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一绝:营山何氏宫廷扇
□ 贾登荣
今年五月,正是成都阳光明媚,鲜花盛开的时候,位于光华大道旁的非遗公园里,来自五湖四海的能工巧匠正在这里上演一幕幕精彩的非遗盛宴。在竹编馆里一位精神矍铄的花甲老人,正在专心致志的编织着自己的竹编工艺扇。他手中那玲珑剔透、薄如蝉翼、细如发丝的扇面,一下子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老人名叫何启荣,来自南充市营山县。在当地他可是大名鼎鼎的竹编大师,他的竹编“宫廷扇”被誉为“川北一绝”,得到海内外行家的推崇,其中的“女娲补天”“跨虎入山”和“麻姑献寿”分别在“南充旅游博览会”等节会展览评比中荣获金奖。他的不少竹编扇被国内外多地的客商收藏。“何氏宫廷扇”已跻身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
何启荣对女儿进行竹艺指导传承
何氏宫庭扇
刻苦钻研
“何氏宫廷扇”悄然问世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何启荣出生于营山县朗池镇天平村。在他家的周围,到处生长着茂密苍翠的竹子,一年四季,整个村子就是一座绿色的竹海,到处散发着竹子特有的幽香。竹子,不仅让乡村拥有美丽的风景,竹子还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想象。竹制品,就是其中之一。背篼、菜篮、箩筐、扇子等日常用品在乡间十分盛行。一到农闲或者雨天,家家户户的老人都会动手编织竹器,一则满足了自家需求,二则可挑到集市上出售,挣点零用钱。
环境决定人的爱好。何启荣在竹海中成长,成天与竹器打交道,几岁时便学会了用竹条编织背篓、扇子等竹器。尤其是在他父亲去世后,家里一贫如洗的情况下,何启荣一边坚持读书,一边干农活,还利用空闲时间编织竹器,贴补家用,顽强地支撑着家庭的生存。
何启荣在长期的竹器制作过程中,慢慢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不同色泽的篾丝对光线有着不同的反射效果,而且放置的位置不同,便会有不同的视觉感受。这让他脑洞大开,从而萌发了编织工艺竹扇的想法。
他是个爱动脑筋的人。开始认真研究传统的竹编工艺,并结合传统的刺绣工艺,思考如何把二者结合起来,用竹丝创造丝绸的效果,给扇子赋予更多的艺术价值。不过一连几个月的努力,效果似乎并不明显。
年轻人是有闯劲的。上世纪70年代初,20出头的何启荣听说了外地的精致的竹工艺品后,于是决定走出村子,到更广阔的天地去拜师学习。他背着干粮,自费前往自贡、眉山等地学艺。然而历史上长期形成的行规陋习,让他在许多地方吃了“闭门羹”,那些身怀绝技的工匠们,根本瞧不起这个土头土脑的年轻人,更别说给他传授一些独家秘笈。
何启荣并没有气馁。他知道那些工匠们的保守也是有道理的。因为那是他们安身立命的资本,如果一旦扩散,他们就会丢掉饭碗。他慢慢地发现,那些工匠们的绝技其实也是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所谓技无百日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回到营山后,何启荣把突破工艺扇子的坐标放在两个关键词上:“精细”“逼真”。他把这两条作为自己竹编作品追求的目标,不达目的不罢休。
要知道上世纪70年代初期,农村还没有实行改革开放,村里的人必须得天天到生产队参加集体劳动,不能躲在家里搞竹编。这样,他只有白天与其他人一样参加劳动,晚上的时间才能钻研竹编工艺。那时农村没有通电,没有电灯,他就用镜子将煤油灯的灯光反射到自己手上来增加亮度,在细如头发的竹丝上描绘憧憬中的梦想。
何启荣为了自己的追求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冬天,气温逼近零摄氏度,长久的坐在那里编织,脚冻僵了,这无疑会影响心境,自然也会影响作品的质量。他就想出个笨办法:把棉絮捆在自己双脚上,增加温度,保证自己心无旁骛地创作;而夏天嗡嗡的蚊虫不断袭击,也会影响创作,他又想出新的办法:用床单缠绕双臂、双脚……
经过一年多的摸索,1973年,何启荣编织出了平生第一把工艺扇。这把如头发般细的竹丝编织的扇面,上面有“熊猫戏竹”的图案。画面上,胖胖的大熊猫悠然自得地赏玩着美食,惬意而满足,逼真的程度令人叫绝。“熊猫”扇问世后,经人鉴定,何启荣制作的扇子可以与古代皇宫中御用工匠编织的扇子比美,于是,他的扇子也有了“何氏宫廷扇” 的美誉。这把具有较高工艺水准和艺术价值的扇子,很快被外贸部门收购,作为这把扇子的创作者,何启荣还受到了原南充地区外贸局的奖励。
初试获得成功之后,更加坚定了何启荣对竹编工艺的追求。他在查阅大量图片资料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竹扇的造型、用料、图案,然后进行大胆的创新,紧接着第二把工艺扇“喜鹊闹梅”问世了,同年12月,又编织出第三把工艺扇——“孔雀开屏”。这两把扇子,也全部由原南充地区外贸局订购。三把工艺竹编扇,奠定了何启荣在“江湖”上的地位。从此,“何氏宫廷扇,川北一绝”的说法,开始在营山流传开来。
面对小试成功,何启荣知道,中国竹子文化源远流长,竹工艺品大师更是繁星闪烁,自己只不过才在这条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没有丝毫理由骄傲与满足。他把更多的功夫用到潜心于宫廷宝扇的造型、用料、图案的研究上。一方面,他查找大师古代妇女饰物的图片资料来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另一方面,他经常前往外地,向名师、大家请教,开阔自己的视野。他还自费到甘肃鸣沙山、千佛岩、敦煌石窟临摹“飞天”图像,对如何在扇面上构建古代人物形象有了自己全新的体会与思考。
成功总是属于不断进取的人。两年后的1975年,何启荣编织的“天女散花”工艺扇问世;1976年,他编织的“飞鹤仕女”工艺扇问世。这两把扇子其艺术水准较以前的扇子有了大的提高,其中“飞鹤仕女”被选送省上展出,接着又飞往北京参展,无论是省上的展览还是北京的展览,“飞鹤仕女”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北京展览没有结束,这把“飞鹤仕女”扇子就被有关部门以80元收购了。对于今天的人来说80元钱并不多,但在上世纪70年代,工人平均月工资只有20多元,而农民一年集体劳动的纯收入有时还不到80元!这一对比就知道,这是一笔不小的钱,所以在何启荣的家乡营山县引起强烈轰动。后来,这件“盛事”还被写进《营山县志》。
在他创作的“何氏宫廷扇”中有一把名叫《吴彩鸾跨虎入山》的作品。这是何启荣耗时八个月,用三千五百条细如发丝的竹丝精心编织而成的,扇面薄如蝉翼,雪白透明,手感如丝如绸,正面看时,画面荡然无存,而当扇面与光线成30度角时,吴彩鸾跨虎入山的图像则跃然眼前,样貌和头发清晰可见,生动地再现了唐朝吴彩鸾降服老虎的生动情景,整个画面动中有静,静中求动,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这把扇子荣获了“百年经典作品”金奖,并被国家收藏。
从何启荣编织的第一把“何氏宫廷扇”问世到现在,在40多年的时间里,何启荣利用业余时间,编织出的工艺精湛的竹扇,有100多件销往了海外。何氏宫廷扇,成为营山县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和非遗产品,吸引着社会关注的目光。
自成一格
精益求精创卓越
“何氏宫廷扇”在众多的竹编工艺扇中能够脱颖而出,自成一格,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其中到底蕴藏着什么秘密呢?笔者在与何启荣的交谈中,在观摩何启荣的制作过程中发现,是他锲而不舍的追求,是千锤百炼的打磨,从而成就了“何氏宫廷扇”!
严谨的工艺流程,是保证“何氏宫廷扇”品质的关键。制作一把何氏工艺扇,其工艺流程极为复杂。在何启荣的工作室里,我们看到他一笔一划写下的这些工序:备料、编织、装配。别看工艺流程就这么简简单单几个字,其实中间包含着丰富且繁琐的步骤。真正操作起来需要漫长的时间:从备料选材到一把扇子的诞生,一般要大半年时间才能完成。
何启荣十分重视画稿的设计。他不像其他匠人随心所欲在扇子上编织图案,而是在编织之前,还要先在纸上一笔一画描绘出这把扇子要编织的画稿图案来,再按照画稿图案进行编织。为了让自己编织的扇面上的图案达到栩栩如生的逼真效果,没有专门学过美术的他,从书店买回若干美术作品,进行临摹,掌握基本的技巧,同时,还前往敦煌等地,观看洞窟中的壁画,掌握古代仕女图的特征,以求在自己的扇子中得到完美的呈现。
一把竹编工艺扇的编织过程,实际是考验一个人耐力、毅力、恒心和决心的过程。用细如发丝的竹丝编织一把扇子,需要好几个月时间。如果没有定力,是难以忍受这种枯燥而繁琐的程序的。为了完成一把扇子,何启荣常常把自己关在一间屋子里,不准任何人打扰,除了上厕所之外,连吃饭也是由家人端到屋子里吃,保证自己全神贯注地投入艺术创作,保证作品的品质。
最重要的是何启荣是一个追求卓越的人。他在编织每一把扇子时,都要做到反复斟酌,精益求精。有时,发现一根竹丝有瑕疵,他会马上停下来,拆掉这不合格的竹丝,重新编织。在何启荣成名以后,上门订制扇子的人络绎不绝。但他不为名所诱,不为利所动,照常按照自己的节奏,精挑细选,一丝不苟地创作。有人劝他说,何老师,你何必那么认真,加快点进度,多编几把扇子,多卖点钱吧!何启荣总是淡淡一笑地回答说,钱是挣不完的,但如果为钱毁了“何氏宫廷扇”的名声,我是绝对不会干的!一次,他在一把即将完工的“何氏宫廷扇”扇面上,发现图案上下比例有细微的差别。外行人看是察觉不出的,但他果断决定拆掉这把扇子,重新编织。人们劝他说,这点毛病有几个人能够看出,你这样何苦呢?何启荣回答道:我要做一个有良心的匠人,决不把有瑕疵的东西流传出去!正是凭着这样的工匠精神、良心态度,才让“何氏宫廷扇”自成一格,卓然超群。
女承父志
接力传承走新路
这些年,随着何启荣年龄的增长,隐忧渐渐出现在他的眉头上。在不少场合他都表达出对“何氏宫廷扇”编织技艺失传的担心。
新世纪以后,随着国家财力的增长,开始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营山县文化部门也从资金、舆论等方面给予了支持,希望“何氏宫廷扇”能够在川北大地上发扬光大。不过由于“何氏宫廷扇”编织技艺难度大、编织周期长等原因,好多慕名上门学习的人,都是或敬而远之,或半途而废,传承的工作并没有取得多少成效。
何启荣的女儿何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从高校毕业后在家乡任教的她,这些年在与父亲接触的过程中,渐渐感受到了父亲创立“何氏宫廷扇”的艰辛,同时也认识到传承“何氏宫廷扇”的意义,在帮助父亲整理回忆录的过程中,心中开始涌动起一个愿望:传承父亲“何氏宫廷扇”的编织技艺。但说起来容易,实践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何瑜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她承担的课程与班主任工作十分繁重,加上结婚生子,家庭负担也十分沉重。然而,看到父亲额头不断增加的皱纹,头上不断增加的白发,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发扬钉子精神,千方百计挤出时间,学习编织技艺。她放弃了本身就少得可怜的星期天,向父亲讨教,从选择竹子、划竹条等步骤学起,一步步过渡到编织扇面。经过几年的努力,何瑜已掌握了基础技法,能够独立进行“何氏宫廷扇”的编织了。
就在这时,何瑜的工作发生变动。她调到了远离家乡几百公里外的双流区一所中学。但是,传承“何氏宫廷扇”的决心,并没有因为与父亲距离遥远而动摇,相反,何瑜更加珍惜与父亲相处的时间,抓紧向父亲请教、学习。
今年暑假刚刚开始,她就赶回了老家,专心致志地学习起竹编技艺来。何瑜还表示,除了掌握“何氏宫廷扇”的全部技艺外,还要加以总结,编写成教材,以后利用自己教师的身份,在学生中组织成立“竹编兴趣班”,把“何氏宫廷扇”这一非遗项目推广、普及下去,力争在学生中,涌现出一些“何氏宫廷扇”的传承人来!
我们相信,“何氏宫廷扇”一定会后继有人,何瑜也一定会把父亲的事业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并以自己对新时代、新生活的感悟,走出一条非遗传承发展的新路。
(本版图片由何瑜女士提供)
营山历史人文悠久厚重。图为营山白塔公园(黄金全 轩视界)
咨询热线:电子邮箱:xwb93@126.com 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