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9年08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要闻
2019年08月19日

阿来新作《云中记》研讨会在成都召开

四川经济日报讯(记者 杜静)8月16日,由四川省作家协会和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阿来《云中记》作品研讨会在成都举行。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侯志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向宝云出席会议并致辞。作家罗伟章、蒋蓝、卢一萍,评论家苏宁、陈思广、艾莲、白浩等专家学者围绕阿来新作《云中记》展开深入讨论。

据了解,《云中记》是阿来酝酿了十年,专门为“5·12”汶川特大地震写的一部小说。在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日那天,想起那些在灾难中逝去的生命,阿来满含热泪,怀揣着对时间和文字的敬畏,开始了小说的书写。小说讲述了一个在地震后消失的藏族村落云中村,在政府的帮助下整体搬迁到了一处平原。村中的祭师阿巴内心却难以安宁,他总是怀念着那些死去的人,于是他返回村落,用自己的方式焚香起舞,安抚亡灵。

研讨会上,作家、评论家们从思想价值到艺术特色等多个方面发表了对作品的独到见解。评论家苏宁表示,《云中记》是阿来藏区乡村三部曲,即《尘埃落定》《机村记事》《云中记》几部长篇中最少民间故事、传奇,写得最实的一部,是来自这个川西北高原大裂带的底层深处,扎得很深。学者陈思广认为,阿来的长篇力作《云中记》是一部放射出人性温暖的光芒的颂歌,一部以生命、人性与神祗的名义尊重并敬畏生命与魂灵的人性史诗。

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明泉从《云中记》的书写风格中,提出了“神性写实主义”概念。他还认为,阿来《云中记》表达了人类如何看待灾难的生命方式和美学态度,把灾难书写推向了灵魂寄托和生命哲学的境界。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