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8年06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五版:非遗
2018年06月21日

砚本不凡:攀枝花苴却砚

□ 闻钊强/文

作为传统文房四宝之一的砚(砚台),一般认为有四大名砚:世所公认的为甘肃临洮的洮河石、广东端州的端石、安徽歙州的歙石制作的砚台,被分别称作洮砚、端砚、歙砚。清末又将河南洛阳的澄泥砚与前三砚并列为中国四大名砚。也有人认为可以鲁砚中的红丝石砚代替澄泥砚,也称四大名砚。名砚主要以砚石材质取胜。

苴却砚(石)因僻处西南,近现代在开发制作上又中断多年,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才重新崛起,渐为市场认知称道。此后,四川工艺大师们雕刻制作的苴却砚作品在国内外多次获奖,苴却砚开始蜚声海内外,成为传统四大砚之外的第五大名砚。苴却砚石材出产于攀西大裂谷金沙江沿岸(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大龙潭乡境内)的悬崖峭壁之中,此地古称“苴却”,故谓之苴却砚。

苴却砚历史悠久,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南疆,五月渡泸水(金沙江)处即在现砚石矿山附近的古拉窄渡口,安营扎寨,取石磨兵器时发现石质细润,可制作砚品供军前使用,诸葛亮遂在此喜得七星砚。

苴却石质细密腻滑、莹洁滋润,“抚之如婴儿肌肤”,其丰富的膘、眼、线、纹等特征世所罕见。因色彩斑斓多姿,被誉为“中国彩砚”。苴却砚集中国名砚之优点于一身:石色紫黑沉凝,石质致密细腻,发墨如油,存墨不腐。用一方上乘的苴却砚研磨,当墨锭作用于砚堂面时,其内应力遂产生一股韧性,如有一股神力将墨锭粘附于砚堂面,“所谓如热熨斗上熠蜡时,不闻其声而密相粘滞者”。(《负喧野录·论笔墨砚》)。“着水研磨,则油油然,若与墨相恋;墨愈坚者,其恋石也弥甚”(《端溪砚坑考跋》),所得墨汁细腻均匀,水乳交融,黑亮沉凝,下墨效果极佳。2011年7月12日,攀枝花苴却砚正式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5年6月,苴却砚(石)雕刻技艺列入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苴却砚精品展示

苴却砚品之一种

攀枝花苴却砚博物馆展厅之一

苴却砚的雕刻制作

苴却石:珍贵的地质宝藏

苴却砚之所以珍贵,在于其独特的石材。苴却石属于不可再生的珍稀特种矿产资源,形成于晚二叠世的苴却石是远古时代攀西裂谷岩浆活动与周围岩石长期地质发展作用的产物,经过上亿年方得以形成。这种具有明显条带状的含钙泥质板岩主要分布在攀枝花辖区内金沙江两岸的悬崖峭壁上,开采异常困难。过去,常有因开采苴却石而坠下悬崖者。这也是一块雕刻好并有艺术品位的苴却砚为什么价值不菲的原因。

石坑不同材质也就有所不同。出产苴却砚的历史名坑主要有平地坑、大宝哨坑和花棚子坑等。平地坑出产的石材眼形明晰、色泽翠绿、心睛圆正、环晕纯美,其中红睛、金睛及带环带晕的居多。石眼较多的料石主要出产在平地坑。大宝哨坑又称上岩,是历史上的著名老坑;花棚子坑则地处砚料富集的下层低洼处,也称下岩石,当地人称水岩石。

苴却石内质紧密,有很好的储水功能,经久耐磨。一块经水浸透后的苴却石,用刀刮削表皮后即可见干燥的岩石,水对砚石的渗透力相当微弱。若横向剥离敲击,砚石便会呈片状裂隙剥起,若纵向敲击切割则较为困难,这种石材纵横层面不同的特殊性质,会产生一种只有高档砚台才具备的“磨不滑”的粘附效果,这也是苴却砚的独特禀性。

苴却砚以如珠似宝的石眼著称于砚界。有石眼的砚石为珍贵的石品,只有端砚和苴却砚才有。这种天然形成的圈形小眼一般成团块状分布在砚石中,其中又有色泽各异的中心眼位(一般称眼心或瞳眼),眼有心为活眼,无心为死眼、盲眼。同时,石眼的形状也千奇百怪,有的形如猫眼、有的如龙眼、有的如象眼、有的如鹤眼、有的如鹰眼,石眼似群星璀璨,气象万千,体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绚丽丰富的苴却砚石品有石眼、青花、金星、冰纹、绿膘、黄膘、火捺、眉子、金线、鱼脑冻、蕉叶白、庙前青、玉带、紫砂、鸡血等近百种。

更让人称奇的是,苴却石的石标(表面)色彩也异常丰富,石标有的绿如松柏、有的黄似鳝鱼、有的褐如青铜。所以苴却砚被称为“中国彩砚”。此外,苴却石中更有黄色金线、白色银线和深色墨线镶于石中,各具特色,特别是有些线竟排列得像书签一般非常整齐,极为珍贵。

苴却砚:传统与创新

砚石如此珍贵,相应的在苴却砚的制作上也有相当高的要求,好石材来之不易,工匠们雕琢之前无不殚精竭虑,巧妙构思进行创作。利用原石的质地、形状、色彩等天然材质,或雕山水楼阁、花鸟鱼虫,或刻动物古玩,或琢残荷听雨,雅趣自成。其砚台制作上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有所创新。

苴却砚在历史上的正式开发制作一般认为始自唐朝。唐武德四年(公元 621年)设置云南安抚司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带动了笔墨纸砚需求的增加,于是就地取材用苴却石制砚以供其需。宋时,此地划归泸州管辖,苴却砚除自产自用外经由泸州进贡朝廷,称为“泸石砚”或“泸州砚”,是为时人所喜爱的名砚之一。宋人高拟孙的《砚笺》有记:“泸川石砚黯黑受墨,……而无眉耳。”至元朝时,虞道园所著的《道学古录》有诗:“巢翁新得泸石砚,拂拭尘埃送老樵。毁壁复完知故物,沉沙俄出认前朝。毫翻夜雨天垂藻,墨泛春冰地应潮。恐召相如今曹操,为怀诸葛渡军遥。”清代,此地已有制砚作坊数十家,1909年(清宣统元年)春,清政府取苴却砚赴巴拿马国际赛会展出,被选为文房佳品,至此名震中外。此后因各种原因,苴却砚制作传承中断了相当长时期。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雕刻家罗敬如先生再次发现失传的苴却砚,并查阅相关资料,走访有关部门,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政府支持下,攀枝花苴却石才再次开采,罗敬如三兄弟精雕细琢制作了一批苴却砚。苴却砚得以重新面世,开始逐渐为社会知晓并受到高度评价。

从1987年起,全国众多制砚专门人才,在继承传统制砚工艺的基础上,广泛吸取钟鼎玉石及其他门类的营养,逐渐形成了浑实、厚重、浓郁、瑰丽的艺术风格,尤其在因石立形、因材施艺、俏色利用方面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充分挖掘发扬传统工艺的同时,砚品制作创新上也屡创佳绩。攀枝花苴却砚的品质也更上了一个新台阶。

1989年,“中国苴却砚精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1997年,苴却砚在中国文房四宝博览会上被评为“中国名砚”。2000年后,攀枝花苴却砚制作工艺大师不断崭露头角,除了罗氏三兄弟外,任述斌、曹加勇等雕刻大师的作品先后在国内外获奖。2004年,在“第十五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上,罗氏兄弟创作的苴却砚《卓玛》获金奖。这是苴却砚首次在该博览会上获金奖。2008年7月10日在中国(昆明)东盟石文化博览会上,任述斌雕刻创作的苴却砚《九龙至尊》荣获金奖。2009年任述斌被联合国列入非物质文化雕刻技艺传承人。

传承:因材施艺与巧夺天工

久慕苴却砚的盛名,今年1月,我有机会到攀枝花采风,自然不会错过到苴却砚博物馆一游的机会。

我们的车在攀枝花仁和区沿着迤沙拉大道南行,在路歇桥附近的交错处,一座形如砚台的悬浮式现代建筑出现在我们眼前,这就是攀枝花的“苴却砚博物馆”。走过一条小径,进入博物馆大门,循着讲解员的声音进入宽敞明亮的展厅……在名家展示厅里,看见墙上挂着的玻璃镜框里有苴却砚制作非遗传承人的像,下面有文字介绍还有电话:罗氏三兄弟、刘开君、任述斌、曹加勇、程学勇等,在他们的名字上面都有着“雕刻大师”的头衔,任述斌因为穿着红色的中式褂子显得特别醒目。随后我拨打了他的电话,“我在深圳参加一个展览,我们在电话和微信上都可以聊哈。”他在那边有些急促地对我说。

苴却砚省级非遗传承人任述斌从事雕刻制作已有三十来年的历史。他是巴中人,1989年到的攀枝花。作为苴却砚雕刻的代表性传承人,他说,现代苴却砚在工艺雕刻上比一般的砚台制作复杂,它更多的融汇了雕刻艺术的诸多工艺手法,可以说集浅浮、镂空、圆雕、深雕、薄意、减地等于一体,这样出来的苴却砚便是艺术品了。除了苴却石本身的珍贵外,加上这样的精心制作,让苴却砚更显名贵,这是它与一般砚台最根本的区别。

今年51岁的任述斌说他走上雕刻之路来自家传,他祖父便从事这个行当,这是缘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便开始了自己的雕刻生涯,并有作品获奖。“攀枝花从事苴却砚雕刻的很多,但有成就的少。”谈到苴却砚雕刻制作,他显得胸有成竹:“这是个手艺活,要下力气,才能把石头打磨得好看。”能够“好看”,那是需要艺术创作灵气的。他之所以不同于一般手艺人或许就在于此。他说,过去做活路的时候多,看书少,后来感觉到需要在理论知识上提高自己,不断充电。几十年在工艺上的揣摩探索、精雕细琢,在苴却砚的雕刻制作上他也有了一些自己独特的工艺制作理念,这便是因材施艺,这也是雕刻这个行业的一个基本点。什么样的材质是上天给你的,你只能在这个基础上打磨发挥,这可以从“形、色、体、意”上来理解。

形,是对手里的原始石材在加工之前的最初揣度,这是一块什么样的石材?一般说来,一块石材的自然形状决定了它未来的成品雏形,再好的工艺大师都只能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同时,怎样利用好这一“形”又至为关键,雕刻师如果自己心中缺乏相当的艺术经验和灵感,就谈不上在这有限的“形”中设计刻制出美丽的成品,所谓胸有成竹就是这个意思。

色,也同样如此。我们知道苴却石有绿、黄、褐及多种复杂的点、线,如何综合利用好这些天然的工艺要素,使之成为整个工艺品的有机组成部分,让它为整个作品增光添彩,是雕刻师们在动手之前必须充分考虑的事情。如果说“形”还只是对苴却砚的一个初步构思的话,那么“色”则涉及到整个作品构思中的细节、色块和点线的分布,最后在有限的“形”中发挥出“色”的效果,二者相映生辉,共同构成一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品。这样才能得“体”,在天然的石材上经过相当的艺术构思,让作品浑然一体。不然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意”便蕴含于此。“意”就是创意,这有难度但也是最有意义的事。创作往往需要灵感,好的技术并不一定会创作出好的作品。任述彬说:“雕刻工作是一个具体繁重的事,灵感其实也是一个不断学习和积累的过程,需要不断实践总结。”任述彬的苴却砚作品得自传统,通过对浸润了他几十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领悟,并把这种传统用可以看见的“形”体现得淋漓尽致,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当的创新。

从他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创作的《古币》《屈原》《观音砚》《奔月砚》《古币砚》《济公砚》《九九回归》《松鹤砚》到2000年后开始创作的《史记》《二龙戏珠》《八仙》等都是对传统的回归、发掘和丰富。这当中不少作品在国内国际获奖。2008年,任述斌带领徒弟耗时3年打造出《九龙至尊》,这个重达980公斤,石眼多达229颗的大型苴却砚作品,是他多年从事苴却砚雕刻所结下的硕果,凝聚了他数十年的雕刻工艺成果,是目前可知苴却砚中最大最重的,也可说是攀枝花苴却砚作品的集大成者。

谈到苴却砚雕刻的传承发展,他说,传承离不开载体,石材是有限的,手艺是无限的。传承和发展都要围绕载体(苴却砚)来进行,同时,雕刻是一门手艺,现在做苴却砚的匠人很多,但真正做得有品位、有艺术价值的并不多,后者对人的要求更高。

传承和发展需要对传统进行挖掘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回归是传承,创新也是传承。“我们几十年创作的无数作品都是对传统的发扬,丰富了传统内容。这些年我们都在搞培训,这方面做了些工作,培养了几百号人才,他们散布在全国各地。”未来的市场如何呢?他说,苴却砚也同国内四大名砚一样,早已从过去简单的磨墨汁的文房四宝之一蜕变成工艺和艺术收藏品,单纯的工具使用功能已经转变,除了砚台,现在更多的是制作苴却石壁挂、摆件、茶盘、镇纸、印章、烟缸及笔筒等,人们今天喜欢它或许更在于它的工艺、艺术和收藏的价值,这方面的市场空间可以说相当大。当然,它对工艺师的要求也就更高了!

(本版资料图片由中共攀枝花市委宣传部“云上攀枝花”提供)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