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头带动 点面协同
南充:汽车汽配势能强劲 助力“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建设
南充自古及今,都有“西通蜀都、东向鄂楚、北引三秦、南联重庆”之称,在中国的地理版图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如今,南充已迈过建市30年台阶。而立之年的南充,在新时代的滚滚浪潮上,将奋楫扬帆朝着何方前进?
2023年12月26日召开的中共南充市委七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以“产业兴市、制造强市”为引领,坚决扛起“组团培育省域经济副中心”重要使命。
2022年,南充市生产整车29947辆、同比增长227%。2023年全年产销整车54922台,同比增长81%,创历年新高。
上扬的数据、历史的新高,离不开南充在汽车汽配产业上采取的一系列有力规划和举措。如今,南充正以“加快建设全国新型汽车汽配产业基地”为目标,牢牢站立在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这个潮头上,牢牢站立在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这个潮头上。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南充生产基地总装车间 (樊俊 摄)
龙头带动
汽车汽配产业集群规模初现
去年夏天,南充汽车汽配产业迎来了一件盛事——2023年7月26日,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醇氢增程动力客车在吉利星际客车南充智造基地正式下线,点燃南充市汽车汽配产业“新引擎”。
时至冬日,南充汽车汽配产业发展的“热度”还在持续——嘉陵区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总装车间内,工人们正在现代化生产线各自点位上紧张忙碌着,一辆辆新能源汽车从流水线上下线待检……
吉利旗下的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是中国首个聚焦新能源领域的商用车集团,落户南充以来,集团发展势头迅猛,投产后的远程纯电动公交、轻卡批量投放国内主要城市,其中远程新能源轻卡市场占有率长期位居细分市场前列,“自 2022 年上市以来,远程星享V便成为市场爆款,牢牢占据新能源厢式物流车品类第一。”远程新能源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过去三年,远程新能源产值销量基本保持每年翻一番的节奏,目前,远程新能源集团产品已由100%传统能源转换为100%新能源,去年1至10月,集团新能源商用车产销规模更是大约占到了全国的16%,占全省新能源车(含乘用车)生产量的47%。
南充造新能源商用车能在全国业内占据如此高的份额,和南充聚力打造全国新型汽车汽配产业基地战略息息相关。
9年前吉利落户南充时,项目从开工建设到首款新车投产下线,仅仅用了14个月时间,创造了 “南充速度”。
而今,伴随着南充即将出台的《南充市打造全国新型汽车汽配产业基地行动方案(2023-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南充将进一步抢抓汽车汽配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家鼓励发展新能源的重大机遇,继续创新“南充影响力”。
围绕“加快建设全国新型汽车汽配产业基地”目标,《方案》明确以新能源商用车整车制造及关键零部件为核心,重点发展新能源整车、专用车、甲醇发动机、增程式动力总成、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汽车轻量化车身、座椅及内饰件等。
南充基地是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在国内布局建设的首个基地,也是四川省内唯一一家能同时研发生产纯电动、增程式、甲醇、氢燃料等目前行业内所有动力路线的商用车整车企业。
在远程新能源这条龙头的引领带动下,东嘉新能源汽车、江龙汽车、四川柏思佛汽车、凌云高聚等汽车汽配企业相继落户南充嘉陵新能源汽车特色小镇。目前,南充嘉陵新能源汽车特色小镇拥有汽车汽配企业38户,已基本形成了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为一体、辐射西南地区的汽车汽配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在这些企业的吸引和带动下,产业链上的配套企业正不断融入南充汽车产业集群,《方案》中提到的高端补链、终端延链、整体强链目标不断推进。
资源互补
两基地四区协同并进
以远程新能源为代表的一批汽车汽配企业呈现出的火热生产景象是南充市汽车汽配产业发展热度的鲜活证明。由点及面看出去,南充市发力打造全国汽车汽配产业基地的整体布局跃然眼前。
近年来,南充市坚持引擎带动、协作联动,将“两基地、四片区”作为推动汽车汽配产业发展的主战场,构建特色错位、优势互补、协作配套的产业发展格局。
“两基地”释放“主力军”引领之能。
嘉陵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以新能源汽车特色小镇和建设省级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产业集群为依托,以新能源商用车整车制造及关键零部件为核心,重点发展新能源整车、专用车、甲醇发动机、增程式动力总成、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汽车轻量化车身、座椅及内饰件等。南充临江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以打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集聚区、专用汽车集聚区、后市场服务集聚区为重点,其中顺庆片区以新能源乘用车、智能网联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为核心,重点发展新能源乘用车、智能汽车、专用车、汽车电子等。
嘉陵区新能源汽车特色小镇,占地4.98平方公里,以吉利远程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为龙头,依托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以整车生产、汽车研发、核心零部件制造为主,构建产、城、景融合发展示范地,是投资置业、发展创业、旅游休闲目的地,为嘉陵经济社会注入新动力。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企业慕名而来,将加快嘉陵产业发展集聚、市场活力活跃、人才企业汇集,成为嘉陵经济社会发展的‘润滑剂’。”嘉陵区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说。
“四片区” 发挥“后援队”支撑之力。
南部县重点发展汽车铸造件、铝制轻量化车身、气门座等零部件;仪陇县重点发展电池材料、车载显示屏、底盘配件等零部件;营山县重点发展制动器、车架、方向机总成、发动机配件、汽车模具制造等零部件;蓬安县重点发展车身冲压件、车厢、车桥、汽车内饰件等零部件。
以南充市蓬安县招引的汽配产业龙头企业四川博萨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为例,成立于2017年6月的四川博萨汽车部件有限公司,集车身设计、模具研发制造、车身和底盘组件、冲压焊接等业务于一体,其拥有3D激光切割机、三坐标测量仪、160-3200吨冲压床等主要生产设备50余台(套),主要生产汽车大型外覆盖件、高强度钢板件、底盘成型件及各类热成型汽配零件,产品广泛运用于国内一线汽车生产企业。
自2020年量产以来,四川博萨汽车2021年当年就实现产值3.6亿元,目前,公司产品主要供给吉利、长安、长城等国内一线汽车品牌,在国内汽车行业内已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四片区根据自身禀赋精准定位,是整个南充汽车汽配产业配套成链起到重要补充作用。
“两基地、四片区”协同发力,构建起南充汽车汽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同时,南充还在要素保障等方面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南充市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青小龙告诉记者,目前南充市正下大力气招引汽车相关企业来南充发展,政府和协会在此基础上,正对域内重点区域的重点车企进行调研帮扶,目的就在于进一步做好整个南充汽车汽配行业的协同配套工作。此前,很多企业认为和吉利这样的龙头企业做产品配套生产很难,但通过政府相关部门和汽车工业协会的沟通协调和现场培训,相关企业负责人经过面对面的沟通对接,目前已基本能入围吉利的名单。
“我们协会正在打造一个互联网云平台,目的是把整个南充市所有的汽车汽配企业纳入这个平台做一个供应链的衔接……此外我们还会为南充的所有汽车汽配企业免费做一个内部管理系统,把他们连接在整个汽车工业协会的互联网云平台里,这样各个企业就可以互动起来,资源也就互补起来了。”青小龙表示。
战略抓手
“五项工作重点”“五件大事”“三个一批”助推新时代南充现代化建设
2023年初,南充市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汽车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这也是全省除成都以外唯一一个市(州)入选的以新能源汽车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成绩虽然斐然,但南充依然在奋斗路上,从更高层级发展战略来看:
2023年12月26日,中共南充市委七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入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以“产业兴市、制造强市”为引领,坚决扛起“组团培育省域经济副中心”重要使命。
今年年初,南充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开展推进新型工业化三年攻坚行动的通知》,要求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三年攻坚行动为抓手,聚焦汽车汽配、化工轻纺、食品医药三大支柱性产业和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成长性产业,扎实开展制造业“个十百千”攻坚行动,加快培育一批千亿产业和百亿企业,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南充提供坚实支撑。
产值目标之“高”、建设任务之“新”,足以窥见南充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着眼当前,围绕制造强市、民营经济、县域发展、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五项工作重点”,南充正在持续发力中。
放眼未来,南充的前景也不可限量!
南充正在向建设全国新型汽车汽配产业基地、国家立体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文化旅游度假区、全国特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五大目标迈进,正值壮年的南充,将以强有力的行动,力争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建成一批引爆性项目、创成一批国字号品牌,加快现代化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全力贡献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南充力量。
“五项工作重点”“五件大事”“三个一批”是现代化南充建设的战略抓手,如今,南充正以一往无前的奋斗之姿迎接新的赶考,以争当标杆的无畏闯劲抢抓新的机遇。
迈步新征程、谱写新篇章。组团培育省域经济副中心,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南充将为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作出更大的贡献!
(李国富 白兆鹏)
咨询热线:电子邮箱:xwb93@126.com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