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9年12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要闻
2019年12月10日

巴中恩阳区:一颗“沃柑”铺就富民路

漫山遍野的沃柑树,株株挂满了诱人的果儿,很多枝儿压弯了腰儿;村民们的心儿乐开了花…~冬日里,巴中市恩阳区群乐镇朝阳村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丰收之景引来多家中央和省市媒体前来采访报道。 “我们的沃柑口感好,香味浓郁,不上火,采收期长。提起沃柑产业,朝阳村的村民们均是乐滋滋的。今年,村里沃柑将迎来丰收年。”提起村里的沃柑,朝阳村党支部书记魏兴奎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支撑。近年来,朝阳村在区镇两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推动柑橘产业提质转型,走出了一条助农增收显著的产业发展路。目前,全村种植柑橘近700亩,2017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867元,带动贫困户39户150人顺利脱贫。

打开心门 把传统产业做成优势产业

朝阳村地貌呈“两山夹一沟”,水资源匮乏,种植粮食没有比较优势。但该村种发展水果产业历史悠久,早在上世七八十年代,村里种植的桔子就非常出名,还是巴中罐头厂的重要原料基地。当时,村里很多居民因种水果发了财,率先修起砖瓦房。

然而随着罐头产业衰落、品种的老化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务工,朝阳村的水果产业也走向了低谷。近年来,朝阳村两委围绕村情,积极打开心门重塑辉煌——邀请专家指导、外出考察学习,村里大胆引进重庆柑研所的沃柑新品种,发展起了以温州蜜桔、特早熟蜜桔、沃柑等为核心的柑橘产业;同时还构建起“早中晚”熟的柑橘产业形态。

近几年,针对“传统柑橘价格低,竞争力弱,产能过剩”等实际问题,朝阳村大胆调整柑橘品种,引导发展以“沃柑”为主的晚熟柑橘。高接换种300余亩,形成柑橘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凸显聚集优势。

示范带动 把庭院经济升级园区经济

在贫困地区的乡村推动产业发展可谓压力颇大,如何快速突破?

朝阳村有秘钥:夯实党建,强化党员干部示范带动。该村坚持让党员干部率先种植,率先成为技术能手。村里先后组建3个柑橘种植党小组,建成示范园区32个100余亩,培育种植大户28户,带动发展职业果农400余人,占全村农业人口的46%。同时,在产业大发展中还发展了魏刚、魏荣诚等四名共产党员。

“我之前在外打工,2013年回到家乡,流转土地20多亩,开始种植柑橘。”朝阳村村民魏刚说,一亩地70株沃柑果树,30多元一斤,一亩地能有上万元收入。

据魏兴奎介绍,朝阳村鼓励农户依托房前屋后边坡台地建设“庭院经济”,共建成沃柑庭园257个,实现全村处处是果园。同时,通过“农户自种、回引资本下乡、能人回乡创业”相结合的办法,形成“大园区”格局。发展标准化母本园100亩、核心产业区700亩。带动文笔、坳盘等村连片种植沃柑1500亩,实现年产值200万元。

创优环境 把政府引导变成群众主动

大力推动基础设施提升。建成产业环线路4.5公里、产业便道3公里,新整理土地350亩,新建30万吨冻库1座,整治维修山坪塘4口。 大力打造品牌。争创地域品牌,注册“恩阳·朝阳”牌沃柑商标,采取“种植户+合作社+支部”的办法,抱团应对市场,组成产销联合体。强化产业引领。该村通过制定《朝阳村庭院经济种植柑橘鼓励办法》、与举家外出户签订“托管”协议、鼓励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等办法,充分激发了种植农户和经营主体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产业发展环境好了,归燕越来越多。目前全村共有150余人在外务工人员返乡种植沃柑,每年新发展优质沃柑50余亩,直接创造就业岗位200余个。

朝阳村产业的崛起,仅是恩阳特色农业产业大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在恩阳村村都有当家产业,多个村特色农业产业产值超百万元。

今年来,恩阳全区特色农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品牌影响力有效提升,当前目标任务已全面完成。截至目前,在生态养殖方面,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的103%以上;在道地药材方面,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的107.34%;在芦笋产业方面,已栽植3500余亩,建高产示范基地17处200亩、核心示范园30个,推广无雨恒温垄肥技术,建芦笋大棚1300余亩;在特色水果方面,新植不知火、沃柑等水果5000亩,完成低产柑桔品种改良示范基地和标准化改良4000亩。 下一步,恩阳将坚持以“标准生产、规模发展,主体培育、加工升级,业态融合、品牌打造”为核,奋力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

 李红 杨长春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何菊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