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产让历史“活”起来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刘琳 易陟 文/图
现场生产
“您刚才走过庭院,一定被它青砖、青瓦的外观所吸引,这是典型的川西民居特色。而来到序厅,则用明代家具布置出家的感觉。我想告诉您,咱们这个家已经有六百年的历史了。这六百年来酒坊经历了怎样变化?今天的水井坊又是什么模样?让我们一起走进水井坊,去探究它的前世今生……”
早上9:30,水井坊博物馆讲解员小赵开始了一天工作,而这样的讲解,每天有15场。
中国浓香型白酒酿造工艺的一部无字史书、中国白酒行业的 “兵马俑”、中国白酒文化的“活文物”……这座坐落在锦江河畔的博物馆拥有众多头衔,作为博物馆来说,他还很年轻,只有6岁,但其展现的成都水井街酒坊遗产却很悠久,已经历600余年的历史。
明明在市中心,却是出租车师傅都不知道的地方,“大隐隐于市”可能是对博物馆最贴切的形容。
一面是成都著名的酒吧兰桂坊,一面是著名学府成都七中育才中学,存在于其中的水井坊博物馆并不起眼,外墙的镂空青砖和内里栽种的竹林很好地隐蔽了其中的建筑。青砖绿竹,挡住了路人好奇的目光,却遮不住袅绕而出的酒香。
博物馆门口悬挂的古时酒坊幌子、沿着砖墙雕刻的制酒浮雕,让人仿若看到六百年前的水井街盛景,紧邻古街的高楼大厦和霓虹彩灯又让人回到现实。历史与现实的碰撞,在这座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城市开出了历久弥香的酒花。
成都水井坊博物馆外观
参观酒坊遗址
水井街酒坊遗址窖池群
百年历史重获新生
晾堂、酒窖、灶坑、灰坑、灰沟……博物馆遗址厅原址原貌展示了发掘出土的水井街酒坊遗址,展示了各类遗迹现象以及杯、盘、碗、碟等各类青花瓷质酒具、食具遗物,全面复原了600年前水井街酒坊“前店后坊”的繁荣景象。
今天的水酒坊博物馆共建有酒史厅、遗址厅、技艺厅、品牌厅和世界多元酒文化厅等五个展厅,并以真实的生产场景再现了有600余年历史的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
房梁上运送酒糟的行车轨道、红砖房办公室内老式的木质桌椅、各式生产工具,馆内还保留了20多年前的生产的痕迹。
将时钟拨回到上世纪90年代,这里还是一个普通的生产车间,整个老作坊和遗迹全部沉眠于地下。
1998年8月,公司在对该生产车间进行旧厂房改造时,一位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偶然发现了旧瓷片,随着挖掘的不断进行,这座埋藏于地下的古代酿酒遗迹终于重见天日。发掘出土的晾堂、酒窖、蒸馏设备冷凝器基座等遗迹震惊世人,元、明、清三代的砖石和酿酒遗迹在一个区域内共存,600余年来这里从未间断生产。
历史悠久、保存完好的古代酿酒作坊一经面世,立即在当时的考古界、史学界和白酒界引起轰动,它为研究中国白酒传统酿造工艺的发展历程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材料,丰富了中国传统酒文化的研究内容,被称为中国浓香型白酒酿造工艺的一部无字史书。
2000年,水井坊遗址被认定为“199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被授予“第一坊”的美称。
次年,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06年、2012年、2019年先后三次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07年,由成都博物院拟定的《水井街酒坊遗址保护规划》由国家文物局批准。两年后,包括遗址建筑维修和现场生产作坊重建在内的水井坊博物馆工程建设项目正式启动。
“由于水井街酒坊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遗址上修建博物馆的审批手续格外严格和谨慎,从建筑到展陈,从设计到用料,每一个方案,每一次重要改动都必须报国家文物部门批准。”历经几年建设,2013年7月18日水井坊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并以传统工业遗产和酒文化为展示主题。
与此同时,随着各项研究和保护工作的开展,中科院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在被发掘出土的窖泥中分离出一种呈休眠状态的酿酒微生物菌株,并被命名为“水井坊一号菌”。以该菌种为代表的古糟菌群通过现代先进生物技术与传统古法酿制相结合,被运用到水井坊酒的后续生产中,让历史真正地“活”了起来。
匠心独运再现历史
沿水井街行走,人行道逐渐宽阔,逐渐走入博物馆入口处的小广场。混凝土雨棚和廊柱被一道深灰色砖墙分割,稍不留意就会迷失在一片青石砖墙中,拐角处“水井坊博物馆”几个大字不经意间映入眼帘。
这座以酒闻名的博物馆,还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享誉国内。
匠心,首先就展现在其建筑上。
博物馆外,柔化了建筑边界,以周边民居重叠往复的屋顶为原型,通过变形错动,连续折线的屋顶形成了与周边民居和谐的屋顶景观,融入了其文化街区。
博物馆内,展现了现代建筑与中式风韵的完美结合,屋顶大跨度“狮子口”复原了当时的建筑工艺。“楼道两侧的百叶窗以竹子压制而成,博物馆外观采用川西民居的建筑风格,加之隐秘的入口,具有很强的私密性。”据了解,博物馆每年都要吸引众多建筑相关专业的学生及老师前来参观学习。
“还未进门,我就醉了!”这是前来参观游客的最大感受。
盛满酒糟的老窖池、散逸其中的酒糟香气、穿梭忙碌的酿酒师傅……在博物馆的遗址区和传统工艺展示区内,包括曲酒生产车间、粮食密封发酵场所、明清窖池、古酿酒工具复原等在内的白酒古法生产流水线依然还在运转。
水井坊博物馆,不仅是一座建筑独特的博物馆,它还是一座“活”的博物馆,馆内穿越元、明、清三代的川酒老烧坊至今还作为水井坊的生产车间使用,每年生产的美酒也会统一包装后上市。
2008年6月,国务院正式公布“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展厅内,有一面文化墙尤为醒目,上面详细记载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第一代至第九代传承人。
第7代传承人——赖登 ;第8代传承人——林东,2018年,水井坊迎来第9代传承人,钻研酿酒技艺十七载的魏江志被林东正式收为弟子。
“匠心,不仅仅是一种执着的工匠精神,更是一种倾注所有心力于一件事情的过程中,随之衍生的心境。在任何领域,只要长时间保持专注,你会悟出很多东西,这种难以言说的内涵,或许就是许多人穷其一生追求的‘道’。匠心,是我师父传给我最宝贵的财富。”而后,林东也将这种“匠心”传承给了魏江志。
从明清及近现代的福 全与全兴成,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成都酒厂、全兴酒厂,再到当今的水井坊,无数代人的挚着与守望,酿成了浓香四溢的玉液琼浆。
一杯白酒,里面不仅装着百年历史,更是对工业遗产的保存和再利用,历史在这一刻焕发生机,重回人间。
咨询热线:电子邮箱:xwb93@126.com 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