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8年09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要闻
2018年09月10日

南充顺庆:构建“生态城”打造“双宜区”

美丽顺庆

“万家灯火春风陌,十里绮罗明月天。”宋徽宗政和年间,果州刺史邵伯温在《元夕》一诗中描写了正月十五之夜果州繁荣街景。长沟流月,千年之后,一个产城融合、生态绿色的现代化新城崛起在嘉陵江边。

近年来,顺庆区不断延伸生态绿色发展的触角,强力构建生态城市,打造宜居宜业示范区。

一场壮士断腕的“攻坚战”

花果缀满枝头,鱼塘水波潋滟,游人三三两两。山水掩映,大林镇幸福怡家农场一派田园牧歌景象。距离该农场不到5公里,是蜿蜒的嘉陵江。平坦的江滩上草色青青,踏青垂钓,采风拍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江四河”蜿蜒流淌,河流总长约148.3公里,平均每2.3平方公里就有1公里长的河流。伴水而生,拥水而活,顺庆因水而灵气倍生。然而,沿江砂石场密布,众多养殖企业临水而建,经济指标一路飙升的同时,河道千疮百孔,污水肆意横流……

“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发展!”去年8月,顺庆区委书记陈泽斌明确表态。一场艰苦卓绝的绿水青山保卫战随即打响。

这场战役“对手”太多,阻力如山。

“猪场关了,我靠啥生活?”得知办了10年的养猪场必须关闭,幸福怡家农场负责人庞智群心有不甘。规模养殖是全镇的经济支撑,多年积淀而成的“大林模式”一度在全国叫响,如今却要改换门庭,另起炉灶。对此,该农场所在的大林镇22家养殖企业均在观望。与此同时,数十家砂石场敷敷衍衍,一些企业主四处托人情、找关系。个别人甚至放出狠话:“谁敢动我的砂石,我就跟他拼命!”

为了绿水青山,顺庆人不惜刮骨疗伤,壮士断腕。数十个工作组分赴各养殖场和砂石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谕之以法,并帮助业主谋求转型发展思路。“政府不仅赔偿拆除损失,还给我们指明了转型方向。”工作组的诚意打动了庞智群,她主动拆除了猪场,而该区179家养殖场也在当年9月全部关停。在情理法的多重高压之下,沿江所有32家砂石场均在年内拆除一空。铁腕执法同步跟进,流域内企业接受拉网式“体检”,对触碰环保“高压线”者,一律严查严处。去年,该区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93件,涉案金额820.26万元。

战斗并未停止。今年,一场更加宏大的战役打响。聚焦“一江四河”,实施全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以城乡供水、截污治污、面源及河道治理等为主要内容,计划投入资金高达13.7亿元。项目建成后,“一江四河”水系得到全面治理,顺庆所有18个场镇及257个村将用上自来水,21座污水处理厂将组建成一道防污铁闸,顺庆的水更清、岸更绿、河更畅、景更美,一幅巨大的生态画卷正在铺展开。

一套绿色低碳的“组合拳”

绿色发展,需要向产业要答案。顺庆区制定“两新两高”的招商要求,将目标聚焦到新材料、新能源、高科技、高能效企业。欧香小镇智慧小镇、绿地智慧城、双创中心加速园、南充高新孵化园,上百个生态型高端企业入驻,一切源于环保准入的高要求。

去年9月,业内领先的通讯光纤光棒制造商四川和泰光纤有限公司落户潆华工业集中区,并拟于今年10月投产。作为低碳环保类高新企业,和泰光纤不仅将引领顺庆产业的未来,也深化着该区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在顺庆建厂前,和泰光纤进行了周密的环境评估,并制定了极其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废弃物排放指标。

这不仅源于企业的自觉追求,更源于顺庆区选择产业、企业的“硬指标”。

坚决不把污染带进来,这是一条“高压线”。在顺庆,项目想落地,要先过“考核”关。某国内500强企业拟投资项目,因不符合顺庆绿色发展的高端产业结构,论证后未能通过。在顺庆,像这样的案例多达百个。在发展中,顺庆人坚持“有舍才有得”,从生产到生活,一切以生态大局为重。

项目开发生态化,不挖一座山,不填一条河,不砍一棵大树,顺应自然肌理,绿色发展的理念不仅节约了投资,更加快了项目推进,半年打造出田园西河、三个月成就七坪寨景区,这样的例子在顺庆比比皆是。

城市建设生态化,工地围栏覆盖吸尘布,安装旋转喷淋系统,裸土建渣披上防尘网,运土车进出清洗,洒水车、雾炮车定期降尘。去年以来,该区多条城市道路同时改造,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形势下,顺庆人抢进度,更抓环保。数据显示,当年,在“大改造大城建”的背景下,顺庆空气指数优良天数不降反增,比2016年还多出1天。

经济发展要绿色、产业形态要生态、开发建设要环保,顺庆人用“组合拳”打出一片朗朗青天。

一幅山水相依的“新画卷”

从西山山顶远眺顺庆主城区,嘉陵江伴城而过,江与城相拥,城与江相融。漫步于嘉陵江堤岸,近处水波潋滟,白鹭翩飞,远处青山环绕,满目葱茏。

千年古城如何焕发活力?“三位一体”,是顺庆人给出的答案。不仅要有四通八达的公路、风生水起的产业、鳞次栉比的高楼,更要产城一体、文城一体、景城一体。在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中,作为国家级园林城市,顺庆人发展和生态两手抓,努力构建“半城山水半城产”的大美新局。

古木参天,芳草遍地,溪水潺潺,游人如织。初秋时节,酷暑未消,南门生态公园清凉一片。占地500余亩,绿化覆盖率87%,四季花开,步步见景,更有偌大的人工湖和环线流水,每天吸引着数千市民到此驻足。

这样的情形,顺庆人司空见惯,公园就在家门口,北湖公园、气象公园、体育公园等10余个公园散布于城区各地。

主城区寸土寸金,为了更多绿色,顺庆人不仅舍得土地,更投入巨额资金,大力修建公园和生态绿地。去年底,占地180亩的高铁公园落成,今年,双女石公园、城北中央森林公园等6个公园和嘉陵江绿色生态走廊、城周绿化启动建设,计划总投入超过百亿元。项目实施后,顺庆将新增绿地面积超过5000亩。

绿色的故事不止于此。为了让市民能在最短距离亲近自然,顺庆利用边角地带,打造了数十处邮票绿地,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花木错落有致,步道凉亭有机结合,再辅以小型休闲广场和健身器材,小小的“邮票绿地”星星点点,已成为很多市民尤其是老年人休闲健身的首选。

打开顺庆卫星地图,大片大片的蓝色与绿色铺染其上。依托这两种颜色,今天的顺庆已成为一座生机勃勃的机遇之城,一座宜居宜业的活力之城。

曾江林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李国富  文/图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