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贡 推进新型工业化 培育壮大“三大”千亿产业集群
2023年,自贡工业经济运行企稳向好,工业投资和工业技改投资持续保持快速增长。
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奋力谱写新型工业化自贡发展新篇章。自贡正全面落实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具有自贡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着力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扬优势、锻长板,促创新、增动能,建集群、强主体”,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自贡奠定坚实基础。
鸟瞰自贡高新区板仓工业园区
增添发展动能 筑牢发展后劲
三大千亿产业集群正在成势 245个项目全面推进
“项目建成后,可形成每年百余架无人机部段及整机的生产装配能力。”在自贡航空产业园内,广联航空无人机总装及零配件制造项目建设现场,项目负责人信心满怀地说。
在四川富顺晨光经济开发区,自贡市丰聚优能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杜宣化表示,自贡首个锂电池回收项目——1.2GWh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绿色循环利用项目已建成,能再生成1万吨磷酸铁锂和磷酸铁锰锂产品。
“这是自贡去年引进的首个百亿级项目,填补川渝地区乃至西部地区锂电材料与高端精细化工空白,为自贡市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川南渝西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注入强劲动力。”瑞柏集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集团总投资113亿元的电子化学品及配套项目,一期投产后,年产值预计达120亿元。
这些优质项目的落地,快马加鞭的建设场景,是自贡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无人机及通航三大千亿产业集群的实践缩影。
当前,对标全省“6+5+9”现代产业体系,自贡正绘好绘细“4+3+5”产业图谱。
具体而言,启动新一轮“数实融合”“智改数转”技术改造,持续放大装备制造、能源化工、材料工业、食品饮料等传统优势产业引领的“高地效应”;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壮大以钠电储能全产业链为特色的新能源产业,以先进氟材料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以工业级无人机为引领的无人机及通航产业;小切口、快节奏前瞻布局一批人工智能、医药健康、文化创意、清洁能源、货运航空等未来产业细分领域硬核项目。
“4+3+5”产业图谱中的“3”,即自贡未来蓄势腾飞的三大千亿产业,正在围绕“建圈强链”和“进圈入链”持续用力。
“自贡具备满足航空产业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有凤鸣和兰田两个通用机场和‘川协5号’协同管理空域;有促进产业集群规模发展的龙头企业,包括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腾盾科创股份有限公司等无人机制造企业;有围绕产业集群的相关配套企业,确保供应链完整。”自贡航空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刘远初如是说。
另一边,在自贡市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投资25亿元的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年产2.6万吨高性能有机氟材料,是园区内体量最大的项目。中昊晨光副总经理曾本忠说,项目建成后,产品将广泛性应用于5G、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充电桩、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提升中国新型氟材料整体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化工产业园区的发展备受期待。自贡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怀和说,未来这里将打造成一个以盐化工为基础、氟硅材料为主线、新能源材料与精细化工为两翼的特色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制造基地,“目前,园区已引进重大项目27个,计划总投资173.12亿元”。
下一步,自贡将补齐建强盐、基础化工、精细化工、氟化工、化工新材料上下游垂直一体化产业链,谋划布局全产业链项目,力争打造全国一流、世界领先的氟化工产业基地,打造独具特色的千亿级盐化工产业集群。
去年8月,兴储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四川川润股份有限公司在自贡高新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风光热电储等新能源领域的技术与产品、服务协同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构筑钠电产业链,推动新能源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打造储能产业联合体,助力自贡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
当前,自贡高新区围绕“钠电做龙头、锂电做配套”的建圈强链思路,聚焦电池、装备、材料以及应用等重点领域,引进培育更多新能源产业“头部企业”和“链主企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目前,签约兴储世纪50亿瓦时/年钠离子电池、江苏富士达年产30万辆电动单车制造基地及运维中心等4个新能源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超42亿元;推进中的新能源产业项目有16个,总投资超79.6亿元。
一直以来,自贡推动制造业成链强群。加快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强链补链工程,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攻关,促进产业链式发展,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链式发展形成产业集聚,项目引育再加力,筑牢自贡工业强市发展后劲。
自贡围绕国家、省级重大规划布局,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大盘子”。持续深化与中化、中建材、成飞、五矿等大企业大院所的战略合作,充分运用产业集群资源集聚、链条完整优势,运用市场化方式,在“项目端”谋划整合投资项目,引导大项目、大企业、大平台向产业集群布点落户。
尤其是在三大千亿产业的项目招引上,自贡系统绘制动态更新新能源、新材料、无人机及通航产业“三图一表”,发挥中航成飞、中国中化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重点引进一批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关联性强的龙头型、基地型、集群型项目;发挥东方锅炉、中昊晨光、硬质合金等链主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核心企业的带动聚合效应,吸引更多配套企业在自贡落地建设。2023年,新签约产业项目245个,总投资1311亿元,新开工项目105个,竣工投产项目106个。2023年1—11月,完成工业投资134.0亿元、同比增长40.2%;完成工业技改投资74.2亿元,同比增长66.3%。
翼龙-2H应急救灾型静态展示
激起发展活力 优化发展环境
企业梯次培育新突破 全覆盖服务工业企业体系建设完善
当前,自贡聚焦大企业大集团培育靶向发力,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无人机及通航三大千亿产业,梳理产业链链主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和50强工业企业。
其中,新能源产业,自贡市不仅有兴储世纪和凯盛(自贡)新能源等龙头企业,还拥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户、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24个。
自贡提出,完善“贡嘎培优”“雁阵培育”培育库,力争在100亿元、50亿元、30亿元、10亿元级企业梯次培育上有新突破,带动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构建形成产业集群基础支撑。
同时,自贡还要绘全绘细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路线图,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无人机及通航等主导产业,梳理发掘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针对性培育,打造一批专精特优“隐形冠军”企业。
此外,自贡更要培育小微企业上规升级。加大省级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申报创建,引导中小微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分类抓好工业企业“升规入统”工作,形成更多新的实体增量。
服务企业梯次培育突破的同时,自贡将进一步优化营商化境,让服务保障再加深。
在自贡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内,中化蓝天年产20万吨锂电池电解液项目建设现场,自贡市新型化工产业发展沿滩区推进办公室项目专员周凌峰正与项目负责人交流。今年5月,这个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约88亿元的重点化工项目的建设将完工。
“我们一天就拿到了施工许可证,如果自己去跑起码要半个月。”四川中蓝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卢志勇“点赞”道,拿到许可证的当天就开工了。
得益于沿滩区组建的项目推进服务专班,项目有专员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精准服务。“我们提前和施工图纸审图单位对接,按照对接意见修改好图纸,当天开展并完成施工图线上审查,确保项目顺利开工。”周凌峰说。
为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保驾护航,自贡印发《自贡市优化营商环境十二条措施》,涵盖推行水电气联动报装、优化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审批等12个方面,进一步做实企业服务支撑。
这个事例是自贡建立完善全覆盖联系服务工业企业体系的生动展现。
当前,自贡开展“千人助企”助力高质量发展行动,深入企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准确全面掌握企业的具体问题和诉求,动态建立更新全市规上工业困难问题清单、规上工业企业融资需求台账,“一企一策”进行精准帮扶,用心用情用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同时,出台加快推进支持传统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出台支持发展钠电、盐氟硅新材料、无人机及通航等产业政策,用好用活市级产业发展基金,进一步放大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撬动更多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参与自贡产业发展。
鼓励企业创新“人才+项目”招引模式,深化校企协同、产教融合,支持企业与职业学院、技师学院定向培养更多蓝领人才、技术工匠。争取天然气(页岩气)气源指标等倾斜,争取省上将符合条件的工业项目纳入全省重大项目电力扶持政策支持范围,探索推行承诺制用地,实施关联审批、容缺快补推动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
凯盛太阳能超白压延光伏玻璃生产线
夯实发展载体 提升发展水平
园区提档升级能级跃升 科技赋能产业再加速
“瞄准打造千亿级盐化工产业集群的目标,我们除全力推动产业链项目尽快达产满产外,还在化工园区的打造上下功夫。”自贡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自贡市聚力打造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采用“一基地两片区”模式,重点发展自贡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富顺晨光化工园区两个化工园区。当前,沿滩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已签约项目28个,正在推进扩区发展;富顺晨光经开区正在开展化工园区认定,推动跨江发展,为化工项目落地创造有利条件。
园区作为经济发展重要载体,如何夯实筑牢,自贡有一套做法。
在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上,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依法依规、稳妥有序推进盘活处置闲置工业用地,一体化推进水、电、气、路、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各工业园区常态化储备500亩以上工业熟地、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全面提升园区承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
在提升园区发展能级上,支持高新区建设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国家级节能环保装备产业示范基地,支持航空产业园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高技术转化应用)产业示范基地、省级无人机产业创新中心,全力做好川南化工园区扩区拓园、富顺晨光经开区省级化工园区认定工作,创国家级、省级开发区。
在优化园区管理体制上,推进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加快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园”“有事马上办”。探索协议签订、土地挂牌、施工许可“三段式”审批机制。抓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建设,创新“飞地”“飞企”模式,用利益分享机制消除行政壁垒,促进区域联动、要素流动、产业互动。
不仅要园区提档升级,还要科技赋能让发展再加速。
自贡自流井区的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发布2023年“揭榜挂帅”科研项目公告,拿出“高温电解水制氢系统核心组件设计制造及集成关键技术”等4个科研项目,面向社会公开张榜,涉及榜单金额超1000万元,打造企业、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研发团队等多维度协同创新研发模式,引领氢能科技创新发展。
以科技赋能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自流井区作出了示范,正加快建设氢燃料电池汽车物流应用示范区,推广轻型、简便、低功耗的氢燃料电池物流配送车,开展加氢综合能源站示范运行,拓展各领域氢能示范应用场景,组建氢能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攻克氢能“制储运加用”环节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力争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问题。
近年来,自贡加快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建实建优国家高性能氟材料创新中心、省级无人机产业创新中心、兴储世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平台,高标准建设川南渝西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加快建设西部科学城自贡科创园,加快布局建设一批科技基础设施和产业创新服务平台。
同时,培育建强各类创新主体。支持企业、高校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主动对接争取国省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培育发展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群体。支持传统企业技术改造,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
此外,还推进数字赋能产业创新。加快传统产业信息化转型、数字化改造,深入推进天府科技云服务和“上云用数赋智”,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小灯塔”企业,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优秀场景。支持企业建设供应链电子商务协同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招引孵化一批基于5G、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
(李洋 陈家明 文/图)
咨询热线:电子邮箱:xwb93@126.com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