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01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九版:特刊
2023年01月17日

强化工业支撑 打造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 经济和信息化厅装备工业处

 

回眸2022

 

2022年,装备工业处坚持“创新驱动、高端引领、基础支撑、智能转型”方针,全力以赴促进装备制造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产品研制与应用双向融合,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1-11月全省装备制造产业实现营收6850.7亿元、利润420.4亿元,预计全年实现营收8000亿元。

积极抢抓制造强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机遇,谋划出台促进产业发展政策文件。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建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实施方案》,统筹推动两地产业协同、要素协同、开放协同、机制协同。修订《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软件首版次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2版),促进更多装备产品推广应用。谋划《四川省装备制造产业提质倍增计划》《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实施方案》,助力建设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我省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基地优势,强力推进产业创新发展。推动全球最先进的145兆瓦超超临界煤气发电汽轮机并网发电,世界首个二氧化碳+飞轮储能装备安全投运,国内首个《交通基础设施施工设备充换电技术标准》成功发布,国内首台自主研制的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点火成功,国内首列时速160公里的氢能源市域动车研制下线,新一代“人造太阳”托卡马克装置等离子体电流突破100万安培,150兆瓦等级冲击式转轮国产化研发取得重大进步,省内首列CRH6型城际动车组完成试制。全年认定155个产品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支持48个首台(套)推广应用项目5757万元。

紧紧围绕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打造重大技术装备产业集群。聚焦成都、德阳等优质资源,打造国家级成德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规划建设川藏铁路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基地,打造轨道交通装备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聚焦成都、德阳、绵阳、自贡等,布局建设航空装备产业集群。联合德阳市成功举办2022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累计签约投资项目97个、金额2435亿元。聚焦清洁能源装备、航空与燃机、轨道交通等重点领域,推动15个总投资为60.3亿元的重大项目实现产业化。

深入实施强链补链,大力推动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积极配合中央电视台开展《智造中国》节目拍摄,充分展示我省推进智能制造优秀成果。初步建成川渝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平台,提供“产学研用投”供需对接、创新载体共建共享、企业数字化转型方案推广等资源。联合发改、财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智能制造成熟度“线上+线下”评估诊断,成功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10个、示范工厂6个。

 

展望2023

 

落实“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实施制造强省战略”决策部署,按照“一主三升七倍增”工作要求,持续强化产业科技创新、打造产业聚集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力争2023年全省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突破8500亿元。

一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印发《四川省装备制造产业提质倍增计划》,牢牢抓紧优势产业,加快布局新兴产业,精心谋划未来产业,全面推行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全力拓宽产业应用市场。二是完善产业发展生态。持续构建装备制造“双核一带两翼”产业布局,推动建设无人机、机器人、航空机载系统等一批省级及以上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三是实施重大攻关工程。印发《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实施方案》,持续完善首台(套)目录,支持主机、关键部件、重大技术、先进工艺、新材料创新发展,强化标准支撑引领,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推进优质品牌建设。四是培育壮大优质企业。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导“链主”企业聚焦主机研发设计、系统集成、关键部件制造等高附加值环节,遴选优质配套企业,加快培育产业链“领航”企业为旗舰、“单项冠军”企业为主力、“专精特新”企业为支撑的企业集团群落。五是加强对外开放合作。聚焦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办好清洁能源装备大会等国际性会议,开展产业链全球精准招商、以商招商,招引培育产业链全球龙头,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六是抓好运行监测调度。分析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态势,分级分类做好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运行调度,协调解决产业发展面临重大问题,督促地方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企业环境保护能力。

 

 

华龙一号批量化首堆示范工程——漳州核电2号机组内穹顶吊装成功

 

省内首列CRH6型城际动车组完成试制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