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8年09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地理
2018年09月12日

风水流转水墨图:汶川水磨古镇

□ 古春晓/文  黄金国/图

灾后重建的汶川水磨镇(轩视界 陈先敏)

古镇标志:水磨轮

在春风阁可观赏古镇全景

水磨镇位于汶川县西南,距离成都80公里,是阿坝州进入成都的南大门。镇域东临都江堰,南倚青城山,西接卧龙大熊猫栖息地,北靠震中映秀,处于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与都江堰-青城山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范围内。

印度诗人泰戈尔名言:“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炼,才有建造天堂的力量。”《圣经》也有类似表达:“磨难是上帝化了妆的祝福”。汶川水磨镇,就是一座遭受地震磨难而蝶变新兴的旅游名镇。

因为工作对口关系,笔者所在的国家建设部专业杂志曾对四川灾后重建多有关注。戊戌年退休回川,时逢“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之祭,于是造访这座紧邻震中映秀的“灾后重建第一镇”。新的感受,新的变化,今天的水磨古镇已浴火重生。“西部桃源”名副其实。

劫后重生:书写山水情缘

回顾当年磨难——老镇子被地震“磨烂”;游览今日水磨——新家园如丹青 “水墨”。

当年水磨镇灾后重建由广东省佛山市对口支援,被称为“山(佛山)水(水磨)结缘”。而由北京大学城市设计研究中心整体绘制的重建蓝图,则充分保证了重建规划的高起点与高水准。2010年4月,初揭面纱的新水磨即被联合国人居署评为“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     作为闻名遐迩的“全国5A级旅游景区”,水磨古镇以及震中映秀已成为成都周边游的重要目的地,被誉为“成都后花园”。此次,几位大学同窗自驾一日游,先行到映秀漩口中学地震遗址进行祭访。

距映秀10多公里的水磨镇位于岷江支流寿溪河畔,因溪上曾有传统的水力石磨坊而得名。现在,远远望去,只见三架仿古的“风水轮”造型塑立在寿溪河畔,成为彰显古镇特色的标志。走到古镇东口处,一座高耸的羌碉上标有“水磨羌城”四个红色大字,整个山镇街区布局分为东西两部分:东边是借鉴藏羌建筑元素及传统色彩进行现代布局的安置区——依山叠建的“水磨羌城”。该案例的传承与创新成为羌族建筑城镇化的典范,被誉为“中国最美羌城”;西边是结合安置工程对传统街巷进行复兴改造的川西民居——古色古香的“禅寿老街”,则为典型的羌、藏、汉相结合的明清建筑风格,承载了水磨镇厚重的人文历史。

在东西街区交汇处建有“和谐广场”,体现出新老风貌的空间交接与转换,同时也寓意各族人民和谐相处及多元文化融合。广场上建有一座“水磨亭”,亭柱上有一幅对联曰“上善若水;好事多磨”。其上下联最后一字刚好组成“水磨”,正所谓“有磨皆好事,无曲不文星”。莎士比亚也说过:经过磨难的好事,会显得格外香甜。

老街上另一个建筑节点是 “万年台”,据说是在一座古戏台的原址上复建而成,像这种重新发掘水磨镇历史文化的仿古建筑还有“大夫第”、“字库塔”等;与万年台相对的字库广场照壁上镶嵌着“大爱无疆”四个大字,旁边立有“水磨灾后重建纪念碑”,碑文最后一句:“立碑于此,书写山(佛山)水(水磨)情缘”,寄托了灾区人民对佛山同胞的感恩之情。

水磨古镇是历史上藏、羌、汉等多民族交融区,作为曾经的茶马古道的驿站,人文底蕴深厚,它的灾后重建规划非常注重挖掘少数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文化,同时追求传统建筑艺术的现代化表达,可为中国人居典范。

 

灾后重建:再现生态新城

“忧患增人慧,艰难玉汝成。”这是郭沫若《南下书怀四首》中的诗句。而要琢玉羌城,则需人增智慧。既要解决重建近忧,更要远虑永续发展。

“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当时水磨镇的灾后重建工作可以说面临严峻的双重挑战:一方面是对外依赖且呈病态发展的产业现状,一方面是脆弱且遭受污染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的水磨镇如何绝处求生突出重围?又是如何从“黑水”污镇变为“水墨”名镇的呢?

水磨镇东临都江堰,南倚青城山,西接卧龙大熊猫栖息地,北靠震中映秀,处于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与都江堰-青城山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范围内。然而处在如此高敏感生态圈内的水磨镇,震前却定位于工业开发,被列为四川省能源高耗能工业经济开发区。区内大部分“三高”企业(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给全镇大气环境和水环境带来严重污染。

“ 5·12”汶川特大地震,一方面给水磨产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一方面也给水磨经济转型带来天赐良机。工业“三高”是难以为继了,于是,在水磨镇的灾后重建中,人们充分利用它生态环境的“二高”(高层级要求、高标准保护),以及水磨自身拥有的山水生态条件 “一高”(高秉赋自然资源),践行“绿色重建”和“低碳重建”这条必由之路,将其建设成一座可持续的绿色城镇,成为水磨镇规划建设的必然目标。这不能不说是明智的壮举。

正如名人格言:“早临的逆境往往是福”。美国作家爱默生也说“灾难是真理的第一程”。当时佛山援建指挥部并没有急忙动土“恢复重建”,而是积极动脑于“创新重建”。通过与规划单位及水磨镇开展深度“研磨、琢磨、细磨”,最终在重建理念与新水磨定位上达成了高度“磨合”。

合作三方重新审视了水磨镇的经济现状并提出了发展方向:依托并挖掘水磨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将“生态”与“文化”作为灾后重建的核心理念;调整产业结构,实现退二进三,将“三高”重镇转型为环境友好、独具羌藏特色、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山水旅游小镇;着力打造“汶川生态新城,西羌文化名镇”,借此实现震后跨越式发展和创造性复兴。

为了实现新的发展目标,全镇先后关闭了60多家“三高”小企业,实现了“腾笼换鸟”和“脱胎换骨”:以山水生态为载体,以本土文化为灵魂,以特色产业为支撑,重点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教育和商贸服务业。水磨镇以灾后重建为契机,找到了符合自身特点的绿色发展之路,最终实现华丽转身,被誉为“西部桃源”。

 

上善若水:仙风又度水磨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水磨羌城”的卓越呈现与卓著成效,充分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生态理念“两山论”的著名论断。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水磨古镇的重建正是如此。它是一个可以看得见山,看得到水,能记住乡愁的地方。重建中以水作底本,用水作画,渲染水墨图。这方面规划设计师完全充足地做好了“水”的大文章:原本穿镇而过的寿溪河在春风阁下形成了一大片平湖水景,取名寿溪湖。中国传统风水理论把水作为生存空间的重要因素,“有水则灵”———水磨镇因为有了寿溪湖而有了灵性。

规划设计师结合原有的自然河道,借鉴都江堰“深淘滩、低作堰”的经验,采取外河内湖的设计构思,形成了一动一静两部分水面,不仅是水利景观设计,也是生态环境的修复,整个水磨镇展示出了以寿溪湖为核心开展城市设计、整体形态和空间结构的“一湖两岸四组团”的美丽景象,依山傍水,结合湖面空间进行风貌打造,塑造出了一座山水相映的旅游名镇。

欲览水墨图,更上春风阁。如果说穿行在“老街”石板路与“羌城”桂城路上,让人感受到水磨的历史文化与本土人文风情;那么登临全镇制高点——“春风阁”观景台上,才让人真正领略到水磨的湖光山色,同时领会到景观设计师“借山用水”的良苦用心。

“春风阁”取自唐代诗人王之涣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名句,这里显然是对《凉州词》反其意而用之——春风又度。而明代诗人郭庄笔下的水磨则是一幅桃源仙境图:“谷口莺啼细竹,洞门犬吠桃花。驻世何须丹灶,仙风吹长灵芽。”

临湖制高点“春风阁”不但是观湖最佳处,同时也是整个水磨镇最壮观的标志性建筑和全方位的视觉高地:绵延起伏的山峦环抱市区;随坡而建的民居面江抱湖;穿城而过的河流山水相映。“春风阁”采用汉族传统的飞檐阁楼,一侧配以羌族标志性的碉楼,而用色、纹案装饰则采用了藏族风格,充分体现了当地藏、羌、汉民族文化融合的人文特色。

“驻世何须丹灶,仙风吹长灵芽。”从一个侧面可以证明水磨自古就是“长寿之乡”,这也是寿溪河及老人村得名由来 。过去一时的“污染重镇”庆幸已成为山清水秀的“西川桃源 ”。据汶川县有关方面介绍,水磨镇旅游发展逐渐从“震后全球人居最佳范例”转变为以休闲康养为主题的山水名镇,“长寿之乡”的文化品牌正在进一步彰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寿溪湖对岸就是阿坝师范学院校园,而此岸湖滨则有水磨中学校园。用设计师的话说,水磨镇将最美水景观给了学校教育,充分体现了重建思路中“生态”与“文化”的核心理念。

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祭游水磨镇,笔者对水磨亭上那幅对联加以发挥,借此表达对水磨的祝福:上善若水——风水轮转水墨图;好事多磨——仙风又度水磨镇。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