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波:舞活磷化工龙头 带旺县域经济发展
张贵斌 吴启昌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胡智 文/图
雷波县是凉山州的东大门,全县面积2932平方公里,人口26万,其中以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占54%。境内山高坡陡谷深、大江大湖阻隔、地质条件脆弱,山地面积占84%以上,可以说“地无三尺平”,自然条件较为恶劣。但是,雷波历史悠久、资源富集、物产丰富、区位独特、机遇叠加、潜力巨大,享有孟获故里、中国彝族民歌之乡和中国优质脐橙第一县等美誉。
近年来,该县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和州委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依托“六大资源”,发挥“四大优势”,抓住“十大机遇”, 一手抓脱贫攻坚,一手抓转型发展,不比困难比办法,不比条件比干劲,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快速发展、科学发展的良好态势。201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4.84亿元,增长9.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5亿元,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0.26亿元,其中磷化工比重最大,已成为雷波工业崛起的龙头。
凉山州领导在施可丰公司督查环保
磷化工车间在生产
磷化工企业每年都要在该县招工,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
企业与地方共建职工书屋
厂区一角
装运矿石
运矿石的卡车川流不息
矿山一角
依托资源 “从无到有”建起磷化工产业园区
雷波县最低海拔385米,最高海拔4070米。海拔高低悬殊大,使得雷波到处都有高耸入云的大山,处处可见杂乱无章的石滩。在雷波县巴姑乡建设村的土地里,几乎都是鸡蛋大小的石块,村民们种玉米需要慢慢地把石块刨开下种,至少五六分钟才能种好一窝玉米,由于太费时间,许多村民想放弃种植玉米。不料,石头窝窝长出的玉米非常强壮,玉米棒子长得又大又长,产量比其他地里种的要高许多。
“村民们过去都不明白,为什么石头窝窝里种庄稼,产量反而比沃土里种的还高。”建设村党支部书记说,后来开发磷矿,大家才知道原来那些石块都含磷,是庄稼所需的天然养料。
雷波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的矿种有铅、锌、铜、煤、磷矿、石灰石、铝土矿、石膏、铁矿等10多种。其中,磷矿资源优势比较突出,已探明储量的有22.62亿吨,远景储量达44亿吨,为全国八大优质磷矿之一,川滇成磷带四川境内最重要的地区之一。雷波磷矿床分布集中,矿层厚度大,但富矿少,贫矿多,矿石品位偏低,大多为中低品位磷矿,含硅量高。目前县境内共有矿权设置56宗(其中探矿权26宗,采矿权30宗),有矿山企业56家。该县立足水能与矿产的黄金组合优势,县委、县政府实施“工业富县”发展战略,相继在第九届和十届西部博览会招商引资,吸引企业入驻磷化工产业园区。目前,园区已入驻有洋丰110万吨磷铵、施可丰60万吨长效缓释肥、新都化工6万吨黄磷和明信生态型磷化工综合利用等项目,项目总投资达65亿元以上。2017年,磷化工完成销售产值4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生产磷酸一铵128.5万吨,生产黄磷4.5万吨。雷波磷化工业不但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而且依托资源和地理等优势,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科学规划 “一区多点”布局产业格局
雷波县是农业县,从前只搞过一些小规模的工业企业,缺乏大规模搞工业的经验。在确定开发磷矿资源,发展磷化工业的时候,县委、县政府提出,绝不小打小闹遍地开花开发磷化工,必须引巨资、大公司、大集团、大企业等开发磷化工产业。其磷化工产业发展思路及定位是坚持磷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从初级磷矿石出发,推进磷化工向下游延伸,最终形成磷化工以“磷矿—磷酸—精细磷化工系列产品、高效磷复肥—废弃物综合利用”为主线,以磷化工为主体的一体化完整产业链。重点从三个方面促进磷化工产业的快速、有序、健康发展。一是增强对中低品位矿石的利用;二是通过大企业大集团带动对磷酸进行肥料级—饲料级—食品医药级—电子级的梯级利用;三是做好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
根据发展思路和定位,充分利用雷波丰富的水电和磷矿资源,按照“电矿结合、资源就地转化加工、发展精细磷化工”的思路,编制了以磷化工产业为主的雷波县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规划总用地面积6.814平方公里。从雷波山地多的实际出发,雷波磷化工产业园区以“一区多点”的形式进行布局,形成“一大区—五片区—八组团”的总体结构。目前入驻园区的四家企业,主要分布在A片区顺河乡组团和回龙场乡顺河村组团、D片区马道子组团,另外莫红、瓦岗、卡哈洛、上田坝等地为雷波工业集中区的磷矿供应基地。
招大引强 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蒸蒸日上
截至去年底,雷波县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0家;13座地方中小水电站发电6.44亿度,实现产值1.17亿元;雷波安和水电公司在新三板成功挂牌。作为雷波县的工业龙头,磷化工企业共生产磷酸一铵128.5万吨、黄磷4.5万吨,7家矿山企业外运外销磷矿200万吨,完成销售产值40.1亿元。
该县在园区引进签约磷化工企业4家,其中3家已相继全部投产。四川雷波洋丰肥业有限公司是该县引进的第一家大企业,由湖北新洋丰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雷波注册投资建设,总投资16亿元。其项目规模为110万吨/年粉状磷酸一铵,配套80万吨/年硫磺制酸、50万吨/年磷酸及180万吨/年选矿装置。项目于2009年7月动工建设,2010年建成投产。公司建成投产后,安置就业人员1000余名,以公司为依托,成立了三个劳务公司和一支拥有200余辆汽车的运输车队,每年完成约200多万吨原材料运输、100余万吨成品发运,创造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201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52亿元,实现产值16.2亿元,生产磷酸一铵62.7万吨。
坐落于该县工业园区A片区顺河乡组团的施可丰四川雷波化工有限公司,是山东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隶属于山东翔龙集团,由山东翔龙集团和雷波水电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合资兴建,总投资13.6亿元,于2009年11月18日开工,同时配套40万吨硫磺制酸、15万吨/年湿法磷酸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于2012年11月建成,累计完成投资7.62亿元。公司于2014年启动二期工程,项目规模为100万吨/年中低品位磷矿综合开发利用项目、10万吨/年高效氮磷水溶肥、5万吨/年磷酸二氢钾项目及1000吨级码头。其中10万吨/年高效氮磷水溶肥项目现已全面建成投产。公司现已同四川大学化工学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发精细化工产品,主要生产食品级、医药级下游精细磷化工产品。201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7.27亿元,实现销售产值16.9亿元,生产磷酸一铵65.8万吨。
落户在雷波工业园区D片区马道子组团的雷波凯瑞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6万吨/年黄磷项目,是成都新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以生产黄磷及磷酸盐为主的经营实体,占地315亩。公司一期投资5.5亿元建设6万吨/年黄磷、3万吨/年五钠、5万吨/年磷酸、2万吨/年磷酸二氢钾及配套附属设施装置,二期为15万吨磷酸盐。一期项目于2012年开工建设,目前已投产。公司以规范、务实、高效、精细的管理模式实现生产经营的良好效果,并且依托黄磷产能,下一步将延伸产业链,积极发展中间产品,大力发展下游产品,形成多品种、多功能、多规格的精细磷化工系列产品体系。201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3亿元,实现销售产值7亿元,生产黄磷共4.5万吨。
已建成投产的三家大企业,一边抓紧生产,一边扩大规模。新洋丰公司新增磷石膏渣场、凯瑞公司环保节能升级改造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施可丰公司渣场卫生防护区项目、凯瑞二期项目205户农户拆迁工作全面完成。此外,明信公司生态型磷化工综合利用项目二期试实验装置基本完成;新洋丰、施可丰电解水合成氨项目有效对接,磷化工业发展蒸蒸日上。
工业富县 打造新兴磷化工产业基地
近年来,该县深入实施“工业富县”战略,努力打造中国新兴磷化工产业基地,做精做细磷化工产业链。加快推进磷化工园区顺河乡组团专用公路和居民安置点二期工程建设;启动新洋丰癞子沟新渣场征地拆迁工作;帮助新洋丰、施可丰等企业改造设备,节能减排,优化升级,调整转型发展方向,加快推进凯瑞6万吨黄磷装置环保节能升级改造项目;积极争取电解水合成氨项目落地;加快岩脚、干洛黑、阿居洛呷磷矿探矿权出让,扩大矿产品开采规模,力争完成矿产品检查站建设,强化煤、电、油、运等要素保障,确保磷化工企业开足马力正常生产。
顺河安置点(二期)建设项目,计划投入3000万元,占地95.1亩,规划安置200户,前期地形图测绘、土地预审工作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完成,环评已委托有关单位编制,安置点取水工程方案已初步确定。计划将于今年年底完成项目所有前期招标工作,力争明年年初正式启动项目建设工作。
施可丰渣场卫生防护区距离内农户拆迁项目,目前72户房屋拆迁农户已经全面完成拆迁和补偿资金兑付工作,已兑付资金1826.45万元,拆迁户全部搬出渣场卫生防护距离;凯瑞二期项目拆迁133户已全部拆迁完毕,共兑付拆迁资金2730.56万元。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扎实开展环保工作。园区管委会按照中央、省、州县环境保护总体要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党政同责”“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规定,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园区环境保护工作,全方位做好省州环保督察发现问题和园区、企业自查自纠突出问题整改。成立了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定期研究解决环保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落实了跟踪环评,按照有关程序比选确定四川众望科技咨询公司为园区跟踪环评作业单位。积极做好园区企业“三同时”制度,园区内施可丰、洋丰、凯瑞3家在生产企业“三同时”验收率达100%。积极开展排污规范化工作,已实现园区企业生产废水与生活污水双零排放。严格查处环境问题,共整改完成了环保标识不全、渣场管理不完善等省环保督查组反馈问题12项,州经信委反馈问题3项,园区检查整改完成5项,共20项环保问题。园区管委会始终从保障人民群众合法环境权益出发,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改善信访工作环境,加大环境信访投诉案件的调查处理工作。管委会通过环保投诉热线、上级转办和现场处置等方式总共受理环境信访投诉8件,处理办结并回复7件,另外1件正在积极处理当中。不定期到园区企业对环境保护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巡回督导,发现问题,立即组织整改。
服务企业 加快产业集聚形成规模效应
为了企业发展壮大,该县实行县级领导项目责任制,跟踪落实,一抓到底。在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和对重点企业实行挂牌服务的基础上,加大行政监察力度,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以国家地勘基金项目实施为重点,加快磷矿资源勘探步伐,做到规划申报一批、启动勘探一批,坚持把优势资源配置给优势企业,根据企业的项目推进情况,先后通过资源挂牌出让、引导厂矿企业相互兼并重组和参股合作等方式,使落地办厂的企业得到了磷矿资源开采权,解除了他们在雷波投资建厂的后顾之忧。
为了给企业服好务,工业园区管委会干部驻扎在工业园区积极抓好土地、渣场等基础配套设施的调查、规划等工作。通过养老保险、厂区就近城镇化安置、进厂务工等方式,解决群众生计和长远发展问题,激发了群众支持和参与工厂建设的积极性,稳妥地推进了征地拆迁安置工作。整合各方面资金近2亿元,加快通达通畅工程,积极立项洋丰、施可丰园区以及黄磷园区的进场公路和厂区交通;积极争取规划宜(宾)攀(枝花)高速公路、金沙江水运港口项目;协调中国三峡集团公司,借道溪洛渡水电站对外交通公路进行运输等等交通项目,满足企业的运输需求。
磷化工是雷波工业的龙头,该县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进一步加大企业技改扶持力度。根据省、州、县加快工业发展的政策和园区建设扶持政策,积极帮助洋丰、施可丰等园区企业改造设备,节能减排,挖掘发展潜能。进一步加强要素保障,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好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和完成生产目标。进一步加强队伍自身建设。按照“创一流团队,建一流园区,争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的要求,以机关效能建设为抓手,把效能建设与项目和重点工作结合起来,构建起一支管理科学、执行严谨、运作高效、精干廉洁的工业园区队伍。加快发展磷化工产业园区,将逐步加速磷化工向精细化工方向发展、增加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磷酸盐、适度发展磷复肥,促进磷化工企业专业化分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加快形成产业集聚和规模经济,力争在2020年将雷波县磷化工产业建成产值200亿的磷化工产业发展基地,让磷化工这个雷波工业的“龙头”高高扬起。
咨询热线:电子邮箱:xwb93@126.com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