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8年08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地理
2018年08月07日

蜀中奇地:南部禹迹山

□  贾登荣

出四川南部县城,过嘉陵江,沿省道101线前行大约十公里,就到了一个叫过街梁的地方。在此举目眺望,只见眼前群山环合,雄伟蜿蜒,最高处的山峰有“九龙捧圣”之势,这就是过去号称“南阆仙地”的禹迹山。

作为蜀中一处奇地,这座隐藏在南(部)阆(中)交界处的禹迹山,一年四季前往朝拜观光者络绎不绝,就在于这座山有四奇:奇石、奇貌、奇洞、奇佛,成为人们口口相传的“仙地”,成为川北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名山。

禹迹晴岚

禹迹石

禹迹古堡之中寨门

古堡秘道内景

奇石,成就独一无二的山名

查遍全国名山大川的名称,禹迹山可说是独一无二,找不出第二个相同的山名。之所以如此,在于这座山上有一块独特的石头。在禹迹山一片逶迤的山坡间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它的形状如同人的脚印。据说当年大禹曾在这山头上驻足观望,指挥人们开凿河道,让江河改道,让洪水退却。他长时间在这里站立留下了深深的脚印——禹迹印。山名也由此而来。

在禹迹石的四周,还有七块相连的大小不一的石头,人们称之为七星石。传说,玉皇大帝的七个女儿仰慕英雄大禹,偷偷从天宫里跑了出来追寻到这里,想与自己的偶像见上一面。然而以天下为己任的大禹,早已经辗转他乡,继续他治水的宏图大业,这里只留下了他的足迹。仙女们盘桓在治水英雄大禹脚印的旁边,久久不愿离去。为了表达对大禹的爱恋,渐渐的她们化为了七块凝固的石头,拱卫在大禹足迹的四周,把一腔思念留在了这里。由此,禹迹石、七星石千百年来受到无数人景仰膜拜,并前来此地观赏。

在禹迹山的半山腰还有一块突兀、峭拔的石头——飞来石。传说,关于飞来石的来历有一个美妙的故事。说它是女祸补天时所用的乌龟残留的一只脚趾头变化而成,它高约三米,巍然屹立,然而奇怪的是只有一只小小的边角支撑在山崖上,凌空悬挂,远远看去好像这巨石随时有坠落的危险。然而历经千百年这飞来石还是安如泰山,稳稳端坐在山腰,迎接八方游人。

山上一片茂密的松林外还有两块相互依靠的石头,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和合二仙”石。和合二仙为民间传说中主持爱情婚姻之神。据说只要在这和合二仙石前跪拜,就能保证你的爱情幸福、家庭美满。所以不少人来禹迹山旅游观光,总会寻访到此,虔诚地跪拜在两块巨石面前,乞求和合二仙赐给自己幸福美满。虽然幸福和美满难以苛求,人们还是乐此不疲。禹迹石、七星石、飞来石、和合石,这众多的奇石成为了禹迹山上耀眼的风景线!

奇貌,见证沧海桑田的巨变

夏天登上禹迹山,晴空万里,让人心旷神怡。从禹迹山的中寨门攀上山坡,眼前呈现出一幅壮观的景象:层层交错的岩石、砂砾呈现出一种韵律,像波浪潮汐般铺展涌动;在层层叠叠的砾岩石中又夹杂着泥土层、红砂层。这就是被地质学家称为陆相沉积的地貌。

陆相沉积是指陆上的岩石风化物在重力、水、风、冰川等作用下,在长期的自然地质演化后沉积于陆面部分的物质,人们在这一地貌里可以看到透镜状砂体、淡水生物、泥裂等外露遗迹,能看到有冲刷面、大型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逆行沙波层理等地貌奇观。地质界学者在此考察后认为,禹迹山上的陆相积沉地貌是典型的河流沉积地貌,其冲刷面、平行层理与逆行沙波层理特征尤为突出。它的形成需要经历上亿年的历史!禹迹山头的这些陆相积沉地貌之下是否还隐藏着其它他什么秘密呢?或许有一天科学家会帮我们揭开相应的谜底。

小时候常听老人说,禹迹山附近过去是一条宽阔的河流。正是由于河水泛滥大禹才千里迢迢前来治水。我当时对这种说法不以为然,后来听到科研人员讲到它的来历后,似乎明白和印证了民间传说的可信,若干万年前也许禹迹山附近确实就是有一条浩浩荡荡、水势汹涌的河流。所谓沧海桑田,此之谓也。

奇洞,留下历史的谜团

禹迹山上的石奇、貌奇,禹迹山上的洞更奇。在禹迹山的半山腰有一座石窟。石窟由大小不等的40多间石室组成,大的石室10余平方米,小的石室则只有一二个平方米。这些大大小小的石室由一条长达数千米幽邃曲折、忽上忽下的通道连接在一起。石洞里面层层叠叠,机关巧布,既有较为宽阔的主洞,又有狭窄的支洞,更有专门迷惑人的弯曲的“陷阱”——死洞。人一旦走入死洞就找不到方向。禹迹山上的石洞是长期地质演化所成还是人工所凿?我查阅了一些史书仍不得其解,它成为了我心中的一个谜团。

民间对这石洞的来历却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版本。一种说法是,清朝嘉庆年间,辗转作战的白莲教农民起义军,最后来到禹迹山。他们看到这里地处两县交界处,山势险峻,易守难攻,就打算长期占据这座山与清军对垒。为了储存粮食、武器等,就开凿了这些石洞;一说是明末清初,张献忠围剿四川时,当地士绅为躲避战乱,开凿了这些石洞,让周围的百姓可以藏在石洞中躲避战乱。

然而这两种说法在典籍中都找不到只言片语的证据。不过,近年来,不少研究者在实地勘探后认为,禹迹山上幽深蜿蜒的石洞与残留的两道“寨”门,是四川境内至今保存规模最大、最完善的古代军事防御工事体系。禹迹山曾经有东西南北中五道由石头垒起来的“寨”门,经过岁月的洗礼,如今还有西“寨”门和中“寨”门保存较为完整。从禹迹山“五门合围”的格局可以清楚的看到,这座山在某一时期是作为军事要塞使用的,“寨”门与石洞一道构筑起坚固的屏障,是非常精致的防御体系,共同形成了“山是一座堡、堡是一座山”的奇特景观。

奇佛,演绎人间美好传说

禹迹山山腰有一尊开凿于唐末宋初的大佛塑像。这尊高18米的佛像,腰宽6.1米,下肢宽5.2米,脚掌长宽均约1.3米。大佛头饰螺髻,袒胸束腰,左手平举与胸齐,掌心向上,右手施“说法印”状;大佛头部与下肢皆为镂空圆雕,仅腰背与山石相连。佛像面颊丰腴,两耳齐肩,面容端庄,双目微启平视,于静穆威肃中蕴慈祥;佛身着僧衣,薄而贴身,袈裟罩体,僧衣末端略显飘逸,袖长过膝。有古朴自然之神韵。

大佛刻凿的时间在已有的文献中却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唐天宝年间(公元742年到745年)北方连年战乱不休,唐玄宗入川避难,一大批画师、工匠、高僧也追随唐玄宗来到四川,进而把北方雕凿的佛像也在四川推行。大足石刻、安岳石刻、巴中石刻、广元石刻以及乐山大佛,都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假若从这推断,禹迹山上的大佛出生时间,至少也应该是在晚唐时代。

又一说法是,唐代宗大历四年(公元769年),太子文学(东宫属员正六品下)沈涛撰写了一篇《沈荣功德记》颂扬曾任成都犀浦(郫都区)尉的侄子沈荣,文中概述了沈氏族系源流及本人身世。《沈荣功德记》刊刻在距离禹迹山五十多里外的南部县盘龙镇回龙山上,与《功德记》同时镌刻的还有十五尊佛像,而回龙山的佛像与禹迹山的佛像造型与表现手法都惊人地相似,人们由此推断禹迹山大佛开凿的时间应在唐代宗时期。

另一说法则可以明代万历年间曹学诠所著《蜀中广记》为明证:“县(南部县)东南与蓬州(今蓬安)相接三十里为禹迹山,禹治水所经也,有小石泉,凿石为像,层楼覆之,宋绍兴年间何汝贤有《禹迹山院记》。”从这段话中大致可以推断,至少在北宋时期,这尊大佛就已经存在了。

小时候,在月夜下,在小镇戏台前的坝子里,听到若干禹迹山大佛普渡众生、拯救百姓的故事。传说当年张献忠血洗四川时,不少民众纷纷逃往此山山脚下避难。当大佛的慧眼看到张献忠的士兵要杀戮民众时,大佛突然从身后的山涧掬起水来,泼向士兵,那水居然化作一块块坚硬的石头,顿时吓得这些士兵抱头鼠窜。张献忠定神望去,才发现山中有一尊巍峨大佛,赶紧下令退兵。于是这一方土地,才免于战乱祸害。从此以后,人们对大佛顶礼膜拜,大佛身后的山泉也被人们当成“神水”。

让人惊叹的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年春节,当人们都在给大佛烧香磕头时,一个顽皮的小孩居然从后山的洞窟中爬上了大佛头顶,又一下子掉到大佛的手掌中。望着命悬一线的儿子,小孩的父亲一边给大佛磕头,一边说,只要让他的儿子平安无事,就给大佛穿“金身”报答。传说那时,大佛的手轻轻一弹,将孩子送回地面,孩子居然毫发无损。孩子的父亲也未食言,他耗尽积蓄,又变卖了自家良田,最后才让大佛穿了不到三分之一的“金衣”。他的虔诚感动了大佛,他慈心涌动,把身上的金泊悉数退还。所以后来大佛的身上还残留着斑驳的镏金痕迹。

流连在禹迹山头,一个个赏心悦目的美丽传说不绝于耳,让人心驰神往。传说终归是传说,但正是这些美好的传说,给这座山平添了灵气和魅力,不断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人走近它,寻幽访古,探奇揽胜。

(本版图片由南部县文管所提供)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