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8年11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18年11月16日

全国首个地级市层面召开的军民融合发展推进大会昨日在绵召开——

2200亿! 绵阳绘就军民融合产业新目标与新主攻

四川经济日报讯(记者 任毅)绘就宏图,再起征程。昨日,全国首个地级市层面召开的军民融合发展推进大会,在我国唯一的中国科技城——绵阳召开。这也标志着肩负为我国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探路的绵阳,正迈步新时代,奋力开新篇,全力为国家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贡献更多的“绵阳力量”。

据介绍,作为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探路者的绵阳,自2000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绵阳国家科技城的重大决策,将绵阳作为军民融合先行先试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将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绵阳在军民融合探索、科技成果转化、高端产业发展、聚集资源要素等方面迈出坚实的步伐。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2017年绵阳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成立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及办公室,同时开展对军民融合企业的认定工作,并创设军民融合统计报表制度。在这几年的探索中,绵阳还初步构建起了军民融合工作推进的“四种机制”与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四种模式”。

于探索前行中,绵阳在搭建军民融合共享服务平台上,建成了全国唯一的国家军民融合两用技术交易中心,面向全国为军民融合成果提供遴选、评估、再研发、交易担保等“一条龙”服务,累计技术合同成交近20亿元。组建了全国首家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整合上百家单位、1300多台套仪器设施,目前已拥有8000余个检验检测项目,累计服务企业千余家。在更好地发挥金融对军民融合的支撑作用上,绵阳设立总额54.5亿元的军民融合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5支基金,挂牌运营全国首家军民融合科技支行、保险支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在去年国家首批推广的13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经验中,绵阳贡献了2项。在今年四川推广的21项全创经验中,绵阳贡献了7项、参与了5项,数量居全省第一。

在深度谋划与推进绵阳军民融合发展中,绵阳日前还正加紧编制《绵阳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据悉,该《行动方案》对标《国务院关于绵阳科技城“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批复》,并以“争当军民融合创新的排头兵”为目标,进一步明确未来三年绵阳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指导思想、行动目标、主攻方向、具体任务。特别是提出将以“清单制+责任制”,务实推进五大行动、16个方面和127项主要任务。这当中,尤其是在军民融合产业的培育上,绵阳表示将依托在绵科研院所的创新优势和军工企业的产业优势,着力打造核技术应用、航空与燃机、北斗导航、空管系统、新型显示、磁性材料、信息安全等军民融合优势产业集群,力争到2020年,全市军民融合企业由去年的321户,发展到500户以上;军民融合产值由去年的1530亿元,发展到2200亿元以上。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