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9年05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悦读
2019年05月17日

种太阳

 □  刘小革(成都)

“聚变人”在“人造太阳”内部进行检修   (王大江   陈荣光  摄)

我喜欢一首儿歌,它叫《种太阳》,它似乎唱出了我们“聚变人”的心声:

 

“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

长大以后能播种太阳。

……

到那个时候世界每一个角落,

都会变得,都会变得,

温暖又明亮。”

 

每当唱起这首歌,我眼前就会出现波涛汹涌的大海在熊熊燃烧,我国“人造太阳”在大海金色烈焰中冉冉升起,那就是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中国“聚变人”种下的未来新能源。

种下“人造太阳”,就种下了美好未来。到了“人造太阳”成熟的那一天,地球上浩瀚的大海将成为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的巨型能源库!因为“人造太阳”能把核聚变反应产生的巨大能量控制起来用于发电,而“人造太阳”的燃料氘和氚就蕴藏于苍茫大海,“人造太阳” 能用一公升海水生产出300公升汽油的能量!而且没有核废料,没有环境污染!

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发达国家就把研制“人造太阳”作为未来新能源的主攻方向。

1955年,在著名核物理学家李正武的提议下,经周恩来总理的批准,我国也开始酝酿种植“人造太阳”。

1965年,在四川乐山大渡河畔一座荒凉的山脊上,出现了一支特殊的部队,他们不穿军装,却有着营连排班的建制。这些“战士”是毕业于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他们要在这西南偏僻地区,建造二机部“585”所(即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种下第一颗中国的“人造太阳”!

那时,他们住的是自己搭建的土坯房,喝的是天然池塘里的水,生活上一切都要亲自动手。就连突破重重阻挠从美国归来的著名核物理学家李正武先生,也要亲手用黄泥和煤粉搓煤球,身背竹背兜步行十多里到乐山城去背回蔬菜大米才能吃上一日三餐。

播种下第一颗“人造太阳”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国第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一号装置的研制,在艰苦中迈出了第一步。在当年与“美帝苏修”交恶的背景下,能找到的参考资料真是少得可怜,只有一张苏联装置的图片和几张草图。

可是,我国“聚变人”没有被困难吓倒,经过刻苦钻研,终于设计出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太阳”装置。可要种下这颗“人造太阳”谈何容易,那是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仅仅需要的各类设备就有9000多台啊。而偏偏又时逢百业萧条,连找寻加工这些设备的工厂都成了一大难题。特别是“人造太阳”的主机,由于制造难度太大,“聚变人”跑遍了大江南北,都没有工厂敢于整体承接,不得不将其分开,由沈阳变压器厂和大连523厂分别加工核心部件。

单说1973年“聚变人”进驻大连523厂研制纵场线圈,一切都得从零开始,甚至使用什么原材料都要反复实验研究。在研制的道路上,冷不丁就会跳出一只拦路虎。怎么办?不能后退,只能向前!“聚变人”顾不上吃饭,顾不上睡觉,和工人师傅一起挽起胳膊昼夜奋战,闯过了一道道难关。

技术难关要过,生活的难关也要过。虽然一日三餐都是窝头和黑面馒头,一个星期只能吃上一顿米饭,一个月只配三两肉、三两食油,但没有一个人叫苦。为了播种“人造太阳”,“聚变人”咬紧牙关也要挺过去。但是,自己吃苦还能挺,看见厂里的工人师傅生活更加清苦,还常跟着加班加点,“聚变人”心里很过意不去,总想给师傅们一些帮助。大家一核计,首都北京的物资供应要丰富一些,给师傅们弄点副食吧。于是,不管谁到北京出差,都要背一些猪肉、油、糖类、奶粉、肥皂等回来分给工人师傅们。北京每个人一次也只能买5块钱的肉,大家就多排几次队去买。当时都是坐火车,为了不让肉在车厢内捂坏,就用绳子把肉拴住挂在车窗户,可又怕肉丢了,夜间就轮换着打一会儿盹。

闯过一道道技术和生活关,一台台设备在“聚变人”手中诞生,到1985年,终于种下了第一颗“人造太阳”—— 中国环流器一号,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蓦然回首,12个春秋已悄然流逝,“聚变人”乌黑的青丝,也染上了白霜。可他们用自己的成功向世界大声宣告:我们中国有了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人造太阳”!

第二颗“人造太阳”绝处逢生

但是,“人造太阳”要达到点火、成为能输出电能的核电站,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前进的道路上要攀登一座又一座科学的高峰。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开始播种第二颗“人造太阳”装置时,又面临数不胜数的技术难关,甚至面临巨大的风险。

最难忘那一年,“聚变人”通过反复实验,终于用厚达30厘米的不锈钢板制成了第二颗“人造太阳”的真空室。可还没来得及享受成功的喜悦,就被当头浇了一盆凉水。原来,这个真空室的导磁率超过了设计技术指标的上限,有可能影响到该装置今后做实验时等离子体的平衡。怎么办?报废吧,不但已投资的数百万元付之东流,而且装置建造进程的规划时间也不允许!

严峻的现实逼迫“聚变人”必须寻求一种两全其美的办法。他们立即抽调骨干力量组成攻关小组,一趟又一趟地奔赴全国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进行多方面调研和论证,一轮又一轮地反复进行实验,终于摸索出了新工艺,使导磁率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注意,是基本达到,而不是完全达到!那么,这个真空室到底敢不敢用呢?这可不是普通工程,是我国第二颗“人造太阳”啊!

“聚变人”知道,在科研道路上,不可能是零风险,但更不能有半点侥幸心理,必须要有科学的依据。攻关小组一次又一次地精确计算,一遍又一遍地仔细讨论每一个细节,最后果断决定:“冒险一搏,但必须把风险降到最低点!”

在工程调试的那一天,装置中央控制室内,每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随着“放电!”一声令下,各种信号灯开始频频闪烁,我国第二颗“人造太阳”——中国环流器新一号,开始了它的脉搏跳动……终于,初始等离子体诞生了。大家情不自禁地欢呼:成功了!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我国第二颗“人造太阳”不仅达到了国际上同类型、同规模装置的先进水平,而且部分实验成果已经走到世界前列,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在国际核聚变研究领域的地位。

但是,“聚变人”不敢停留在已取得的成果上,他们马不停蹄地又开始播种第三颗“人造太阳”。

德国人竖起了大拇指

这时,世界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的艰难探索,已经达成共识:建造“人造太阳”走的是一条超越目前人类各项尖端科学的艰难历程,单凭任何一个国家之国力都不可能实现,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共同攻关。

为此,我国第三颗“人造太阳”引进了德国ASDEX装置的主机。

1995年8月,一支由“聚变人”中的技术骨干组成的小分队到达德国,拆卸ASDEX装置主机部件。

令他们吃惊的是,第一天来到工场,不但没有看到合作方德国人欢迎的笑脸,反而看见一副担架赫然停在大门口。怎么回事呀?这时,德国方面工作人员来了,板着一张冷冰冰的面孔,高昂着骄傲的头指着担架对小分队说:“这个担架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请你们记下急救中心电话。”接着又冷漠地警告:“根据合同规定,从今天开始,拆卸过程中的一切风险都将由你们自己承担!”

德国人傲慢的态度让拆卸小分队感到突兀甚至难堪,但他们并不胆怯。他们说:“我们要把德国人的态度当成安全工作的警钟。我们每天进门就要看看这副担架,让它时时时刻提醒我们不管在任何情况下,绝对不能忘记安全操作,我们绝对不会用到这副担架!”果然,长达半年的拆卸工作,小分队没有发生过一丁点儿设备和人身安全事故。

尽管总体拆卸方案早已制定出来,但面对这个有着上万个零部件,高达十米,总重量达450多吨的庞然大物,具体操作时的难度仍然大大超出预料。

如在拆卸真空室内部件时,施工空间非常狭窄,而且当初德国人为了牢固,在每一颗螺钉上都涂了一种特殊的胶,因此螺钉根本就拧不下来。小分队反复试验,才摸索出了加温拆卸法。但是这个温度很难掌握,温度低了,胶不能软化,温度高了,又会损害部件。所以,每拆一个螺钉都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而且当初德国人安装主机时靠的是机械设备,而他们拆卸时受场地限制只能靠人工,半年下来,一双双握纸笔和敲打计算机的手硬是磨出了厚厚的老茧。在装置现场协调拆卸工作的德国人,看到中国人那么能吃苦备受感动,面容一天天变得和蔼可亲,最后终于带着钦佩的笑容,竖起大拇指连声赞叹:“中国人真是不可思议,中国人真是了不起!”

2002年底,我国第三颗“人造太阳”——中国环流器二号A装置巍峨的雄姿在成都拔地而起。

光阴似箭。又过了17年,今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年轻一代的“聚变人”又亲手种下了第四颗“人造太阳”,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科技超级大国的实力!

难怪不少国外媒体惊呼:这一次,中国又站到了世界技术的顶峰!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一代又一代中国“聚变人”的心血浇灌下,我国“人造太阳”必将一天天走向成熟。

燃烧吧,海洋!燃烧吧,中国“人造太阳”!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