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9年10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综合新闻
2019年10月15日

乡村振兴路上 米易步履铿锵

彝家儿女的欢歌、傈僳同胞的笑语、颛顼龙洞的鬼斧神工、白坡山的雄奇壮丽,龙华村的枇杷甜、禹王宫的葡萄香,还有普威镇的千亩油菜花金晃晃……米易的山水人文,尽显别样风情,乡村振兴的“画笔”,在田园屋舍间描绘着高质量发展的大美“画卷”。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米易县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关于“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决策部署,对照县委工作方案,紧扣“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因地制宜各出奇招,12个乡镇在全面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踏出一个又一个贴着米易标签的坚实步伐。

凝心聚力  主题教育为振兴“加油”

“我们这次来主要是跟你摆龙门阵,您是老党员,想听您说说以前的光辉历史,我们也想跟您汇报一下现在的伟大成就。”近日,攀莲镇南厂村党总支书记罗德友带着几位年轻党员,走进了92岁老党员孙仲达家,通过“摆龙门阵”的方式宣讲主题教育。

几乎就在同一时间,青皮村党总支书记刘长彬收到一条特殊的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是攀莲镇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安排部署。

入户宣讲是攀莲镇在组织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专门为部分身体不便的党员和老干部提供的贴心服务,而微信推送这种新型方式则为主题教育的全面覆盖添砖加瓦。

国庆节前一天,普威镇党政领导班子、贫困村第一书记、镇属各党支部书记参与了一次纪律严格的闭卷考试,试卷内容同样是主题教育相关知识。学什么?怎样学?学会了怎样运用?随着一道道试题的解答,更加清晰的思路和更加坚定的信念在心里油然而生。

“作为一名村干部,不忘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牢记为民谋幸福的使命,通过主题教育更加坚定了我把村子建设得更加美好的信念,带领大家努力发展产业,打造美丽乡村。”普威镇独树村党总支书记王永兰做完试卷,难以抑制内心的豪情,“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这么好,我们就该撸起袖子加油干,为乡村振兴再加一把火。”

白坡彝族乡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汇演中加入“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知识抢答,草场乡杨柳湾社区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湾丘彝族乡从“时代楷模”王继才身上再添继续前行的动力……

不是单一的重复灌输,而是多种形式的学习领悟。

自启动主题教育工作以来,米易县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基层党支部通过读原著悟原理、集中学习研讨、其他方式自学等方式,把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始终。各乡镇上演了一出“八仙过海”的好戏,基层党员普遍开展重温入党誓词、讲述入党故事、熟读党员权利义务和开展“一句话承诺”等活动,将主题教育以各种形式在全体党员的心中、脑中扎下根来,统一的思想和认识为有力的行动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为正发出阵阵轰鸣的乡村振兴“引擎”加足了“油”。

五大振兴  融合发展为乡村“添彩”

补足了前进的动力,找到了前进的风向标,米易的乡村振兴会走出一条什么样的路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米易围绕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倾力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基地”的战略部署,坚持以工业化思维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逐渐形成以安宁河谷稻菜轮作、二半山区特色水果、中高山区优质林果“三大产业带”和早春蔬菜、特色水果、林业产业、优质烤烟、标准化养殖“五大农业基地”的产业格局,走出一条“立体、生态、精品”农业之路。

在位于丙谷镇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内,园区农业主题公园打造、康健惠民土地托管经营、绿怡蔬菜科技示范园建设,改造提升雷窝村、小河村观景平台,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基础设施的夯实与科技元素的加入,为米易县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奠定了基础。

持续筑牢的现代农业基础和工业化带来的产业链延伸,为米易的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温床。

今年8月,“颛顼故里·游学之旅”文旅康体验活动正式启幕。诵国学、挂红榜、骑白马、登龙门……结合白马镇特色小镇建设,米易县深度挖掘传承颛顼文化、“挂榜”文化的深厚内涵,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无独有偶,麻陇彝族乡近年来同样注重民族文化传承,下大力气打造民族文化乡村特色品牌,深入挖掘本地优秀传统彝族文化、尼罗文化等,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进一步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展示乡村文明新气象。

农业为根,文化为魂,生态为先,农文旅产业融合作出来的依然是富民的“文章”。

撒莲镇特色小镇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在保障乡村生态振兴的过程中,让这座历史悠久的小镇焕发了新的生机;新山傈僳族乡扎实的农业基础和独特的傈僳族风情,以及新晋“网红打卡地”东方太阳谷的花海,吸引着省内外不少游客前来游览体验。“到了节假日,每天都能有个十多桌桌客人。”在新山村开餐馆的贺财章说,“就算是平时,每天也能有个几百块钱的收入。”

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石,组织是保障。得石镇围绕户有“能人”、组有“骨干”、村有“土专家”的目标,明确聘请技术服务团队破解技术难题,增强产业专业化;垭口镇推出党支部带头帮助聘请技术专家,结合农民夜校、入户走访、“四好村”创建等工作,将技术培训送到田间地头,在全镇范围分类别分层级开展技术服务,在持续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同时,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周翼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侯云春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