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9年05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人物
2019年05月15日

网上卖火“老丈母”味道 打工仔“变身”总经理

□ 王丽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常坚  文/图

今年40岁的刘冬是青神县青城镇花园社区人,16年前,他还是个名副其实的“打工仔”,在成都卖保险、销售房子,每天为房租、水电和三餐四处奔波。如今,他却“逆袭”成为年销售额1600万元公司的总经理,借助“互联网+”,他将自己创立的“老丈母”品牌香肠腊肉营销到全国。

刘冬正在给网购客户打包腊肉香肠

返乡寻梦  觅得商机

从读大学起,刘冬就一直有个梦想:做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或商人。

2003年大学毕业后,刘冬通过在成都卖保险、销售房子、当股票经纪人等,不断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了解市场需求。三年积累后,怀揣着心中始终不变的创业梦想,他辞去工作回到了家乡青神。

回乡后,刘冬并没有急于创业,而是反复考量市场。“其实青神有很多好东西可以推广,发展潜力巨大。一旦找对路子,就可以利用这些年在成都闯荡的经验干出一番事业。”回乡后的头几年,刘冬一边做着小生意,一边潜心观察市场,并不断读书提升自己。

2009年,与爱人的结缘明晰了刘冬的创业路:爱人的家人在青神县瑞峰镇上经营一个卤菜摊,由于菜品味道好,生意不错。特别是丈母娘做的香肠腊肉更是一绝,但因卤菜摊地处偏僻,销量并不大。“这些东西大城市的人肯定喜欢!”凭着多年在外地摸爬滚打的经验,刘冬认为,如果营销得当,丈母娘做的香肠腊肉肯定大有市场。

找准定位  勇敢创业

2009年,刘冬和爱人拿出积蓄3万元钱,在青神县城郊租了一个200平方米的旧厂房加工香肠腊肉,开始了自己的创业梦。

每天早上6点,刘冬先去市场采购新鲜猪肉,又踩着三轮车将满满一车肉载回加工厂,交给丈母娘加工,这些加工好的香肠腊肉分销给农贸市场摊主。

丈母娘做出的香肠腊肉口味受到消费者一致肯定,刘冬又开始思考发展之路:要想干出名堂就得像那些大公司一样树立自己的品牌,有了品牌才能将生意做大做强。他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这件事情就由你做主,我们全力支持!”

此后,经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刘冬发现,青神当时的香肠腊肉门店都位于农贸市场周边,空间狭小,既没有装修,卫生条件也不好。于是,“不走寻常路”的他向亲戚借了几万块钱,租了一个好地段的门市并认真装修了一番,还取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老丈母”腊肉。

为了让更多人记住“老丈母”腊肉,刘冬还特意设计制作了一条2米多长的腊肉,骑着三轮车,打着“腊肉还是老丈母做得好”的标语,满街巡展,让“老丈母”腊肉在青神县“一炮而红”。

转战电商   终获成功

仅仅在青神出名还不够,刘冬的目标是把“老丈母”推向全国。2010年,刘冬开始进军电商市场。

最初,刘冬觉得电商很简单,就是一台电脑一根网线的事情。但深入实践后他发现,人家的网店生意兴隆,自己的却没什么人光顾……

于是,刘冬又开始调整思路。他将“镇店之宝”——青神史上最长腊肉做成了龙的造型,并取名“青神龙肉”进行宣传,迅速在网上积累了大量的关注度和超高的人气。同时,他还通过参加县里开办的免费电商培训班打开眼界,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网店理念不先进、管理不细化、不会维护老客户等问题,并成为青神较早一批采用OTO模式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电商。

功夫不负有心人。网店销量从0逐渐上升到30斤、100斤、5000斤、50000斤……随着口碑的打造和回头客的口口相传,“老丈母”慢慢有了名气。

2013年,刘冬将原来几百平方米的工厂扩大到5亩,香肠腊肉年产量提升到300多吨;2014年,“老丈母”腊肉通过电子商务和线下实体店的销售,营业额一下子就从2013年的80万元飙升至近千万元;2015年,刘冬拥有了完善的香肠腊肉加工工厂,配备了专业的电子商务运营销售团队,并获得了“眉山市返乡创业明星”称号;2016年“老丈母”香肠腊肉获得了眉山市知名商标;2018年,刘冬的公司获得了青神县十佳电商、优秀民营企业称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