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8年12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工业凉山系列报道——布拖篇
2018年12月10日

布拖:新起点 新征程 再谱发展新篇章

□ 王德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胡智  文/图

布拖火把节

布拖是一个彝族聚居的高寒山区半农半牧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的核心区、四川省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重点地区,是“三区三州”中深度贫困最为典型的县之一,地处大小凉山彝族聚居区的腹心地带,距州府西昌105公里,辖区面积1685平方公里,县城海拔2385米,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占89%。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发力的关键之年。布拖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州委、州政府和县委决策部署,始终保持专注发展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聚焦加快发展“第一要务”和脱贫攻坚“头等大事”,深化改革开放,实施“三大战略”,做实“三篇文章”,打造“四张名片”,全力促进脱贫攻坚稳步推进、经济发展提速增效、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群众生活明显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个个振奋人心的宏图,勾勒出一幅幅大气磅礴美丽幸福文明和谐新布拖的主题画卷,布拖县铿锵发展的足音响彻1685平方公里的布拖大地。

布拖坝子

布拖县民族小学微机室

彝乡金秋

易地搬迁

布拖拉果乡新居

家乡的路

因地制宜  壮大产业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人们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大,因布拖自然环境绿色、生态、无污染,产业发展也随之迎来了新的机遇。

布拖县西溪河流域沿途的12个乡镇,地处低山河谷地带,日照充足、气候干热,是种植青花椒的极佳环境。目前布拖县的青花椒产业,在西溪河流域已种植11.6万亩,其中7.5万亩已挂果,年产值达1.1亿元。

马铃薯产业是布拖县的传统支柱产业,马铃薯在全县大面积种植,是布拖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在马铃薯产业基地建设方面,布拖县现代农业园区已初具规模,园区建设面积5000亩,涉及日拍村、阿省日达村等5个村,860户、4820人,实现产值1488万元,人均增收3088元。

布拖乌洋芋绝对是布拖的“明星”产业品牌,家喻户晓。2014年,布拖乌洋芋获四川农业博览会“特色产品奖”,并进入2015年“发现中国好食材”。在布拖县九都乡、火烈乡、觉撒乡等地,都在大力带动农户种植乌洋芋。

与种植业一样,畜牧业也是布拖县产业经济的重要支柱。据悉,布拖全县有天然草场118万亩,土地资源、水资源、天然牧场资源丰富,为发展农牧业提供了极大便利。目前,全县初步形成了牛、羊、猪、鸡等养殖业,引导农民从散养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五黑一西”产业已成为贫困农户持续稳定增收的支柱产业。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一个个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落地生根……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产业画卷,在布拖大地上徐徐展开。

攻坚交通  日新月异

交通是发展的“助推器”,是经济的“大动脉”,事关县域发展,事关民生。近年来,布拖县加快了交通发展步伐,全县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技术标准提升,公路等级进一步提高。随着2015年国网干线调整,布拖县境内国省干线实现从无到有,于2016年6月建成G356布拖县城至昭觉界段12.651公里,2017年建成S464布拖县城至普格界段24公里。

截至目前,全县通车总里程1817.8公里,其中国道110.17公里(含待建97.52公里),省道102.7公里(含待建78.7公里),县道36.7公里,乡道197.9公里,村道589.24公里,专用公路252公里,通组道路529.8公里(其中247.5公里已硬化,282.3公里未硬化)。全县已实现30个乡(镇)全部通油路,185个行政村通硬化路。

为破解交通瓶颈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布拖县加强资金保障。集中财力主导投入,在积极争取上级补助的同时,整合资金用于交通项目建设,2016年以来,布拖共整合资金约22995万元用于交通项目建设,有效促进了交通建设可持续发展。加强项目管理,始终将项目质量和项目安全摆在突出位置,不断提升交通项目实施的质效。突出质量标准化,坚持把质量作为工程建设的“生命线”,着力推进交通“品质工程”建设。突出管理精细化。

一条条崭新的农村公路,穿行在乡镇之间,缩短了城乡间的距离,农村公路建设日新月异,也让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合力兴教  众志成城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布拖是凉山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改善素质性贫困、教育落后是重中之重。

近年来,布拖县全面落实15年免费教育政策,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积极推进教育扶贫工程,全面落实15年免费教育,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巧借资源外力,助推教育创新发展。加强与成都市、自贡市、江油市、会理县和西昌市等地的联系沟通,加强教育交流合作、教育支教、对口援建等智力扶贫工作,有效促进学校更新观念、改进管理、提升质量;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营养午餐取得实效;由县农委和县人社局牵头,县教科局协助,办好农民夜校。

抓实控辍保学工作,确保适龄儿童应读尽读。根据脱贫攻坚要求,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健全了“控辍保学”工作“双线”“三制度”和“四包”的“234”工作体系。加大基础建设力度,确保办学条件均衡达标。布拖县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办学行为,巩固“两基”成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控辍保学常态化、长效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要求也越来越高。布拖县加强“两支”队伍建设,确保教学提质提效。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2018年,布拖县突出提质增效,奋力改善环境质量,切实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头号工程,坚守山青、天蓝、水清、地洁四条底线,不断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开展绿化布拖行动。全面按照“绿化凉山”总体部署,以工程造林、森林质量提升、城市绿化建设、生态成果保护等为重点,开展荒山和主干道绿化、彩化工程,抓紧林业产业建设和彝家新寨绿化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提升绿化指数。

开展污染治理行动。紧紧围绕国家生态功能区建设,全面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三大战役”。加快推进环保问题整改,完成全国“环保普查”工作,积极做好新建项目环评。持续强化县域内空气质量监测、县城扬尘污染治理,集中开展砖厂排污治理。

全面加强河长制工作,持续推进“清河行动”,抓实水环境治理,认真做好30乡(镇)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切实加强木切勒黑山水源地管理,完成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和禁牧区划定工作,启动全县集中式饮用水备用水源地规划建设。加快推进29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标准化建设。投入1050万元对15个乡(镇)进行水源地环境保护打围建设。

开展生态保护行动。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凉山州委常委、布拖县委书记沙文与贫困户什扎木和亲切交谈

凝心聚力  决战脱贫

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在成都主持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将脱贫攻坚战进行到底。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布拖县推进新阶段脱贫攻坚指明了新的方向。

布拖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的核心区、四川省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重点地区。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基础差、底子薄、包袱重、困难多,是布拖的真实写照。

摆脱贫困,人民的希冀;脱贫攻坚,时不我待。

布拖县委、县政府认清形势,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向全县发出了决战脱贫、决胜小康“进军令”,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战略部署,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举全县之力向贫困发起冲刺。

全县上下把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硬战作为借力借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和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抢抓国家、省、州在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产业培育、人才交流等方面加大特殊支持的政策机遇,在如期保质保量消除贫困的同时,为下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铸基石、添后劲。

脱贫攻坚,必须精准发力、定向施策。布拖县总结多年扶贫工作经验,精准把脉,找准脱贫最有效支撑。

实施精准方略提升工程。进一步加强建档立卡工作,提高精准识别质量,完善动态管理机制,完善贫困人口统计监测体系,为脱贫攻坚提供科学依据。

实施四治并举提升工程。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实施好“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村一幼”提升工程和“一乡一园”建设;加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推进县域内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推进15年免费教育、“9+3”免费职业教育,健全教育资助政策体系。

实施产业强县提升工程。坚持脱贫攻坚与县域经济发展一体推进,充分发挥水、风、光热以及土地、生态、文化、劳动力等资源的综合优势、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结合工业产业、农业产业、生态建设、旅游等专项扶贫项目的实施,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实施一批资源开发、特色产业发展项目。

实施增收富民提升工程。突出乡村振兴这条主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抓好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等重点任务。

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推进水利、电力和网络扶贫行动,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电网改造升级、通信网络覆盖等工程。

实施生态扶贫提升工程。创新生态扶贫机制,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实现生态改善和脱贫双赢。完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让保护生态的贫困村、贫困户更多受益。

实施宜居乡村提升工程。按照“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部署,深入开展以脏、乱、差、人畜分离、垃圾污水处理为重点的环境突出问题整治,创造干净、整洁、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全面推行河长制,深入开展清河行动,确保早日达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

实施激励扶志提升工程。用好用活农民夜校、农民素质提升等载体,深入开展脱贫政策大宣讲,感恩奋进大讨论,突出问题大整治,先进典型大宣传等活动,教育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和惰性思想,主动移风易俗,树立新风正气,勤劳苦干、脱贫奔康。坚持“帮勤不帮懒”的导向,督促群众养成好习惯,引导群众形成好风气。

实施基层组织提升工程。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全面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切实提升贫困村党组织的组织力。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脱贫攻坚任务繁重而艰巨,如何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形势逼人。在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布拖县委、县政府将进一步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在下足“绣花功”、打好“组合拳”、啃下“硬骨头”,决胜全面小康的道路上疾步如飞、阔步向前!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