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9年02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悦读
2019年02月15日

点滴见证40年巨变

□ 邓素君

参观那些带着时光印记的“老物件”(李鑫 摄)

1978年,我20来岁,芳华岁月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时代, 眨眼间,走过了40年,中国天翻地覆慨而慷的40年,百姓衣食住行巨变的40年,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亲身经历、亲身体会到改革开放取得的丰硕成果,直接惠及我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实实在在的认知和获得。

细数改革开放40年带来的变化,坐下来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吃——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时代凭票购粮,排队买菜,到现在全世界的米都任意买,全世界的山珍海味都随便吃;从填饱肚子到吃出健康,从吃粗粮到吃精细,到现在又追求吃杂粮和野菜,由原来的饱餐型向营养型、新鲜型、简便型转变。饮食的极大丰富和饱餐,导致了大量肥胖,身边好多人开始节食,甚至于不吃晚餐,达到缩小腰围、减肥的目的。吃的变化折射出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

穿——改革开放前穿新衣服要凭布票买布缝制,色彩和样式非常单调,要么灰,要么蓝,穿红戴绿只有唱戏的。家里都是小孩子捡大孩子的衣服穿,那一句“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就是当时穿衣的真实写照。我过继到成都亲戚家算独生子女,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爹妈总是给我缝制各种花布和绸料的新衣服,这在十来岁的同龄人中算是一抹亮丽,由此有同学在背后喊我“邓妖艳”。冤啊,我来自小地方,在大城市显得够土的了,这歪名取得比窦娥还冤。改革开放后,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不仅要穿暖,而且还要穿得漂亮时尚。各种模特时装表演,各种新款服饰的流行,早已不是“缝缝补补又三年”,而是“新三年”都很少了。改革开放40年,衣服的变化,就是从单调的色彩走向色彩无限、从基本款式走向多变样式、从禁锢走向开放的过程。

住——改革开放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平房,两三代人同住一室很普遍。80年代以后,从二室一厅有软装单元楼,发展到了三室二厅双卫豪装、鲜花簇拥、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的花园小区。现在,身边很多人还住进了复式住宅、别墅。还有朋友喜欢购置房产,拥有多地多套住房,夏有青城山套房避暑,冬有海南套房御寒。候鸟南北飞,房多很任性。我们这代人,都是从没有住房到有住房,住房由小到大,再选择最佳位置、喜欢的楼盘走过来的,能深刻体会到居住不断优化的巨大变化。现在城内,老院子基本荡然无存,保留下来的“院子”式的房子,已经作为景点保护起来供观瞻了,比如宽窄巷子。

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一辆自行车出行,已经是很洋气的了,感觉当年骑上“永久”牌自行车比现在开奔驰还有面子,有空就会把钢丝用机油擦得铮亮(弄得满手污油都不怕)。那个时候,街上汽车不多,满街都是骑自行车的人。90年代单位有汽车了,考了驾照,立马开始驾车,这可是以前没有想到的啊!更不会梦想到某一天还开上了私家车。周末、假日开车度假,远征甘阿凉,那个爽啊,快乐得板!近的自驾游,远的有高铁动车,还打“飞的”出国游。这个龙门阵也不摆了,出行无论远近,方便快捷还不贵,几乎人人都是受益者。

正是:改革开放40年,衣食住行天天变。

再说两件小事,足以“滴水见大海”,看到改革开放40年的巨变。

凭票购物——我们都清楚地记得上世纪90年代以前,那个特殊的“票证时代”,买米要粮票,买肉要肉票,买煤要煤票,做新衣服买布要布票……白糖算是奢侈品了,有票无货,还要找关系才买得到。70年代,我在一个区属文工团,享受着文艺工作者的待遇。在当时食品供应严重不足的时候,每月可领取补贴:六斤粮票,六斤面票,三斤肉票,半斤白糖票,半斤鸡蛋票,简称“663半半”。爹妈为此着实高兴,每个月他们收到这些票证后视若宝贝,一脸欢喜。那些年由于物资匮乏,就是凭票购买也有买不到的时候。这和今天网上、商场、超市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品类数量之多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假如在“票证时代”,我能想象到今天商品这么丰富、供过于求,那我简直就是异想天开的一个天才。同样,现在对年轻人说“票证时代”的情景,他们也是无法想象的。那会儿愁无票证买不到物品,商家好洋盘好稀罕,现在完全相反,商品太多,挑得眼花缭乱,商家都在想方设法把产品推销给你,极力讨好买主。变化实在太大了。

信不信由你: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0世纪50年代,农业基础落后,粮食等关乎民生的日用品供需矛盾突出。国家于1953年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即统购统销,人们凭票证并限量购买粮食、油、布、煤、肥皂等生活必需品。各地的商品票证通常分为吃、穿、用三大类。吃的除了各种粮油票外,还有猪、牛、羊肉票,鸡鸭鱼肉票,鸡鸭蛋票,各种糖类票,各种豆制品票及各种蔬菜票等等。穿的除了各种布票外,有化纤票、棉花票、汗衫票、背心票、布鞋票、棉胎票等等。用的有手帕、肥皂、手纸、洗衣粉、火柴、抹布、煤油票,各种煤票、商品购买证、电器票、自行车票、手表票,还有临时票、机动票等,五花八门,涉及方方面面。中国的票证种类数量堪称“世界之最”,当时一些贵重物品,如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更是一票难求。到1992年,中国最后的一种票证——粮票被取消,票证终结了其长达40年之久的特殊身份,老百姓从此告别了票证所代表的物质匮乏时代。

从电视机到各种家电——上世纪80年代初期,街邻家里有了黑白电视机,扯出天线,插上电,可以看稀奇了,虽然有些信号干扰,电视机屏幕上白杠杠上下窜,画面也不清晰,偶尔还须把天线转来转去搜索稳定信号,但它还是一个前所未闻未见的新物品。惊叹之余,大家奔走相告来围观。那晚,大家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那个能发声、有动作的电视机看了好久舍不得离开。可惜当时没有“随手拍”,没用图片记录下那精彩的瞬间,反正那台电视机轰动了一条街。那年头,居家还是以院落为单位,大家住在一个院子里,白天家家门都敞开着,邻家有了这个新东西,高兴的时候,晚上就摆在家门口的街沿上,大家共享。1984年的第一个春晚,我就是挺着大肚子(我儿喜欢IT行业的胎教莫不是就从那晚开始?)守在邻居家的电视机前,从头看到尾,那兴奋的心情,至今想起还心跳。从那以后,每天晚上7点前邻居家的电视正点打开(很少搬出来了),国歌音乐响起,表示要播新闻了。听得见看不到,我那心里痒痒得,当时就奢望着,等有钱了,一定要买一个放在家里。还好,过了几年,80年代末期就实现了愿望。现在,客厅卧室都安放了智能电视机。放眼全中国,当年的稀罕物,现在已经摆放在大小城市乃至农村每家每户了吧。

记忆中,家里的“四大件”又名“三转一响”,即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是父辈追求的目标,家里有了这几样算是有钱人家。我家也不错了,有“两转一响”:自行车、手表、收音机。那块“上海”牌手表,价值75元,算我的嫁妆,让我当上了新娘。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三转一响”过时了,新“四大件”取而代之:黑白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电子时代的到来极大地丰富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时代进步太快,科技加快发展,各种家用电器推陈出新,黑白电视机、录音机由流行走向了没落,彩色高清电视机、家庭影院、卡拉OK来了,紧接着家用电话、空调、电脑、微波炉、烤箱、洗碗机、面包机、吸尘器、扫地机、照相机、智能手机等接踵而至。现在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一部智能手机神奇无比,连电影电视都在上面看了。

新生事物、新的产品层出不穷,“三转一响”已成为历史,现在每个家庭都有数种电器,家电早已由奢侈品转变为日用消费品。时尚前卫的年轻人还不停地追逐潮流更新换代。变化太大了太大了。

改革开放40年,让我们享受到高科技带来的便利和舒适,让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我们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苦和穷,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后的甜和富。

感恩中国,我为我是中国人而骄傲自豪;

感恩党和政府,带领人民奔小康,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幸福;

感恩中国的企业,为老百姓提供就业平台,为中国创造产品和财富。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