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三版:关注
2023年12月11日

描绘时代巨变 攀登文学高峰

——川观文学奖(2022年度)获奖作品简要评析

12月9日下午,川观文学奖(2022年度)颁奖典礼在成都举行。特别荣誉奖、小说奖(不含长篇小说)、非虚构奖、散文奖、诗歌奖、“西岭雪”文艺评论奖等六大类获奖作家和代表,在颁奖典礼上领受了这一文学荣誉。这些作家和作品有什么特点呢?代表着四川怎样的文学观和文学视角呢?

 

小说作品:

充满哲思、深情与隽永

 

川观文学奖(2022年度)小说奖获奖的五部作品都极具个性化的生活深度,作家们洞穿丰饶的文学表象,通过辨认、勾勒乃至重建人的精神图景,追问人的生存意义和精神价值,淬炼文学的本质及其共同指向。

在时代现实与历史纵深之间,孙频的《海边魔术师》带有鲜明的博物色彩与自然书写特征,以“魔术”般的词与物营造“孤岛文学”的奇妙与异质;李海洲的《高手寂寞》依托“民国”江湖,道出动荡背景下宗师家学的失效,武林高手如此寂寞,江湖儿女终须用武之地成全;骆平的《无尽夏》通过六度空间理论,搭建人与人之间难逃的关联与错落,以生命书写的关怀,熨帖人物的精神轨迹;弋舟的《德雷克海峡的800艘沉船》回应了切近的停摆时刻,思考公共经验中个体具体的所处与安放,关切一个个鲜活人物的心灵慰藉;潘向黎的《兰亭惠》在颇具地方性文化的场域中,开掘生活场景和人物的内心细节,拆解代际情感的差异与尊严。

在五部获奖作品中,《海边魔术师》《高手寂寞》《无尽夏》具有相似的寻找主题。《海边魔术师》围绕“我”带着父亲寻找哥哥的旅途,娓娓讲述哥哥刘小飞是如何从小给“我”讲故事、送礼物,长大后成为惯偷被开除,生活失序而开始流浪的。在《高手寂寞》中,吴向阳面对父亲亡故、祖宅易主,将寻找仇人作为活下去的动力,为此习得绝学、名声大噪。《无尽夏》讲述李浩受患者王苏的死讯触动,没来由地决心寻找一位村小同学,过程中得知被自己宣判不治的王苏正是初恋王玉梅。

不同于上述三部作品对现代文明所作的区隔,《德雷克海峡的800艘沉船》和《兰亭惠》将故事场景设置在城市生活现场,关联城市人文、精神面貌以及现代性的诸多表征,作品“和解”的方式有着一定的代表性、普遍性和现实性。

五部作品从各自审美视点出发,从现实生活、时代脉搏、历史烟云中萃取叙事资源,完成从外部现象观察到内心世界开掘的位移。五部作品无一例外地写到了代际情感的断裂现象,显示不同代际作家面对相似问题,不约而同进行的丰富思考与深刻回应。

 

非虚构作品:

诠释了非虚构写作的维度和态度

 

川观文学奖(2022年度)将原报告文学奖奖项更名为非虚构奖,此次获得该奖项的五部作品,从题材上看,有《西海固笔记》的时代主题,有《日结工》的打工书写,有《家在古城》的文化行吟,有《北漂们的日子》的生活解剖以及《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的历史人文。

从创作手法上看,既有传统报告文学的书写,也有近似于散文的表现,更有接近于小说的叙事。五部作品,主题不同、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确实有非“非虚构”不能囊括之实。很显然,与报告(纪实)文学相比,面对现实题材的文学表达,非虚构写作确实是一个更有维度也更加精准的表述。

作为土生土长的西海固人,季栋梁深知这片土地上父老乡亲的迷茫与痛苦,也深知他们的奋斗与追求、梦想与希望。他以精准稳健的笔触,有温度、有厚度、有深度的“笔记体”独特视角,全景式多方位抒写了西海固两千年的沧桑巨变,以及巨变背后的时代缩影和精神嬗变,既立足高远,又直抵人心,为读者奉献出了一部“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的典范之作”。

塞壬的《日结工》,在小说的叙事语言中,给人强烈的在场感,让我们通过琐碎与微小,感受到宏大与真实。这种介于小说与报告文学之间的忽略文体意识的书写,被评委们视为“是对打工文学与底层写作的一次突围”。

无论是题材上还是创作手法上,川观文学奖(2022年度)非虚构奖的获奖作品,都很好地诠释了非虚构写作的全新维度,也让我们看见了非虚构写作未来的多种可能性。

 

散文作品:

大地行迹与人间烟火

 

纵观川观文学奖(2022年度)散文奖的五部作品,大抵是关于个人大地行迹与人间烟火的。李元胜的《巴朗山的花与蝶》展现了探险、寻访本身的诗意、欣喜与悲悯;庞惊涛的《凡人之碑》书写乡间的人情世道;王杰平的《成都生活》道出了成都人生性闲适和对生活之慢的现实体验与具体表达方式;李银昭的《看雨》聚焦对童年的情思与思考,形成一个有声有色的别样世界;周吉敏的《半山记》写南方之山川幽秘之所,也写人在其中的心态与感受,具有人文与烟火气息。

李元胜在诗歌之外,堪称博物学家,当然也是散文家。他的精力和笔墨,大都用在山间诸般的动植物上。《巴朗山的花与蝶》写他深入位于四川小金、汶川、宝兴三县交界处的巴朗山,探访川西绿绒蒿、紫花雪山报春等高原植物与生命的过程。几个意气相投的人,在横断山脉—邛崃山支系的皱褶中,攀登与发现,惊喜和躬身,在大地的高处,和那些坚韧、妖娆而又意蕴深长的动植物邂逅。评委会认为,李元胜的写作实现了当代散文中不多见的“融合”:践行旅行文学和博物学传统,又融入追根究底、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以及富有诗意和情趣的遣词造句。

庞惊涛的《凡人之碑》书写的是乡间的人情世道。乡村始终是一个独立循环的社会系统,即便现在,乡村的人群依旧贯彻和坚守着古老的农耕传统。庞惊涛写为父亲做寿时的乡情,礼金的收和不收,以及其本身表达的人心内里和情感因素,即使头脑最清晰的哲学家也会犯迷糊。而父亲作赋,且想刻碑矗立于村子入口处的想法和做法,令人倏然心惊,无论反对还是赞成,他的这种行为显然秉持了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庞惊涛如此引入,我倒觉得,这篇文章愈加丰富与厚实,也显得意味深长,“此时无声胜有声”。

可以说,五位作家的散文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川观文学奖的主旨及其追求。大地行迹活色生香,人间烟火扎实幽秘。

 

诗歌作品:

“一代人”生命的辽阔气象

 

川观文学奖(2022年度)诗歌奖授予了梁平、尚仲敏、凸凹、李瑾、曹有云这5位有着较大影响但又各具诗学个性的诗人。

梁平的诗歌一直以极具丰富历史想象力和独特巴蜀地域色彩的“博大生命”而著称。在《水经新注·嘉陵江(组诗)》中,梁平既进一步彰显浓郁的巴蜀文化,又更多了一层奔放而热情的生命之思,让我们看到他诗歌书写的新拓展。尽管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嘉陵江的赞美和敬意,但诗人更是以嘉陵江之景色和历史,重新塑造“一代人”的新形象。此时,诗人将世界聚焦于嘉陵江,书写一泻千里的嘉陵江,进而用具有草书般奔腾气势的嘉陵江表达对生命的礼赞。诗人用有着千古风花雪月的嘉陵江,以及坐拥陕、甘、川、渝等地域空间的嘉陵江,重新构筑“我”,彰显了“一代人”生命的辽阔气象,抒写了具有“一个时代”特色的生命经验。

诗人凸凹在自己的“凸凹体”基础上,推向“生命升华的轮回修辞”的新探索和实践。在《住在字里的合江亭》中,凸凹以流经成都市区的锦江为脉络,淌过时间的河、淌过文化的河,直抵一座城市的精神内核。锦江的柔美多姿转化成了诗人的文字,区域的脉动在文字间跳跃伸张。他以简洁流畅的语言为成都的生活气与烟火气画像,带给人以平易近人又余韵悠长的审美体验。

尽管这五位诗人在语言策略、写作向度及精神谱系层面各放异彩,有着别样的诗学探索和实践,但他们都在共同筑建着生命的辽阔和深邃,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代人”辽阔的生命气象,也让我们触摸到了一代诗学深邃的生命之境。

 

“西岭雪”文艺评论作品:

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

 

“西岭雪”文艺评论奖授予了向云驹的《向世界说出这条大河的名字——音乐诗剧〈大河〉(交响乐版)谈略》、朱丹枫的《一个醒目的“门面”——散议〈云冈石窟的考古学研究〉的出版》、周维东的《地方的自觉——第十届四川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作品综论》、林莉的《人间烟火气中的真善美》、邓添天的《踏破草鞋见妙处——从新旧两版〈草鞋县令〉品磨戏之道》。

这五篇获奖作品,既各有个性化的文风,又具有优秀文艺评论文章的共性。一是从艺术现场出发,对最新的文艺创作个案艺术特征的精准把握;二是从个案迁移到宏观视角,反过来对当代文艺创作中独特艺术现象的发掘;三是在问题意识导向下,对潜在美学问题、美学规律可能性的敏锐揭示,从评论材料上升为理论提炼,发掘出回馈于理论体系的贡献。

向云驹的《向世界说出这条大河的名字——音乐诗剧〈大河〉(交响乐版)谈略》以中华文明史、世界文明史的开阔视野,以诗的方式走近音乐诗剧《大河》,感受和表达都“匹配”了原作的韵味,形成批评文体的独特建构。全文理论精深,构思宏阔,以缚虎之力来搏兔,可堪为当代文艺评论中的神来之笔。

周维东的《地方的自觉——第十届四川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作品综论》针对怎样让四川文学超越地域文学的范畴,呈现出在当代文学中的独特意义,创见性地提出“地方的自觉”路径,突破地方文学评论常有的态度和视野。把一篇综述上升到学术高度,理性中不乏感性,具有独特的学术思想价值。

五篇获奖文章风姿各异,或明察秋毫、见微知著,或鞭辟入里层层剥笋,或由一线头牵引而出隐藏的底层深层逻辑,或文风上机智活泼。分而为掌,抚摸文艺现场多个领域;合而为拳,在评论文体建设方面进行示范性的探索。这些不是束之高阁的无用文章,而是具有强烈的现实介入感,以在场者的热情和责任感品评褒贬,以大手笔著小文章,是富有生命力的鲜活文章,为“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增强文艺评论的朝气、锐气进行了有力探索。

 

(本报综合整理)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