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8年10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区域新闻
2018年10月16日

远销俄罗斯 南充“小柠檬”化身“致富果”

柠檬“整装待发”

金秋十月,南充市顺庆区搬罾镇小河坝村,绿油油的柠檬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柠檬。

“这是我们村的特色脱贫产业。”小河坝村村委会主任何永东说,脱贫攻坚启动以来,顺庆区委、帮扶单位从资阳引进业主,在小河坝村成立檬太园生态农场,建起了占地1000亩的柠檬产业园。在柠檬产业带动下,该村47户贫困户顺利脱贫,全村成功退出贫困村。

公司+合作社+农户

47户贫困户稳脱贫

当天上午,记者在该村的柠檬产业园里看到,一部分村民正在采摘柠檬。另一部分村民或背或挑,将一筐筐柠檬搬上前来收购的卡车。

“你们来了呀,快过来。”檬太园生态农场负责人杨永淑热情地招呼记者,“你们看,这些树是2014年栽种的,今年初挂果。”杨永淑是资阳市安岳县人,1995年开始种植柠檬并进行深加工,在安岳拥有4000余亩柠檬种植基地和一个柠檬深加工工厂。2013年,顺庆区委、区政府通过招商引资,招引杨永淑到小河坝村,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柠檬产业。2016年,在杨永淑的带动下,该村47户贫困户顺利脱贫。

“小河坝村有优越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合柠檬树的生长。我投资1300万元,建起占地1000亩的柠檬产业园,带动村民脱贫致富。”杨永淑说,她还计划在该村建仓储冻库及深加工工厂,延伸产业链条,让更多群众富起来。

杨永淑介绍,农场由她投资发展,村民通过流转土地获得租金,贫困户可以将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农场享受年终分红。此外,合作社还招聘当地农户参与农场管理,让农民获得稳定收入。

柠檬销路不用愁

村民实现稳增收

种了这么多柠檬,往哪里销?如何确保村民稳定增收?

“销路根本不用愁。我们的柠檬主要销往俄罗斯。”对于自家的“金果果”,杨永淑很是自豪。据她介绍,俄罗斯对柠檬的需求量很大,比如加工成柠檬干、柠檬水、柠檬香水等,她设在安岳县的柠檬加工厂在俄罗斯有稳定的销售渠道。

据介绍,小河坝村种植的柠檬品种为四季柠檬,一年至少可采摘两季。目前,产业园内的柠檬树处于初挂果期,亩产量不到1000公斤。进入盛果期,亩产量至少2500公斤。产业园需要大量工人进行管护,村民便在家门口当起了“产业工人”。农场每年向村民支付工资达30余万元,通过合作社向入股贫困户每户分红近千元。

小河坝村村民李金华一边采摘柠檬一边告诉记者,他在柠檬产业园里打工,每天可以挣得70元左右的工资,一年下来,光工资就有万余元。

据介绍,柠檬产业园聘请了30余名村民常年从事管护工作,忙时,还要招聘100余名村民打零工。产业带动,让村民实现了稳定增收。目前,小河坝村已成功退出贫困行列。

吴雍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李国富  文/图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