以后,选择了智能化赛道,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
蜀台酒业等在建项目加速投资,宝晶玻璃扩能等新开工项目加快进度,飘香零地技改、富立新建厂房等前期项目加速推进……
龙头带动之下,如今,在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新企业不断落地生根,2023年新上白酒关联项目15个;老企业不断追加投资进行技改,2023年园区白酒、包材主导产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方面建设项目7个、计划总投资130亿元。
龙头带动,固然是园区新型工业化取得进展的一大原因,而推动新型工业化走向更高峰,更离不开园区多方面、全方位发力。
看平台,园区相继组建成立国家酒类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酒类包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白酒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四川)等国家级平台。
看科研,园区建成中国轻工业固态酿造技术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四川省白酒酿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等20余个国家和省级科研机构,拥有各类科研人员800余人,获得国家专利近千件,牵头或参与编制国家、行业标准27项。
看荣誉,园区先后被确认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白酒产业试点区”“全国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四川省院士(专家)园区”。
乘着新型工业化的浪潮,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正阔步前进。
竭诚服务 推动产业发展再创佳绩
“有事就找刘嬢嬢!”在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这是一句人人都很熟悉的话。刘嬢嬢,是大家对白酒产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刘淑兰的亲切称呼,在她的领导下,酒业园区工作者们上下一心,对企业有求必应,服务事无巨细,令企业十分满意,因此,园区里才流行起这么一句耳熟能详的话。
不仅是有求必应的工作人员,提起服务企业,淡平表示,酒业园区对企业的服务颇有独到之处,尤其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例如,为留住企业,让企业工作者在园区安家,园区设立了托育中心、小学、中学、大学。“孩子生下来,可以在家门口从幼儿园读到大学”淡平笑道。此外,还有住房与医院。由于酒业园区所在的黄舣镇面积小,住房少,园区为企业修建了精装房,以每月15元一平方米的低价租金租给企业员工,解决大家的住房问题,医院方面,记者了解到,位于黄舣镇的泸州市江阳区第二中医院已建成,2024年将投入使用。
此外,在用地、用电、用人、“园保贷”融资等方面,园区均有大量切实举措。
酒业园区,俨然已成为一座基础设施全面且完善的“小城”,而在这种完善的背后,记者看到了园区全心全意为服务企业的真心与推动白酒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实干决心。
下一步,园区将按照泸州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和对园区“世界优质白酒产业集群核心区”的定位,坚定不移走“人产城境”融合发展之路,全力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着力建设高水平白酒全产业链制造园区、高品质白酒生活体验园区、高素质人才聚集宜居园区,为泸州建设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和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贡献更大力量。
力争2024年,园区营业收入增长10%,实现目标,园区有着清晰的思路——
巩固主导产业。持续做大白酒制造增量,力争2024年实现优质基酒产能达15万吨。
完善配套产业。加快推进园区110千伏岩湾头变电站、泸州老窖智能酿造技改项目天然气专线等基础项目建设,启动实施园区供电网络、北区供水管道升级改造,全力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能源保障。全力保障川酒学院、普惠托育机构等服务平台平稳运行,全力打造国家级产教融合示范园区。
招引特色产业。以白酒生态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为核心,大力开展驻点招商、平台招商、以商招商、递进招商,积极招引白酒关联产业入驻园区,力争2024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个,实现增幅位居全省经开区前列。
加快改革突破。作为全省首批集成授权改革试点中唯一的省级开发区,以“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开放合作、要素保障、管理体制”为五大主攻方向,科学编制试点实施方案和“两张清单”,争取第一批授权事项71项、支持事项42项,确保改革试点符合实际、精准施策。
进一步推进“三产”联动融合发展。围绕“人产城景”发展理念,按照“以酒为媒、以水为脉、以人为本”思路,把酒产业、酒文化、酒消费、酒生态有机结合,全速推进“中国酒谷”公园城市建设,完成会展中心配套设施改造建设,依托泸州老窖黄舣酿酒生态园、乾坤酒堡等特色场景,构建集诗酒坊、风情商街、山野火锅、白酒产业文化创意总部等于一体的消费转型升级新地标,打造极具泸州特点、极具酒城特色的新型消费场景。
滚滚长江,奔涌向前,长江之畔的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亦如这奔流不息的江水,日新月异,勇往直前。
(廖振杰 庞玉宇)
咨询热线:电子邮箱:xwb93@126.com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