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04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悦读
2021年04月21日

汞都的前世今生

□ 伍秋明(贵州)

万山汞矿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早已熟悉并铭记在心的地方。很早就知道,在贵州除了六枝之外,还有一个成立得最早的县级特区一一万山特区,前者因煤而得名,后者因汞而闻名。于是,就有了一个由衷的向往:一定要到水银产量居亚洲第三、中国第一并有着“中国汞都”之称的地方去看看。

多少年来,无数次到铜仁,到凤凰等地,每一次都会经过万山,却都因故未能如愿。而我每次都会自我安慰:下次吧,下次再去!

这一次我真的来了,可是,当我走进这方曾经耀眼夺目的天地,已是万物萧条的冬天,所有的一切都没有了一丝生机。原来,我与汞都竟是一场恍如隔世般的邂逅。

万山汞矿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秦、汉时就有人在万山采矿,唐、宋时万山已盛产朱砂、水银。鸦片战争后的1898年,英法帝国主义入侵万山,开设英法水银公司,强买、强租、抢夺万山汞矿,短短十年中掠夺水银700多吨。不仅如此,还故意挑起工人械斗,致使上万人死亡,留下黑硐子“万人坑”作为侵略者的罪证。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上世纪六十年代,万山汞是我国出口的主要物资之一。半个世纪以来,它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资源枯竭,2001年,汞矿被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从此,它所有的辉煌都随着使命的结束而黯然淡去,留下了一座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汞矿遗址。

此时,我只能看到一座人去楼空、毫无生气的“汞都”!

矿山关闭后,这里就被外来的旅游公司投资开发成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千年丹都·朱砂古镇”。而谁都知道,所冠之名再如何响亮与美丽,都是为了旅游的需要。在汞都的两天时间里,从早到晚,我的耳畔一直充斥着反复播放的各种“红歌”,歌声嘹亮,豪情万千,眼前却是一幕幕落寞、孤寂的景象:修葺一新的文化广场难见人影,工业博物馆门庭冷落,一些气派十足的办公大楼书写着醒目的大红标语,却掩饰不住背后的凄凉,可以容纳400人的大礼堂只有我一个人在看老电影《地雷战》。

一种深深的失落感伏击着我,我真的来晚了!

早上起来,就听一个当地人说几天前这里下了一场大雪,地上厚厚的凝冻让人难以行走,这两天才转晴。此时,暖暖的太阳照在已经干枯的树叶上,寒风却阵阵吹来,我裹紧身上的棉衣,一边踏寻每一处“遗址”,一边用心与之进行着寂寥的对话。

走过一栋老式的二层楼房时,楼前那一排低矮的煤棚吸引了我,其中有一个煤棚青烟缭绕。这样的煤棚以及煤棚外面长长的铁丝晾着衣被的场景让我想起了几十年前的生活环境,想起了一些温馨的往事。

汞都,我曾经向往的地方,我没能一睹你生机勃勃、热火朝天的风采,却在这里看到了久违的乡愁。顿时,我满心的失落感如那缕缕青烟一点点散去……

走近那间煤棚,很快,一个看上去很精神的老年女人弓着身子从里面走了出来,原来她正在里面熏腊肉和香肠。

经过摆谈,得知老人叫刘云花,今年76岁,在这里工作生活了几十年,退休前是汞矿医院的职工。刘云花告诉我,她的父母都是汞矿职工,父亲在供电站工作,母亲在坑口选料,后来两个老人都患了病。那些年工资收入低,每个月才15元,母亲因为无钱医治而去世。刘云花的老伴原来是汞矿小车班驾驶员,也去世多年,几个儿女大都在矿山工作。她每月只有两千多元的退休工资,至今仍然住在一套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里,这栋楼本来有三十户人家,如今都搬走了,只有她和女儿住在里面。

如今的汞矿遗址已经被当做“历史文化、矿山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景点来开发,绝大部分的矿职工都搬迁走了。故土难离,不到强行搬出的节骨眼上,很多老汞都人都愿意厮守在这片献了青春献终身的土地上,他们有着刻骨铭心的汞都情结,刘云花就是其中的一位。

望着一处处保留完好的矿山遗址和那个时代的印迹,很难想象那些当年满怀激情来到这里挥洒青春和汗水的大江南北的“移民客”,还有那些生于斯长于斯、汞都发展的见证者们,他们是如何经历了蜕变的阵痛和涅槃的煎熬?

或许,社会的文明进步总要有人作出牺牲。可是,当我面对如画卷般壮丽的悬崖,环视悬崖上那些被当作景点供游人参观的或新或旧的建筑,我的心仍如汞砂般沉重……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