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05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3年05月30日

夯基础 强科技 话振兴

南充: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蝶变”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张小星 廖振杰 许芸浩

 

风吹麦浪,遍地金黄,又是一年麦收时。近日,在南充市嘉陵区金凤镇守塘湾村的小麦种植基地里,两台联合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奔跑”在金色的麦田中,小麦收割、麦穗脱粒、麦渣还田等步骤一气呵成,奏响了乡村振兴的“丰收曲”。

……

“三夏”时节,阳光照耀之下,川东北丘区广袤的田野上,金黄的麦浪与拔节生长的绿意交相辉映,充满生机无限。

这份生机,来自南充农业的基础优势:南充是全省农业大市,是国家重要商品粮保障基地、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拥有8个“国字号”现代农业示范区(园区),拥有12个省星级园区、总量排全省第1位,生猪存出栏量、禽蛋产量、粮食播面均居全省第1位。

这份生机,来自南充农业的庞大规模:去年,南充粮食播种面积866.6万亩、保持全省第一。出栏生猪607.6万头、连续四年居全省第一。今年,南充力争继续在四川现代农业的版图上当“先锋”,打“头阵”。

这份生机,来自南充农业科技的强力支撑:南充,将科学技术作为现代农业的“关键词”,不断推广应用新技术,发力农产品深加工。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建有院士工作站4个,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1个,与中国农大、中国柑橘研究所等1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研发合作30余项。全市培育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已达205家,加工年产值达698.3亿元。今年,南充力争新增加工产能50万吨以上,并向着建成国家100亿元产值加工示范园区的目标“扬鞭策马”。

这份生机,来自南充乡村振兴的良好态势:发展现代农业,南充始终把农民增收作为落脚点,不断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至去年年底,南充培育出农民合作社9457个、家庭农场2.5万余家,辐射带动小农户98万户,推动全市农民增收增幅连续5年位居全省一方阵。

……

南充,上承华夏文明之开端,为“有果氏”之国,数千年来,崇农尚农之风随着嘉陵江水奔涌激荡,南充人民以勤劳善作、敦厚淳朴的性格,在南充这片沃土上动情地演绎着农业生产的优美旋律与动人篇章。

南充市委书记古正举强调,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把牢建设现代农业强市这条主线,聚焦关键、突出重点,全力推动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奋力开创全市“三农”工作新局面。

新时代、新征程、新作为。南充,正以切实有效的行动和硕果累累的成效,徐徐绘就现代农业的美好画卷。

做大规模   书写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南充答卷

日前,记者在南充市西充县鱼米之乡项目粮油基地内看到,经过整治的田地连片成势,一条条产业路、灌溉渠纵横交错。

“鱼米之乡项目是我县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打造35万亩粮食安全产业带的重要内容。”西充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赵建平介绍,2022年该项目基地增产优质水稻约2200吨、水产品2000余吨,实现“一田两用、一水双收、粮渔双赢”。

据了解,该县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着力优化田块布局,提升机械作业能力;新建产业路、机耕路,完善田间渠系,配套蓄水设施等。目前该县共建成高标准农田54.13万亩。建成区域内,农田排灌能力达80%、农机作业能力达70%。去年全县粮食生产总面积85.85万亩、总产量32.64万吨,农业总产值达87亿余元。

这仅仅是南充做大现代农业规模,助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的一个缩影。

规模大,体现在多个“全省第一”的指标上,同时也是南充现代农业产业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有资料显示,2022年,南充以建成300万亩粮食安全产业带为统揽,推动粮食生产经营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供给保障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持续提高。目前已建成粮食安全产业带150万亩,实现商品粮油总产量80万吨,为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稳定农业发展“基本盘”、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作出南充贡献。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就是想说明,保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

5月18日,省委书记、省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王晓晖率省级领导干部赴眉山市开展主题教育实地学习并集中交流。王晓晖指出,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是事关国计民生的战略问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必须始终站位全局、牢记“国之大者”,在新时代加快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南充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中央和省委、南充市委的决策部署,今年,南充将持续发力,以“大手笔”在希望的田野上再创“新业绩”:以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为抓手,持续擦亮南充产粮大市金字招牌,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其总体目标为:以300万亩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为引领,推动粮油产业东西两翼、脉状扇面发展,建设一批10万亩以上带状核心示范片、3万亩以上辐射带动片、0.5万亩以上产能提升片,辐射带动全市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到2025年,基本建成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健全的300万亩粮食安全产业带;到2030年,粮食安全产业带辐射带动能力持续提升;到2035年,基本实现粮食安全和食物供给能力强、农业基础强、科技装备强、经营服务强、加工能力强、抗风险能力强、质量效益竞争力强的现代农业强市目标。

 

做强支撑    园区发力培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今年4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 2023 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创建名单的通知》,南充市嘉陵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这一产业园的创建取得了全省国省级园区创建的最佳成效、填补了全国国家产业园中的蚕桑空白。5月,该园区再次入围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实现双喜临门。

据南充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过程中,南充坚持规划引领,建设三产融合的特色园区,规划打造“一环、两区、三园、两中心”:“一环”即农旅融合环线,“两区”即蚕桑种植区和高粱种植区,“三园”即丝纺服装产业园、桑产业生物科技园、白酒精深加工园,“两中心”即管理服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形成了创建国家级园区的“四梁八柱”。

聚链成群,龙头引领,以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南充“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强势跨越划出闪光轨迹: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116个,优势特色产业基地规模达到412.6万亩,园区数量和规模居全省第一,2022年,入园发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万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21%。

与此同时,在推进产业融合方面,南充市规划建设了一批农业博览园、农业主题公园、农事体验园、农产品电商园,打造了中法农业科技园、八尔湖风景区等一批乡村旅游精品景点,2022年全市休闲农业农副产品销售达21.3亿元,接待消费者1981万人次,带动8.7万农户增收。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是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乡村振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南充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南充将坚持深度探索粮经统筹融合发展模式,持续用力打造现代农业园区,推动南充由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升级跨越,为打造“天府粮仓”丘区示范区贡献南充力量。

 

科技赋能    为现代农业“整体成势”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株桑树有多大的价值?

“如果桑树也能成为让大家发财的产业的话,我们早就成为了有钱人了。”上世纪80年代,小户养蚕在农村较为普遍,随着农村养蚕业的衰落,桑叶在不少农人眼里,分文不值。

但是,南充市嘉陵区却把价值不大的桑树变成了“发财树”。

2022年南充市嘉陵区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农林牧渔总产值31979.93万元。其中,桑产业产值28562.93万元。

小小桑树,为何会发挥出这样的能量?嘉陵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靠的是科技赋能,进行多元化产品深加工。

正如该负责人所言,记者在目前全国唯一以蚕桑—高粱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嘉陵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看到了琳琅满目的桑叶深加工产品。园区展台上,春桑茶、霜桑茶、复合型桑茶、桑叶粉、桑食品和桑饲料等6大类100余项产品依次陈列。目前,园区年产各类精深加工桑产品2000余吨。嘉陵区,也成为了世界最大的茶桑基地。

此外,该园区还创新推广了桑+花生、桑+大豆、桑+蔬菜、桑+菇类“粮经套种”模式,诞生了桑叶类、桑果类、茧丝蛋白类系列高档食品、饮料、保健品系列产品、桑枝食用菌、家蚕人工饲料等等。

“尚好茶业高度重视科研创新,并联合蚕桑行业科研院所,牵头组建了南充创新桑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了省级院士工作站,引进向仲怀、陈宗懋两位院士,聚集了全国蚕桑领域精英组成学术技术队伍。”四川尚好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露民介绍,在一流人才团队支撑下,尚好攻克了一大批关键技术、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开发了一大批高端产品,占据了行业高端。

据了解,得益于科技的加持,2022年,南充全市蚕桑丝绸产业总产值达到380亿元,具备建设国家蚕桑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条件。

科技强农,不仅体现在嘉陵区的蚕桑产业,高坪区的青花椒,同样体现出高超的技术含量。

在四川省玉润木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青花椒产业园,长势喜人的青花椒挂满枝头,颗粒饱满,一派丰收景象。

“公司主导产业为九叶青花椒,面积11500亩;充分利用行间空地,大春套种大豆9612.99亩,小春套种蔬菜,既饱肚子,又挣票子。2022年,园区鲜花椒产量3850吨、大豆产量480吨,实现产值6025 万元。”公司负责人谷永城告诉记者,园区良好的经济效益得益于以智能化为手段的科技支撑。“建成了农业园区大数据、无人机机队、4000亩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通过物联网传感器采集的生产数据和田间生产管理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指导田间浇水、施肥、打药等农事作业。同时,大数据平台还满足对田间作业、农药肥料使用管理、花椒初加工链数据记录、农产品出入库管理等功能,确保农产品生产加工全链条可追溯,保障农产品食品安全,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数字化、生态化。”谷永城说。

而在距离擦耳镇60余公里的西充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生产车间,科技赋能新产品不仅拓宽了产品的销售渠道,更拓展了产品的市场前景。

“以前杏鲍菇装袋子一个车间得用60多个人,而现在同样的流程却只需要12个人,且产量还比以前提高不少,产出效益的提高得益于企业不断加大对智能化的投入,‘机器换人’让企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公司负责人尹相力告诉记者,南充提出建设“优质农产品进出口集散中心”等七个区域中心,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四川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一直努力发展自主创新的食用菌出口品牌,近年来的出口创汇产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产品远销东南亚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产品销售额达300万元左右。当前,公司正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持续攻坚新产品的研发,紧盯国内外消费热点市场,抢抓市场恢复激活消费机遇,力争今年产销1.5亿元,为南充“组团培育省域经济副中心、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贡献企业的绵薄之力。

……

嘉陵的桑、高坪的花椒、西充的食用菌……只是南充广袤的田野上众多科技兴农故事的一角。

现代化农业,归根到底是农业技术的现代化。在南充市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科技赋能农业产业发展成为南充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蝶变跃升”的强大“引擎”。在《南充市建设300万亩粮食安全产业带 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丘陵集中发展示范区推进方案》中明确:“加快机械化与农艺制度、智能信息技术、农业经营方式、农田建设相融合。”为此,南充全面实施农机动力三年行动,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重要养殖品种生产全程机械化。

擘画现代农业“百亿蓝图”,“南充行动”蹄疾步稳:加速构建全市“1+8”精深加工园区格局,力争早日建成国家100亿元产值加工示范园区,2023年全市新增加工产能50万吨以上。制定全市预制菜产业发展规划,带动全市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档升级,力争全市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值突破800亿元。

 

振兴乡村    让产业效益鼓起群众的“钱袋子”

 

“依托青花椒产业,全镇3个脱贫村年分红9万元,高峰期日用工量达1500人以上,年发放工资近1000万元。”南充市高坪区擦耳镇镇长田海军说。

“订单都接不过来! 每年对外销售(国外)销售额高达6000万,同时解决了当地老百姓就业问题,我们附近老百姓一年可以挣1万多块钱。”刘露民说。

“我们创新‘公司+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吸纳就业近600人,带动周边2000余户农户融入产业链,户均年增收超4000元。”在西充,日产食用菌100吨,生产食用菌规模位居西部第一的西充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尹相力说。

……

“小花椒,大产业”“小桑叶,大‘钱’景”……现代农业的发展,最终要将产业效益惠及群众,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从而切实推进乡村振兴。

南充,始终把农民增收作为落脚点,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健全联农带农富农机制。以去年为例,南充全年实际投入乡村振兴资金120亿元,安排乡村重点产业发展和项目用地指标656.9亩,落实土地出让收入的5%以上用于农业农村,全市30件民生实事70%投向农村领域。

在诸多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的办法中,生猪这个“法宝”,尤值一提。在此方面,南充的“秘诀”是:分级建立国、省、市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355个,开发“猪宝贷”等贷款融资产品并发放贷款2000余万元,不仅惠及了群众,也使得生猪存栏、出栏和能繁母猪保有量三项指标绝对数均居全省第一。

……

2022年,南充获评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县、先进乡镇、示范村的数量均居全省第1位,南充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基础好、优势足、势头强。

如今,随着现代农业产业逐步壮大,越来越多的农民过上了好日子,在现代农业的带动之下,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跃然纸上,梦想成真。

2023年南充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大文章,扎实推进“1+8”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建设,加速布局预制菜新赛道,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值突破800亿元。今年,南充现代农业发展将朝着更高的目标奋进:坚持产业兴市主旋律、项目攻坚主抓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围绕“一区两地三乡”建设,持续建强生产供应链、延伸精深加工链、做响品牌价值链,奋力打造全国特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力争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5%、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4.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以上。

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南充,将以更大的勇气、更大的决心和更大的气魄全力施为,让现代农业的画卷精美绽放,越绘越精彩。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