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8年11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五版:非遗
2018年11月22日

南部傩舞:别有风采耀巴蜀

□ 贾登荣

 风景美丽的升钟湖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其周边乡村是南部傩戏的发源地 (黄昌平  摄)

傩舞又叫“傩戏”、“跳傩”,俗称“鬼戏”或“跳鬼脸”,是古代“傩祭”仪式中的一种舞蹈,它起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仪式中的傩祭。傩祭时人们身披兽皮、脸戴面具,跳跃呼号,或扮成鬼神歌舞,表现神的事迹,合唱充满巫术意味的祭歌以驱鬼逐疫。傩舞到商朝时已经形成为一种固定的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周王朝时这种发源于民间的傩舞得到周天子及诸侯们的喜爱,把它引进了国祭的仪式中,每年都会定期举行“大傩”、“国傩”。

在傩舞的演变进程中,出现了相当多的门类,如廷傩、官府傩、民间傩(乡人傩)、军傩和寺院傩。在民间傩舞里又分成社傩、族傩、游傩、愿傩和丐傩等。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变迁,傩舞也几度浮沉,几度兴衰。尤其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傩舞受到禁锢就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改革开放后,作为“戏剧的活化石”,傩舞在政府的重视与文化部门的抢救下,在不少地方又开始重见天日,重现生机。

在位于四川东北部的南部县,不少偏远的乡村至今还保存着原生态的傩舞。这里的人们一般称呼傩舞叫“傩堂戏”、“端公戏”,傩舞演出时称为“跳傩傩”或“耍傩傩”。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前往这些乡村实地考察后都为之赞赏叫绝,认为南部傩舞是巴蜀文化中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南部傩舞独特的风采与韵味,让它于2009年6月跻身于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

南部乡村节庆时常有傩舞表演

博采众长 

成就南部傩舞风采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更培育了一方文化。南部、阆中、苍溪等地,是古代“巴渝舞”的发祥地,又是巴蜀文化、道教文化、巴渝文化以及中原、荆楚文化的渗透融合之地,这些多元文化中的巫文化的底蕴为南部傩舞的产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谈到南部傩舞的产生,在南部有这么一个美妙而忧伤的传说:傩傩是个孤儿,他三岁亡父,七岁丧母,流落到南部县双峰乡一带,给一户员外家养马。员外有位小姐不愿许配人,员外问她原因,她说:“家中饲养的白马给我托梦,说他不是马,是人,小姐应与白马婚配,媒人就是傩傩。”员外叫来傩傩,怒斥他从中捣鬼,一脚将他下颏踢掉(故傩傩戏的面具无下巴)。员外又命人把马杀掉,将马皮挂在树上,数月后马皮腐烂生虫,虫吃树叶,口吐丝,树为桑树,丝为蚕丝。傩傩把丝送给老百姓,造福人们。后来傩傩死了,老百姓就用“跳傩傩”这一形式来纪念他。

南部傩舞主要流传于双峰、升钟、大坪、柳树、楠木、三清等偏僻的乡村。不过,这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当地人们一般称作“跳傩傩”或“耍傩傩”。早期的“耍傩傩”,主要是在办丧事、举行祭奠仪式或者发生瘟疫疾病时表演;表演的地方也是在住户的堂屋里、院坝中,内容以驱鬼请神为主,并没有多少故事情节。

“耍傩傩”时表演者头戴面具,身着黄褂,下穿红裤加靠腿,脚穿草鞋或麻鞋,背小包袱,持擀面棍、洗锅刷等。傩傩在歌声乐声中亮相,走叉步、丁字步、前后退步,动作风趣滑稽。表演内容有“行罡布斗”、“书符召将”等。与傩傩一道的其他表演者也头戴面具,手持盾牌戈斧,跳叉行丁,有的刚正肃穆,有的和蔼慈祥,有的狡猾狰狞,有的滑稽有趣,形态多异,古怪而生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耍傩傩”在原始驱鬼除疫的基础上,慢慢从宗教迷信向文化艺术转化,民间艺人充分吸收川剧、花灯、民歌、巴渝舞等各种艺术表演形式,对“耍傩傩”的形态、内容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展,从而出现了走村串户表演傩舞的专业戏班子。

傩舞班子以民间传说和社会底层故事作为创作元素,借鉴戏剧的手势、步法、唱腔等形式,融合了历史、宗教、民俗、戏剧、舞蹈等内容,来丰富傩舞的表现手段,逐渐形成了南部傩舞两个体系:傩坛戏和傩阳戏。傩坛戏又叫端公戏,表现内容主要为设坛驱鬼逐疫,也就是人们所称的“地下三十二戏”;傩阳戏又称提线木偶,反映天上神仙劝人为善,消灾去邪,保佑平安为正坛,也就是人们所称的“天上三十二戏”。

“地下三十二戏”表演的是傩傩生前做人的故事,演员须戴上面具,身着戏袍边歌边舞,面具狰狞,无下巴,大红大绿,极度夸张,具有不对称性的美感;其面具用桐子木做成,面具木板用刻刀和凿子由艺人做就,涂上各种颜色,面具形态有的凶恶有的慈善;演出时穿的戏服服饰奇特,表演形式颇为神秘,动作凝重,言语古怪,以说、唱、跳等方式驱鬼逐疫,娱神娱人。

“天上三十二戏”表演的是傩傩死后有关神的故事,难度较大,全由提线木偶表演,以白布画成的各种图样做背景,称作神案;提线木偶的头也是用桐子木雕刻而成,身子则用竹子编制,用各种颜色的布做成衣服,有四根线提起木偶,伴奏乐器一般是戏剧锣鼓、唢呐、二胡等。

南部傩舞表演中有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的辅助工具,就是傩面具。傩面具以傩神为素材,造型大多狰狞怪异。傩戏中的面具由于表演的内容不同,会在面部进行不同的彩绘、勾画、雕刻、修饰,从而产生了众多相异的人物形象。

傩面具着色古朴典雅,颜料以矿石药材炼制而成。面具寓意的基本模式为:红色为忠,白色为奸,黑色为正,黄色为暴,蓝色为莽,绿色为侠,金银为神妖等。其制作材料也有许多种类,既有木雕的,也有金属浇铸的,还有用葫芦雕刻的,甚至也有泥塑的,以及软材布、皮毛等缝制而成的等。在传统傩面具制作过程中,艺人们大都不讲究比例关系,在构图上也显得不很规矩,因而面具形象怪异夸张,显得神秘而粗犷。

杜家班

南部傩舞的代表

在美丽的升钟湖畔,一个叫胖土地村的地方,三百年前,出现了第一个“耍傩傩”的表演者,从此以后,作为家传技艺,一直传承了下来。在长期的表演过程中,杜姓艺人开始把单纯的跳神转化为舞蹈,把驱鬼令转化为戏剧语言,融合评书、川剧等文化形式,以跳神步法为基础,借鉴木偶、花灯、川剧的脸谱绘制面具,形成了“耍傩傩”、唱灯、庆坛这一套完整的“傩”、“坛”、“灯”交相辉映的傩舞综合艺术。由于胖土地村所在的双峰乡地处边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很少有外来的戏剧班子,所以,杜家班傩舞的出现,恰好弥补了人们精神生活的空缺,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胖土地村周边十里八村的人家,大凡操办红白喜事都要邀请杜家班前往演出。

那时,杜家班傩舞作为地方戏的一种,几乎垄断了当地的演出市场。据杜氏家谱记载,杜家班第一代先祖杜先福,曾学巫道,授“文昌”职,在南部、阆中、盐亭等地作庆坛、唱灯戏。其后的几代传人分别是:杜维先、杜天元、杜春和、杜秀石、杜洪生等,第七代传人是杜南楼,每代传人都是单传一个。杜南楼从十七岁开始,接过父亲的传宗技艺,并对傩戏进行了大胆的改编,将唱词进行诗歌化、通俗化的处理,先后整理出了40多部傩戏进行演出,从而使杜家班傩戏成为南部傩舞最重要的代表,享誉中外。

杜家班傩戏的剧目构成主要是两个部分:一是“正坛”的法事仪式戏剧,一是“耍坛”演出的灯戏。这是杜家班最具特色的表演,即“灯坛两开”。“正坛”分四大类56折,耍坛有34个剧目;唱腔则有7大种类,还有丰富多彩的傩面具等。杜家班傩戏的“正坛”法事仪式戏剧中,傩傩是一个中心人物。

 “耍坛”演出的灯戏,最早叫“唱灯”,是一种坐唱形式,不化妆,用一把胡琴伴奏,先是一人坐唱,后来增加到二到三人,再发展到灯戏,戏中的主角叫“灯官”,主要表演审案一类的戏。杜氏傩戏最初的灯戏剧目有《张公道讨口》和《包公审城隍》等。傩戏表演人数多至12人。扮演者一般分为开路先锋1人、赶会5人、点坛1人、耍傩傩2人、假和尚赶斋1人、张公道讨口1人、二郎神清宅扫荡1人。

改革开放以后,杜家班傩戏引起了省文化厅、省川剧艺术研究院、南充市文化馆的高度重视,他们联合摄制了杜家班傩戏专集。专集在一些傩文化研讨活动中播出,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兴趣,他们一致认为,杜家班表演的傩戏节目丰富、形式新颖,艺术性极强,充满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值得加以保护与传承。很快,由杜家班傩戏第七代传人杜南楼整理表演的傩戏作品被介绍传播到国外,并获得美国、英国、日本、土耳其等国专家的赞誉,日本傩文化研究者还不远万里专程来到偏僻的双峰乡,拜访杜家班第七代传人杜南楼,与他面对面的交流切磋。

薪火相传

与时俱进 

近年来,一些民间傩舞艺人相继离世,特别是杜家班傩戏第七代传人杜南楼先生逝世后,如何留住南部傩舞这个民间艺术“活化石”,成为摆在南部县文化部门面前的严峻课题。2006年,南部县将杜家班傩戏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成立抢救保护与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人力收集、整理杜家班的剧目资料,并根据杜家班傩戏留存的图案,制作了一批傩面具加以收藏。2009年10月,南部县举办了首届“中国·升钟湖钓鱼节”,为让更多人了解南部傩舞,县文化馆抓住这个机会主动与景区旅游开发部门对接,精心打造出一批傩舞面具作品,进行旅游产品开发。这些旅游纪念品被设计成中国结、小车装饰品、瓷盘、坐式摆件或竹挂件等样式,或祈福消灾,或保佑平安,而无论哪种设计,其主人公均为傩戏面具,它们从不同侧面展示着傩舞艺术的魅力。

为了让南部傩舞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在新时代得到人们的认可与喜欢,从而有更多的人参与到继承保护的行列中来,南部县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创新,让珍贵的文化遗产不断焕发出新的风采。南部傩舞过去演出的一般都是鬼神戏、妖魔戏,为了适应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需求,南部县在传承老剧目的同时,还大胆创新,先后编演了《钱迷心》等现实题材的剧目,做到“旧瓶装新酒”,受到观众的好评。

近年来,县文化馆与县舞蹈协会合作,聘请省上的舞蹈专家,对傩舞表演进行了推陈出新的专门设计,编排了《祈丰年》《和谐的祈祷》等耳目一新的傩舞。新编排的傩舞既继承了传统傩舞的风韵,又加入了时尚元素,简单精炼,非常适合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内容多以讲故事的形式,并融入了许多现代气息。舞蹈演员们头戴面具,手持不同道具,角色既有面目狰狞的鬼,又有制服鬼怪的神,还有貌美如花的仙女。传统与时尚的结合,让南部傩舞展现出青春的活力与时尚的美感,并成功亮相在成都举办的西博会。早在2008年4月,上海东方卫视《非常有戏》栏目组就专门来到南部县,对南部傩舞进行拍摄,使南部傩舞走出四川,在更广阔的舞台传播。同时,南部县文化部门还与教育部门加强协调,在一些学校进行傩文化的宣传普及。在南部三中、升钟职业中学、双峰小学等,傩舞都相继出现在校园中,成为学生们课余练习、表演的内容,保证了南部傩舞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南部县委宣传部提供)

傩戏俗称“鬼戏”或“跳鬼脸”,起源于古代“傩祭”仪式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