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9年03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非遗
2019年03月04日

诗仙与民俗:江油的太白长寿会

□ 蒋志/文   谭昌永/图

2019年2月20日(农历正月十六日)上午,青莲李白诗歌小镇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由江油市青莲镇政府精心筹办,并由当地企业参与协助,各民间组织、文艺社团、广大群众集体参与的“太白长寿会”大型民俗活动在李白故里江油市青莲镇隆重举行。本次“太白长寿会”是去年恢复举办后成功举办的第二届。此后将每年一届并到时举行。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故乡江油市青莲镇生活了24年。千百年来,李白故里的人民为表达对李白的崇敬之情,修祠堂、塑金身、行祭典、办庙会、讲故事、演戏曲等,积淀成了深厚的李白民俗文化。太白长寿会便是其集中体现,千百年来,从官方到民间,绵延不绝。从祭会到物件,青莲镇的太白长寿会在传承发展上独具特色。

 长寿会的标志性物件——耗时三年恢复精雕而成的太白架

抬太白架进太白祠

长寿会中的祭文颂读场景

从官方到民间的祭祀

江油地方上的官方祭祀,根据清朝同治版《彰明县志》卷十六《祀典志》记载: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五日,是李白的诞辰,由当时的彰明县的地方官主持,带领百姓在彰明县城的太白祠,举行隆重的祭祀李白的典礼,“岁以仲冬望日致祭,主祭官公服诣(太白)祠。祭品:帛一、羊一、豕一、笾四、豆四、尊各一、爵三。行二跪六叩礼。”

其时主祭官要朗读祭文:“先生瑞毓长庚,幕天席地。仙骨性成,相士风尘。再造唐京,宫门骂贼。忠胆如生,放言天末。志洁以清,文光万丈。协被星精,鬼神其泣。风雨攸惊,兹当诞日。式荐粢盛,山高水长,先生之风。”官方祭祀李白的典礼揭开了当时一年一度纪念李白活动的序幕。

民间祭祀亦从农历冬月(十一月)十五日起就开始准备:青莲乡民们要到青莲的太白祠祭祀,在太白殿敬香、放鞭炮。当地袍哥大爷、士绅在太白祠集会,办酒席,商议如何举办本年度的太白长寿会(简称太白会或长寿会),酝酿本年度会首即太白会承办人,那时太白会起主导作用的是青莲的清水袍哥崇德社,准备阶段主要是募集举办太白会的资金,由袍哥推举会首募集资金。

当年的会首须由当年置办过产业者担任。当年凡在乡里买了田,或在青莲场买了街房,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都有“资格”担任会首,具有这种“资格”的大户会在自家门口收到张贴的喜报,上写:“某某,恭贺你为太白会会首。”这种推举虽有一定的强制“摊派”性质,但不能推辞,那时要举办集会亦别无二法,担任会首是一件光大门面的事,也是苦差累活。

会首不止一人,分场上会首和乡下会首。会首要与袍哥大爷就举办长寿会事宜进行协商,须先垫付资金,订做各种彩灯,做好太白会的准备工作,袍哥派管事协助会首,向本场镇各家商铺募集太白会资金;长寿会前期的腊月十六日,将青莲文昌宫中的太白架和木雕文昌像抬到庙前,接受百姓朝拜,设功德箱,收集由民众捐献的资金。这样,募集的资金就可偿还会首垫付的资金。否则一切耗资都由会首自己承担,弄不好会首就血本无归。

进入正月,各种集会便依次展开。正月初一,先是迎春会,也是陇西院的庙会。青莲及其他各地的百姓来到陇西院中朝拜李白。这一天人山人海,各地小商贩和各种小食也在这里营业;狮灯、龙灯都到太白祠、陇西院、粉竹楼朝贺李白,并到青莲场上“巡演”。

正月初二正式出狮灯。青莲狮灯的特点是装白胡须。狮灯从禹王宫(湖广会馆)出发,沿下街向上,最后到粉竹楼(牛王庙)挨户朝贺。其时,有的主家在大门口放一碟盐、一棵青菜、一柄丁耙。其意思是“请灯”二字。狮灯领队人识得此意,便移开这些东西,进入屋内。狮灯进主家堂屋后,要说四言八句的吉利话、祝贺话。如:“新春佳节狮灯来,祝贺主家大发财。自从狮灯耍过后,祝你健康无病痛,祝你好运接连来。”“狮灯披祥云,喜气送进门,今天贺过后,四季都太平。”

有些主家摆阵,要求狮灯破阵,阵又分文阵与武阵:文阵就是猜灯谜,猜中后主家给彩钱(红包)。灯谜如:“又扁又圆又四方,又黑又白又放光。五湖四海都走过,从未到过好地方。”(谜底:膏药)“一点周瑜不良,三义刘备关张。口说中原曹操,十万雄兵难挡,一心杀到西蜀,四面埋伏称强,目前雄兵不让,八千子弟投降。”(谜底:繁写体    );武阵是高难度的杂技表演,如:“观音坐莲台”,主家在方桌上竖一卷起来的晒    ,其顶端放一    箕。狮子要沿晒席卷攀上顶端,坐在    箕上;有的摆阵则属于哑剧表演,如“麒麟送子”、“三娘教子”等等。

正月初九,从火神庙出火龙。火龙用    布作龙身。玩火龙的人上身赤裸,火龙口喷烟火。观火龙者向火龙喷烟花;正月十五日出彩龙。彩龙是袍哥大爷的,用绸缎做成,做工精细。舞龙者身穿长袍马褂,头戴瓜皮帽。大爷舞龙头,老幺舞龙尾。

传统的中断与勃兴

作为江油青莲祭祀和纪念李白,并祈求幸福平安的一年一度的民俗活动——长寿会,传说兴起是在李白入京供奉翰林时,家乡人为他修建了翰林府,李白去世后又在翰林府附近修建了太白祠。既然有祠,必然有祭祀活动,即慢慢形成的太白长寿会。后经多次战乱,太白祠屡次被毁又重建。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重建是清乾隆时期,其时保存下来的陇西院山门重建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在重建太白祠、陇西院之时,也兴起了一次敬颂尊崇李白的祭祀活动。

清乾隆年间社会相对安定,文化昌盛。当时的青莲作为水陆码头是阴平古道上的一个大场镇,甘陕及平武、北川、青川的山货、药材、木材,通过阴平道上的马帮和通口河(湔江,在青莲这一段又称盘江)上的船筏运到青莲,四川以至外省的手工业品、盐等要销往甘陕及川西北山区,也要运经青莲。

湖广填四川的移民高潮中,青莲来了湖南、湖北、广东、福建等外省人,在青莲形成了五大会馆:湖广馆(禹王宫)、陕西馆(武圣宫)、江西(万寿宫)、福建馆(天上宫)、广东馆(南华宫)。这些会馆是外地移民联谊互助之地,也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外地人来到太白故里,和本地人一道崇敬李白。在乾隆这一太平盛世兴盛的太白长寿会,至1950年中断。笔者此前曾访问过当地的何素华老人,她说:“太白会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我一岁多时随大人赶太白会,因为人山人海,拥挤得很,跟大人失散了,后来被九岭的养父收留。七岁时再次赶太白会,终于同亲生父母团聚。”七八十岁的老人如果还健在都会对太白会有印象。

当地除了长寿会还有与其相关的一些庙会活动,如罗汉洞庙会等。罗汉洞又名珠帘洞,在青莲镇东约3里的珠帘村太华山脚下,这里有多处天然岩洞,洞内塑有释迦牟尼、观音及罗汉像;右边石洞长年有泉水从洞顶滴下,水质清澈,甘冽可口。罗汉洞后改名天宝寺。 此外,青莲的李白遗迹如陇西院、太白祠、粉竹楼等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便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改革开放后重建扩建了太白祠、陇西院、粉竹楼等。历史文化和非遗传承在这里交汇发展,特别是近两年来,当地举办的太白长寿会,可视为传统的再次勃兴,且远近闻名。

祭会传承:巡游、彩龙和火龙

太白长寿会,农历正月十六日为正式会期。过去的传统会期是在这一天的上午9时开始第一次祭祀游行,游行队伍从火神庙出发,经陕西会馆、江西馆、名贤祠等处,走遍青莲场镇的大街小巷。在游行队伍两边,由袍哥管事和乡丁维持治安秩序。

游行队伍的最前面是两对牌灯,上书“天下太平”“恭贺新年”“恭喜发财”“国泰民安”等;其次是唢呐队;接着是用纸扎的8台川剧片段造型;吊灯为纸扎4—6串九连灯;纸观音;纸财神(骑虎);纸灵官;纸八仙;纸文昌(骑白马);太白架;川剧锣鼓队;銮架半副,金瓜、钺斧、朝天镫、戟各1个;宫扇2把;洞经音乐队(由当地礼乐会担任,有笛子、洞萧、胡琴等管弦乐器);木雕文昌四人大轿;高台8台(一说16台),每个高台上由2个10岁左右的小孩身穿戏装,扮“太白醉草”“抢伞”“借伞”“钟馗送妹”“送京娘”等川剧剧目;后接采莲船、彩龙、火龙、狮灯、高脚狮子等。整个祭祀游行队伍约一公里长。

祭祀游行队伍经过之处,每家门口摆香案,置香炉、油灯、供盘,走三四个门面游行队伍就会停下来接受人们向太白架、文昌等神像敬香、鸣炮、上油。上午的游行持续约四小时。上午的活动结束以后,参加太白会的全部人马到火神庙里吃斋饭,稍事休息;太白架和木雕文昌像则须抬回文昌宫供奉。

傍晚约7点第二次游行开始,游行队伍与上午不同的是:由小孩组成的8个高台不参加。游行队伍由纸高台、彩灯、龙灯、狮灯组成。晚上的火龙特别活跃,烟花闪耀,鞭炮齐鸣,赤膊的舞龙者在火花中翻腾跳跃。至深夜将各种彩灯焚化(一说将那些纸糊财神等拿到火神庙,以待来年来修补、彩画后继续利用)。

太白长寿会的参加者不仅有青莲的民众,还有青莲周围各场镇和绵阳、安县、彰明、中坝等地赶到青莲来朝拜的民众数万人。绵阳的龙门、青义、石马,安县花    、黄土,江油中坝、彰明、香水等地的龙灯、狮灯也要来参加太白会。

物件传承:太白架、高台和彩灯

参与筹措本次太白长寿会的谭先生向笔者介绍:上世纪五十年代,因“太白架”朽损,“太白长寿会”停办数年。近年青莲建设李白诗歌小镇,经当地斥巨资,耗时三年,按原貌重新制作,使“太白架”这一重要历史文物重现于世。太白架是太白会游行队伍的核心,也是李白文化的集中体现。

太白架是一座四方七层,高约2.5米的木塔,其构造是将木塔放置在木桌上。木桌1米见方,高约80厘米。四脚为象腿,显得稳重有力。两边各有一根抬扛,便于4人抬起。

传统的木塔第一层为太白殿,供奉李白木雕坐像,高约40厘米。李白像前有神案、三脚香炉;二层为三皇殿,供奉天、地、人皇(头顶两角状肉突,赤身肩披连缀的树叶,腰系虎皮裙。应当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三层为佛、道、释三教教主(释迦牟尼、李老君、孔子);四层为玉皇殿,其中有玉皇、太白金星、四大天王、二郎神、哪吒、二十八星宿;五层为太乙殿,供奉太乙真人、六丁六甲、十二生肖;六层为三星殿,供福、禄、寿三星;七层为魁星点斗。另一说法是:第二至六层表现李白生平故事:分别有“赐羹”“醉写”“观瀑”“独酌”等几组木雕。第一层、第七层与游显煜回忆相同。

传统的太白木塔用香樟木或楠木制成。红漆刷金,庄重辉煌,在太阳照射下金光灿烂。木塔雕刻精细。门窗皆可开关,打开门窗后可以清楚看到其中的木雕像。塔上的飞檐翘角、斗拱、柱、枋、梁、檩,一丝不苟。每层塔外有走廊、栏杆。柱上雕刻蟠龙。天花板上有太极图、八卦及蝙蝠、牡丹等吉祥图案。脊上有仙人、神兽。翘角下有风铃。每层塔内有楼梯。上百个木雕像个个栩栩如生。整个太白架犹如细致的木塔建筑模型,表现了民间艺人巧夺天工的精湛工艺。它既是一件精美的木雕工艺品,又凝聚着故里人民对李白的一片深情。

祭会中的高台或称高台戏,将川剧或民间传说的片段定格于高台之上,用4人抬起游行。高台的精妙处是上面的小孩踩在下面的小孩道具上,如“白蛇”踩在“许仙”打的伞上。“李白”的靴子踩在“高力士”的手上。其实是内中用钢筋支撑,用白布拴住上面小孩的腰部,外面穿上戏服,掩蔽钢筋支架的痕迹。每台由四个壮汉抬着,前面有人拿着用红布裹的T形撑杆,在高台停放时,高台上面的小孩可扶住撑杆,暂时休息;旁边有人撑着用绸缎扎成的五彩伞,为高台遮阳挡风雨。

传言上了高台的小孩可以免去灾难病痛,游行后还会得红包。因此青莲的小孩会争着上高台扮戏。过去,青莲的高台在太白会停办后也中止,不过江油青林口的高台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举办,一直延续至今,并已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彩灯则以九连灯最为突出。九个灯串为一组。题材有青狮、白象、飞鸟、鱼虾、花卉、水果、蔬菜等。灯的组成含有祈福的寓意。如鱼、荷花、莲藕,含“连年有余”之意。这些高台和彩灯扎得栩栩如生,如“太白醉写”把李白蔑视权贵和高力士狼狈不堪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纸扎高台和彩灯由青莲的游家纸合铺制作,游家也是青莲彩灯制作的传承人。从祭会到物件,青莲镇的长寿会在传承发展上走出了一条自己的新路。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