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9年10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19年10月15日

“334”阿吼精准帮扶照亮彝乡脱贫奔康路

——国网凉山供电公司脱贫攻坚工作实践

□ 国网凉山供电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王戈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的任务。在凉山州脱贫攻坚主战场中,国网凉山供电公司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自觉扛起时代担当,践行央企责任,奔着问题去,向着困难攻,积极探索彝区精准发展新路径。公司以对口帮扶的喜德县阿吼村为实践,提出了以“科学+绿色+可持续”扶贫理念、“支部共建、产业共进、文明共创”扶贫举措和“公司+合作社+农户+电商”帮扶机制的“334”阿吼精准帮扶模式,有力带动了贫困村脱贫致富奔康,走出了打赢凉山脱贫攻坚战的国网范本。“334”阿吼精准帮扶模式被国务院国资委列为全国企业精准扶贫典型案例,其帮扶工作《在最难处发力》入选国务院扶贫办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案例研究蓝皮书。

一、背景

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集区,面积6.0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29.94万,其中彝族群众占53.62%。凉山州也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集中连片贫困区域达4.61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8.9%,全州贫困面广、量大、程度深。凉山州脱贫攻坚工作面临“两高、一差、四难”的特殊难度,“两高”即贫困人口占比高、贫困发生率高,至今仍有贫困人口31.7万,贫困发生率超过50%的深度贫困村有396个;“一差”即住房生活条件差,不少贫困群众仍居住在茅草房、石板屋,处于“土豆、荞馍、酸菜”的低水平温饱状态;“四难”即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思想观念落后、社会问题突出。打赢凉山脱贫攻坚战,对全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至关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凉山的发展,2018年春节前夕,总书记亲赴大凉山脱贫攻坚最前沿,深入彝族老乡家中,看实情、问冷暖、拉家常、听心声,并作出了“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要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彝区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等重要工作指示。作为地处深度贫困地区的央企,国网凉山供电公司积极发挥表率作用,主动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公司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在全州承担了涉及10个县19个贫困村的帮扶任务,贫困人口1208户5647人,累计派驻38名干部驻村开展帮扶工作。公司积极探索彝区高寒高海拔地区发展路径,创新实施“334”阿吼精准帮扶模式,走出了一条央企参与脱贫攻坚的精准帮扶之路。

二、“334”阿吼精准帮扶模式的具体做法

阿吼村是凉山州喜德县一个高寒高海拔彝族聚居村,距喜德县城约17公里,辖区面积22.38平方公里,海拔2500—3200米,辖4个村民小组,村民共有260户94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73户309人。村内土壤贫瘠,村民缺乏劳动技能,文化水平低,因病、因教育致贫问题突出,处于“土豆填肚子、养鸡换盐巴”的生活状态,2015年全村年人均纯收入仅1500元。

公司按照“扶贫是起步、小康要迈步、致富不停步、文明大进步”的帮扶思路,以“334”阿吼精准帮扶模式为统领,着力补短板、强弱项、破瓶颈、攻堡垒,做到产业扶贫与精神文化扶贫同步推进、共振发力,帮扶成效显著。

(一)精准规划,三个理念夯实发展根基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精准规划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公司牢固树立“科学+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探索高寒高海拔山区产业发展,抢抓发展机遇,因地制宜推进产业扶贫,提升贫困村脱贫致富和持续奔康能力。

根植科学发展理念。达成科学发展共识。建立常态沟通联系机制,多次与政府进行座谈,及时沟通解决遇到的各种难点问题,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帮扶合力,达成“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电力助推”发展共识。科学规划产业项目。成立丽火现代农业公司,精准对接产业发展,多次邀请农业专家进村考察,化验分析阿吼村土质、水质及气候环境因素,科学论证扶贫产业项目,全面分析扶贫产业市场状况,打出科学兴农、科学扶贫“组合拳”。科学制定产品标准。协同合作社制定发布统一的农产品生产规范、标准,完善质量管控体系,提升农产品品质,打造生态无公害农产品。

扶植绿色产业品牌。选优绿色发展项目。率先在凉山州高寒高海拔山区开展百合、川贝母种植,打造70亩百合示范产业园和15亩川贝母种植基地。预计2020年产业园区将达到百合100亩、川贝母50亩的种植规模。挖掘野生资源,推进产业升级,率先在全州种植和开发野生青刺果。做实绿色过程把控。建立智慧农业可视化系统,确保有机灌溉和生态培育,以数字化、可视化现代农业追溯体系全程把控产品质量关,保证产品原生态、无污染,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区,塑造“丽火”绿色农业品牌。育强绿色产品输出。重视农产品精深加工,坚持产品好中选优,形成“阿吼甜百合”“青刺果”系列产品、“贝母微粉”“土豆酒”等增值绿色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电商、媒体铺开宣传面,打好“丽火”绿色牌,促使产品“走出去、走得远”。

培植持续发展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开展种养殖知识培训,提升村民脱贫技能。开展多期种养殖劳动竞赛,培养致富能手,激发村民脱贫致富信心。创新发展机制。公司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指导成立阿吼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健全法人治理,规范合作社管理,实现持续经营和分红,确保贫困户收益可持续。突出品牌营销。塑造“丽火”绿色农特产品品牌,突出凉山地域特色,设计出带有民族元素的产品外包装,形成品牌经营,提升“丽火”品牌影响力和良好社会口碑。

(二)旗帜引领,三共举措提升发展合力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人心齐,泰山移,公司大力实施“支部共建、产业共进、文明共创”扶贫举措,加大帮扶力度,与贫困群众一块苦、一块干,持续加大移风易俗和产业帮扶力度,在彝区传递“光明的火种”,点燃“希望的火把”,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以支部共建凝聚力,建设旗帜领航坚强堡垒。公司积极搭好脱贫攻坚“四座桥”,四桥连心,携手发展。夯实组织“阵地桥”。完善和拓展阿吼村党支部功能,定期组织开展党建月会,规范支部“三会一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旗帜领航”作用。常态化开展廉洁教育,邀请廉政专家进村授课,筑牢廉洁防线,做到阳光扶贫、廉洁扶贫。搭好服务“连心桥”。确定“公司领导定户、基层党组织包片、党员干部包人”三级结对帮扶模式,张贴公示主动亮明身份,落实责任,及时化解脱贫攻坚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切实为贫困户解难题、办实事、办好事。公司每位负责人结对帮扶一户贫困户,5个结对共建党支部分别帮扶3至4户贫困户,党员干部结对帮扶阿吼村五保户、残疾村民、特殊儿童等。巩固电力“发展桥”。发挥专业优势,对阿吼村农网进行升级改造,户均容量由改造前的1.17千伏安增长到3.16千伏安,电压合格率由76.5%提升到99.89%,月用电量由2013年15千瓦时增长到2019年90千瓦时,保障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用电需求。建强致富“小康桥”。建强脱贫攻坚组织核心,设立共产党员服务队党支部,将驻村第一书记纳入共产党员服务队党支部管理,主动融入脱贫攻坚主战场,3年来,共组织140余名党员深入阿吼村开展结对共建帮扶活动15次,现场解决用电难题46个。加强对阿吼村党支部指导,提升支部凝聚力和党员战斗力,将其打造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

以产业共进发展力,打造富民兴村优势项目。做实扶贫产业。因地制宜开展百合、川贝、青刺果等种植项目以及山羊、土鸡、跑山猪等养殖项目,打造279亩国家电网扶贫示范产业园。以合作社带动,政企联动打造800亩雪桃基地,建设产村相融生态产业园,形成多元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规范管理运作。指导合作社建立《合作社章程》《村两委议事规则》《财务管理办法》等制度和资产代管机制,创新性的引入理事会、监事会等执行和监管机构,规范合作社管理,社员从成立之初的54户增加到141户,覆盖了村内常住户的97%。壮大集体经济。积极融入电商环境,加大扶贫产业的种植养殖管理,强化产销相融模式,力保“百合”“青刺果”等扶贫产品有产量、有质量、有销量。2019年合作社实现首次盈利,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分别领到1450元和810元分红,阿吼村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发展转变,率先走出了“三区三州”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步。

以文明共创引领力,激发贫困群众致富信心。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公司从改变居住方式、生活习俗入手,依靠一点一滴的积累,用共产党人的“初心”照亮了贫困群众致富奔康的“信心”。弘扬文明新风。以“四好家庭”创建为契机,通过“光亮宝宝”“文明大课堂”等活动,倡导文明生活理念。推广村民积分制,建设国网爱心超市,以积分兑换奖励。开展文明新风奖评比,引导村民养成文明习惯,形成文明风气,推进物质、精神、形象同步脱贫。组织开展5期文明新风系列活动,通过劳动竞赛、厨艺培训、文明习惯、浓情端午等志愿服务活动,培育文明村风、淳朴民风。打造实践基地。建设阿吼乡村振兴培训学校,打造村委会“理论教学点”和产业基地“现场培育点”,为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吸引多方共建党员责任林、团员志愿林、青年爱心林,形成生态文明的发展合力。丰富文化生活。开通“阿吼之声”广播站,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播放红色歌曲,引导村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开展新婚夫妻婚纱拍摄、火把节歌舞晚会等活动。坚持每年为帮扶对象办1件好事实事、对结对群众进行1次捐赠、开展1次普法教育活动、开展1次慰问活动。3年来,公司共组织青年志愿者156人次赴阿吼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三)合作共赢,四方协作振兴发展力量

凉山州的贫困村底子薄、基础弱,公司勇担历史使命,探索构建“公司+合作社+农户+电商”帮扶机制,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扶贫工作抓紧做实,做到救民之急、解民之难、化民之忧。通过土地流转、产业基地务工、合作社分红、农特产品销售四重保障,实现阿吼村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三年间累计发放务工费50余万元,合作社实现分红15万元。加大产品研销。发挥丽火公司作用,畅通扶贫农特产品种植、研发、销售产业链,设立80平方米扶贫产品展厅,建立“丽火助农”国网商城店、淘宝店,线上线下销售齐头并进。策划开展“消费扶贫推介会”“阿交会”“年货促销”等活动,实现70余万元销售额,有效带动村民脱贫增收。培育振兴后劲。以合作社为实践平台,将合作社成员培养成懂技术、会经营的致富能手,实现贫困户自主脱贫的同时,起到“发展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紧跟电商大潮,鼓励、帮助贫困户学习掌握互联网新技术,参与丽火公司经营管理和产品销售,为乡村振兴发展储备力量。巩固发展机制。做大做强专业合作社,利用丽火平台加大对合作社的指导,确保合作社自主良好运转。全面推广“334”阿吼精准帮扶模式,指导19个对口帮扶村成立专业合作社24个。

三、帮扶成效及展望

在“334”阿吼精准帮扶模式的引领下,阿吼村于2017年实现整村退贫,2018年贫困户人均收入达7180元,2019年预计人均收入8800元,2020年预计人均收入突破10000元。公司对口帮扶的涉及10个县19个贫困村已有16个实现脱贫摘帽,945户4374人实现稳定脱贫,剩余3个村计划在2019年完成脱贫摘帽。

“334”阿吼精准帮扶模式获得广泛赞誉。四川省安全住房现场会、凉山州产业扶贫现场会均“落户”阿吼村。公司获2018年“推动中国”影响力品牌展示扶贫贡献优胜奖,阿吼村获2018年四川省“文化扶贫示范村”荣誉称号。阿吼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小兵分别获得中国民生发展论坛2017年度精准扶贫带头人、2018年度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2018年四川省优秀第一书记、2019年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凉山州十佳综合帮扶队员、2019年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阿吼村扶贫工作也获得各级媒体关注。三年间,公司扶贫成绩累计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各级媒体刊发稿件72余篇。2018年10月5日,中央电视台13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阿吼村的脱贫路》为题播出了公司对口帮扶的阿吼村精准扶贫新闻。2019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大凉山调研一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决胜贫困——来自扶贫一线的报道》现场直播了阿吼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分红,有力展现了公司精准扶贫所取得的成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19年7月29日,在中央电视台《壮丽七十年 奋进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四川篇》中,报道组再次走进阿吼村国家电网扶贫产业示范园中,直播贝母丰收场景,全方位展示了公司帮扶成效。

未来,公司将坚持守好初心不忘本,担好使命做先锋,围绕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全面推广“334”阿吼精准帮扶模式。公司将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信念,全力做好扶贫工作“下半篇”文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以务实担当之举,践为民谋福之诺,将19个对口帮扶村建设成为“乡风好、村庄美、产业兴、管理精、村民富”的魅力乡村,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发展中展现央企担当、贡献国网力量。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