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07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五版:非遗
2021年07月07日

罗江白马关:落凤坡前祭凤雏

□ 彭忠富  文/图

德阳市罗江县城西北边鹿头山上的白马关,历史上是由秦入蜀的最后一道关隘,所谓“益州如肺腑,此地小咽喉”,为兵家必争之地。清代嘉庆版《罗江县志》载:“换马沟,县西北十五里,相传汉庞靖侯与先主易马处。旧有碑,久毁。嘉庆二年,代办州事绵竹县令贾文召重立”。此地的庞统祠在古驿道的尽头,主体结构分为门厅、二师殿、栖凤殿和墓园四大部份。

汉建安十八年(公元214年)夏,刘备与庞统进军成都行至罗江地界中张任埋伏,刘备与庞统换马,庞统被误认为是刘备而被射杀。后来人们把刘备与庞统换马的地方称之为换马沟,把庞统中箭的地方称之为落凤坡。次年,刘备将庞统厚葬于鹿头山,乡民在庞统生日(农历正月二十六日)到庞统祠墓进行祭奠,后形成罗江庞统祠庙会。2006年9月,“庞统换马传说”列入第一批德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罗江白马关与庞统祠墓(苏碧群 轩视界)

罗江白马关关楼

庞统祠

庞统墓前的竹琴演奏者

祠内的参天古柏

庞统护主:英雄长留千古恨

“真三国,假封神,一部西游哄死人”,这句脍炙人口的顺口溜,生动地反映了民间对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封神演义》《西游记》的态度。以“真三国”为例,刘备与庞统换马,罗江志书便有记载,地上有遗址,民间有传说。清代嘉庆版《罗江县志》载:“换马沟,县西北十五里,相传汉庞靖侯与先主易马处。旧有碑,久毁。嘉庆二年,代办州事绵竹县令贾文召重立”。宋代诗人陆游过罗江拜谒庞统祠墓曾有诗:

士元死千载,凄恻过遗祠。海内常难合,天心岂易知。

英雄千古恨,父老岁时思。苔藓无情极,秋来满断碑。

可见早在南宋时期白马关就已经存在庞统祠墓,而且当地百姓已经形成了如期祭奠庞统的习俗。对于庞统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不幸遭遇,一心想要为国建功立业的陆游心有戚戚焉,因而才会感到“凄恻”,才会埋怨苔藓的“无情极”。

庞统祠墓位于罗江城西鹿头山上的白马关内。鹿头山海拔不高,与雄伟险峻无缘,只能算是川西的浅丘,白马关建在这样的山上真不知可以守住什么,然而在历史上这里却是由秦入蜀的最后一道关隘。

“益州如肺腑,此地小咽喉”。鹿头山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这一地带不知发生过多少次惨烈的战争。

白马关在三国蜀汉时期称之为绵竹关,诸葛瞻父子为抵御曹魏邓艾的虎狼之师,在此为蜀汉尽忠成仁,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改名为鹿头关,五代时后蜀王建移关戍于绵远河畔黄许镇,以水为屏障,另名白马关。从此,绵竹关、白马关“两关相对”“山水双防”。这里有帝王诸侯的遗迹,有名流雅士的吟咏,有商贾车驾的辙痕,有战骑、驮马的蹄印,更有叱咤风云的文臣武将在此留下的悲壮传奇。

庞统换马的传说在罗江可谓家喻户晓。行走在白马关镇的乡野田畴,随意问询所遇见的贩夫走卒或黄童白叟,他们均能津津有味地给你讲上一段。东汉末年,刘备带着军师庞统率大军从剑阁出发,先后攻占梓潼、涪城、安县、潺亭、绵竹,尔后军队直攻雒城(广汉),欲取益州(成都),刘、庞上马驰走在这里潘家大院房后的古驿道上,刘备坐骑白马突然一阵嘶叫,停蹄不走了。庞统收缰勒马,抬头向前方望去,只见东南方向山高路险,树竹阴森,荆棘遍地。再低头一看,道旁一块石碑上刻着“换马沟”三字。

庞统一时心里生疑,想起在荆州与诸葛亮分别时相互算命戏谑说过的话,诸葛亮给庞统算命说:“士元弟,你此行西进,换马沟前休换马!”庞统给诸葛亮算命说:“孔明兄,你今后,六出祁山要当心!”庞统十分不安,但想到主公有难,决定与刘备换马,庞统说:“主公,你我换马一乘可否?”刘备说:“你我坐骑好好的,为何要换?”庞说:“主公休问,今天你一定要听我的。”刘备只好把白马“的卢”换与庞统,自己骑上庞统的胭脂马。

刘备大军来到烟斗梁子下一个狭窄的山谷地带。庞统见两山夹峙,地势险要,即请刘备作后军,自己作前军,庞统带队,继续前行。忽然前方有兵士吼叫:“落凤坡!落凤坡!”庞统放眼望去,远处山崖上刻着“落凤坡”三个大字,庞统蓦然想起自己的字号“凤雏”,顿感不妙,忙叫退兵,这时突然一声炮响,四周吼声震天,庞统率领的前军已全部进入蜀将张任设下的伏击圈,张任站在高处大喊:“骑白马者是刘备,箭射刘备!箭射刘备!”埋伏在山谷高处的弓箭手将毒箭飞蝗般地射向庞统。可怜满腹韬略、正当壮年的庞统被万箭穿心而亡。作后军的刘备见前军中了埋伏,急忙收兵才免于全军覆没,退兵涪城后才知军师庞统被乱箭射死。

想到庞统换马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想到自己因未采纳庞统所献上计遭此大劫,刘备不由悲恨交加,痛哭了三天三夜,大病不起。数月后,刘备大病初愈即派人到荆州,请诸葛亮商量图蜀大计。诸葛亮率张飞、赵云及精兵数万,分水陆两路进川,第二年攻克雒城,在金雁桥上活捉蜀将张任。刘备攻占雒城后派人到烟斗梁子一带打扫战场,找到庞统的骨骸,安排兵士将其埋葬在鹿头山最高处,还把庞统遇难时鲜血浸透过的泥土挖起一并埋葬在路旁的高坡上。刘备平定西川后称帝,追赐庞统为关内侯,谥号“靖侯”,并在庞统墓前建祠,春秋祭祀。

如今,罗江县境内上马墩、马蹄凼、换马沟、庞统祠、庞统墓、庞统血坟、落凤坡、倒湾等蜀汉遗迹尚存,保存完整,为了纪念庞统和整合村组资源,白马关镇在2007年底将原白马村、七里村、凤鸣村撤并成立了凤雏村。在灾后重建中,又在凤雏村规划打造成徽派风格的“倒湾古镇”。现在美丽的古镇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也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木牛流马:蜀道蜿蜒连古今

白马关城楼飞檐翘角,巍然高耸。城门洞开,金戈铁马和刀光剑影已然远去,只剩下雄伟的城楼无声地诉说着朝代的兴衰更替。城楼青石砌成,垛口森然。城楼的箭垛口插着五颜六色的猎猎旌旗,只是没有了蜀汉士兵站在那里执勤。

推开白马关的乌漆大门,绕过原木做成的路障,就来到了秦蜀金牛古道上,古道为古蜀国开明王令五丁开山所筑,被誉为世界交通史上的活化石,可惜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兴修水利,罗江境内的古驿道大部分被拆毁,仅仅在白马关内残存下两百来米。古道为石板铺成,两米来宽,路边砌以一人来高的石墙,石块大小不等,石缝间有苍苔点缀其上,颇具古意。

古道中间的石板上有一条深深的车辙,据说是鸡公车长期碾压留下的痕迹。鸡公车是蜀道上主要的运输工具,从三国时期到改革开放,“咕咕——啾,咕咕——啾”,鸡公车以它单调的嗓音吟唱了近千年。鸡公车前装木制车轮,轮缘裹以铁皮。负重行走在乡村的土路上,轮子和路面接触会发出刺耳的声音,声音很有规律,随货物的多寡会发生高低变化,有时低沉,有时激越,如果是车队那就壮观了,车声犹如交响乐。

鸡公车可一人在车后弓着背推。也可两人合作,一人在后推,一人在前面用麻绳拉。绳子挽成绳套,套在肩膀上。拉车者反手攥着绳子,身子前倾,一步一步地朝前挪,像纤夫在拉纤一样。传统鸡公车分两种,一种是高车,一种是矮车。高车轮子大车身宽,两旁有宽架,常需要有人在前面用绳子拉;矮车轮子较小两旁为窄架。鸡公车的轮子窄,不择路,田间小路、羊肠小道、独木小桥等都照行不误。高车可载重四百至五百公斤,矮车可载重一百五十至两百公斤。

据说鸡公车的原型就是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载:“(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关于木牛流马,宋代的高承的《事务纪原·小车》一节说:“蜀相诸葛亮之出征,始造木牛流马以运饷,盖巴蜀道阻,便於登陟,故耳。木牛即今小车之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是。”以此推断,“木牛”可能是鸡公车中高车的原型,而“流马”可能是鸡公车矮车的原型。

鸡公车可坐人载物,车身后部有支架,便于停放。两侧手握处各为一根横木,整个车身长近两米,像一只撒开翅膀捉食的公鸡。推车者手握两边横木,肩膀上挂着皮带,皮带两端有铁钩,勾在横木的铁环上,这样鸡公车的重量就加在了推车者的肩膀上。推鸡公车得有一定技巧才能保持车的平衡,有首推车歌唱道:

“一要眼睛灵,二要手撑平,三要脚排开,四要腰打伸。上坡腰躬下,下坡向后绷。背带要绷紧,平路稳到行,转弯悠到碾,早把路看清。推车本不难,只要有决心。”

四川作家李劼人说鸡公车应叫“叽咕车”才对,旧时在四川随处可见。过去四川各地的乡村土路往往不到二尺宽,下雨时候被笨重的水牛蹄子踩出许多又深又大的蹄印,随后又被太阳晒几天,泥巴干透后蹄印牢牢嵌在路面上,把一条泥路弄得坎坷不平。除了笨重的水牛蹄子踩出的蹄印,土路上另一种则是叽咕车木轮上铁圈的压痕。李劼人曾在《天魔舞》中写道,“白知时高高地举着一柄大油纸伞,戒慎恐惧地坐在一辆叽咕车上。幸而他人瘦,不算重,不足把那生铁圈子包着的独车轮压在相当软的泥糊里。但是叽咕车的木承轴还是要呻吟,还是要叽里咕噜的;而分开两臂,紧握着车把,努力推着车的老余,仍然显得很吃力,坐在车上的人每一步总听得他像牛样的喘。”

叽咕车不如黄包车和轿子舒服,如果土路不平或碎石很多,则坐着更加难受,但由于旧时四川的土路大都很狭窄,所以便捷而省力的叽咕车一起广为使用,历千年不衰。在过去青羊宫花会和劝业会盛行时期,鸡公车更与黄包车、营运轿子、客运马车组成了晚清客运交通的“清明上河图”。

智勇绝伦:功开西蜀人谁识

庞统字士元,湖北襄阳人,因避乱寓居江东,鲁肃荐之于周瑜。赤壁之战中,巧献连环计,游说曹操将水军战船用铁索连在一起,致使孙刘联军火烧赤壁,初步奠定三国鼎立的局面。没有庞统的连环计,孙刘联军想要以弱胜强,恐是空谈。庞统与孔明齐名,道号凤雏先生。时人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上天眷顾刘备,人中龙凤居然都为刘备所用。可惜36岁的庞统为换马竟然死于乱箭之下。

落凤坡和凤雏先生,二者结合在一起,寓意庞统必遭不测。庞统能掐会算之人,他岂不知。庞统是为了回报刘备的知遇之恩,一心想协助刘备攻下西川成就霸业,故而逆天而行,与刘备换马引来杀身之祸。后人评曰:“明知落凤存先帝,甘让孔明成老臣。”现在看来庞统的早逝对于蜀汉来说也许是件好事。卧龙、凤雏,二人才学相当,暗中较劲,迟早会若出祸端。庞统性情孤傲,岂愿久居孔明之下做副军师?再说孔明也未必容得下庞统,这从魏延在蜀汉后期的遭遇就可略知一二。

沿古驿道右侧拾级而上,庞统祠墓赫然出现在眼前。庞统墓是一个很大的封土,几经毁损,现墓周围为条石砌成,修葺严整,墓前石碑上写着“汉靖侯庞士元之墓”,为康熙年间四川巡抚所立。墓左右为白马亭和胭脂亭,表示庞统和刘备曾在此换马。白马就是传说中的“的卢”。辛弃疾曾有词“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三国故事中的卢马虽不如赤兔马那样声名显赫,但也算得上是一匹名马。因为的卢马曾经背负刘备跳过阔数丈的檀溪,摆脱了后面的追兵,救了他的性命。可惜庞统在落凤坡被乱箭射死后,的卢马也失去了踪迹。

我多次来过庞统祠墓。此前在墓前的阶沿上常坐着两个老道人,一见游客来参观,就会大声地唱起颂歌。他们一边唱歌,一边拍打怀中的四川竹琴。两人嗓音沙哑,语多苍凉,唱的却是庞统的故事:“庞统庞统,你真了不起,刘备请你当军师,行兵布阵所向无敌,势如破竹攻城池,杀掉了刘璋王的两员名将,攻占了杨怀、高沛所管的城池,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好似天兵天将无人敢敌。分割地盘,三分之一,全是庞统孔明献的计……”。两老道鹤发童颜,白髯飘舞,身披黑色道袍,颇有仙风道骨。

四川竹琴又称为道琴,以竹筒鼓、简板和碰铃伴奏演唱,唱腔优美。竹琴以散文解说,韵文歌唱。以第一人称代言体为主,第三人称叙述体为辅。说唱人物和故事,写人状物,抒情绘景,夹叙夹议,生动灵活。常见的演出形式是一人坐唱。演唱者时而摹拟角色,以不同的声腔、口吻、情绪来表现不同人物的神态举止及其内心活动;时而又以演唱者的身份,交待情节发展的脉络,描写客观环境,并品评书词中的人物和事件,表露出演唱者的思想倾向与爱憎感情。这样的民间说唱我还是第一次听到,顿觉耳目一新。庞统墓是寂寞的,而两老道的说唱却一下子打破了这里的静谧,让人似乎回到了三国岁月之中。

庞统祠在古驿道的尽头,主体结构分为门厅、二师殿、栖凤殿和墓园四大部份。祠主体为石木结构,建筑风格独特,在四川古建筑中堪称一绝;庞统祠的门厅有着正八字仪墙、悬山式屋面、三道半圆石拱门,古朴典雅、庄严肃穆如将军府邸。进入门厅,院中有两株身披青苔的千年古柏,一株树冠如龙,一株树冠似凤,它们分别象征卧龙孔明和凤雏士元。传说是张飞所植,有“张飞柏”之称,其形又有“龙凤二师柏”之雅称。有名人坟茔的地方必有古柏,庞统祠墓亦如此。白马关内一两百年的参天柏木比比皆是,可惜庞统祠墓的两株龙凤柏近年来先后枯死,如若不是用钢管支撑着估计古柏早已倒下,但失去枝叶的古柏虬枝苍劲,象征着顽强的生命力,颇有新疆胡杨之气势。

鹿头山何其有幸,一位杰出的三国名士长眠在这里,让历代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感怀,那庞统祠内的凤雏碑廊就是明证。虽然在三国风云中庞统只是昙花一现,可是他36岁的生命仍然绽放了灿烂的光芒。

白马关景区内还有张飞庙、尧氏节孝牌坊、挂镜台等景点,古意盎然。挂镜台原位于罗江县城东街城隍庙前,后旧城改造迁建于此,挂镜台寓意“明镜高悬,鉴察过往者之善恶。善者神灵彰之,恶者神灵惩戒之。”乃民间惩恶扬善的美好愿望,果如此国人必会形成敬畏心理,得教化之功。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须发皆白的竹琴艺人,伴着琴声且弹且唱,他们将一段段关于庞统的青册故往娓娓道来,听得多少英雄意气,多少哀思嗟叹,都付一曲弹唱间。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