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7年09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特别报道
2017年09月15日

会理有色产业园区:产业集群集聚 内生动力提升

 □ 李美桦 唐有吉 黄正伟 尹华高 胡智 文/图

 会理地处四川省最南端,因“川原并会,政平颂理”而得名。全县面积4527平方公里,县城海拔1790米,年平均温度15.1℃,平均降雨量1140毫米,森林覆盖率57%。辖48个乡镇(办事处)、313个村(社区),总人口46.25万人。县内有汉、彝、藏、回、傣等19个民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杂居县。

 会理县地处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腹心地带,素有“攀西聚宝盆”的美誉。已探明矿藏达60多种、300多处,铜、锌储量分别占全省85%和20%以上,钒钛磁铁矿储量居全州前列。风力、光伏发电装机潜力均超过100万千瓦。会理石榴、会理黑山羊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会理古城建成于明洪武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保存完整,2011年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已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皎平渡遗址、会理会议遗址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之一。古城文化、红色文化、石榴文化、川滇文化、民族风情文化整合构成文脉相承的会理文化。

 近年来,会理县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经济社会保持了率先、竞先、领先发展的势头。 “十二五”期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6.1%。2016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19.03亿元,增长7%。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实现7.85亿元,增长13.6%。工业增加值100.46亿元,增长4.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4.03亿元,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5.69亿元,增长10.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25元,增长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65元,增长7.9%。目前,会理已形成铜镍、铅锌、钒钛铁、电煤、特色农产品加工、新能源、现代流通服务业、文化旅游产业和黄(烤烟)红(石榴)黑(猪羊)绿(经济林)等主导产业。

 大力建设“一园三区” 加快培育龙头企业

 会理有色产业园区于2006年12月由凉山州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是依托境内铜镍、铅锌、钒钛铁等资源优势,以铜镍、铅锌、钒钛铁等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为主导产业,采取多点开采、定点洗选、集中冶炼的方式,按照“一园三区”——铜镍产业区、铅锌产业区、钒钛铁产业区进行空间布局的园区。园区规划资源区面积161平方公里,冶炼加工核心区面积13.07平方公里,核心区现已建成面积2.16平方公里。

 2016年,园区共有入驻企业51户,其中规上企业35户,完成工业总产值240.89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26.84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226.6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95.9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48亿元,实现税金6.08亿元,完成工业投资5.99亿元,园区从业人员10427人。产业集中度93.5%,投资强度350万元/亩,综合能耗143641.62/吨标煤。

 园区现已探明的铜资源储量达145.56万吨,居四川省首位。现有规模以上铜业企业14户,年生产铜精矿45000金属吨,99.5%阳极铜10万吨。铜产业以会理县昆鹏铜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其产能规模在全国铜冶炼行业中居第8位,在西部地区居第2位,在四川省居第1位。昆鹏铜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7年9月,于2008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2010年7月投入生产。项目总投资14.8亿元,占地385亩, 2016年该公司生产阳极铜100053吨,硫酸353600吨,实现销售收入38.65亿元。2016年底,园区引进中金公司城市再生铜项目,项目现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年生产铜板、铜丝、铜杆10万吨,会理有色产业园区铜产品产量可达20万吨/年。

 园区铅锌资源储量达114.8万吨,是省内重要铅锌资源区。园区内现有规模以上铅锌企业3户,年生产铅锌精矿20000吨。铅锌产业以会理锌矿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是一个集采掘、洗选、冶炼为一体的企业,系全国100家最大有色金属采选企业之一,年产铅锌精矿金属量1.8万吨,在铅锌行业产量居全国前20位。园区在建的10万吨/年电锌冶炼项目采用加拿大谢里特公司开发的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锌精矿氧压浸出工艺,锌电积采用卢森堡开发的全自动化操控的大极板技术和装备,主体工程占地400亩,总投资14.59亿元。该项目现已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后可年产锌锭10万吨、铅锭6万吨、硫磺5万吨,年销售收入达50亿元。

 园区已探明的钒钛磁铁矿资源储量达42100.62万吨,是攀西地区重要的钒钛铁资源区。园区内现有规模以上钒钛铁企业18户,年生产钒钛铁精矿400万吨,球团矿100万吨,钛精矿15万吨。钒钛铁产业以会理县财通铁钛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 2009年10月在中国香港成功上市,是中国大型民营钒钛磁铁矿运营商之一,是四川省最大的民营铁矿石经营企业。

 壮大三大产业集群 实施“五十百千”工程

 2011年6月被省经信委评为四川省100亿级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 (“1525”工程)(川办函〔2011〕148号)。

 2012年11月被省发改委评为“十二五”第一批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单位(川发改环资〔2012〕1310号)。

 2013年7月被省人民政府列入“51025”重点产业园区500亿级培育园区发展计划(川办发〔2013〕44号)。

 2013年10月被省经信委评为四川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循环经济) (授牌)。

 2016年5月,会理县有色产业园区完成《省级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修订工作,报国家发改委审核后,目前正在根据审核意见修改完善有关资料,待资料完成通过审核后,会理有色产业园区将升级成为省级综合类经济开发区。

 园区紧紧围绕党中央和省、州、县关于园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方针,抓住和用好当前省委省政府为凉山出台的“一个意见,三个规划”和攀西战略资源开发实验区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抓住重点产业、重点资源、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重点人才“六个重点”,认真贯彻凉山州“1286”园区发展计划,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到2021年,园区企业力争达到60户,其中规上企业数量力争保持在45户以上,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600亿元,销售收入力争实现500亿元,工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50亿元,利税总额力争实现50亿元。企业投资额力争实现10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力争达到10亿元。

 未来几年,有色产业园区将着力培育壮大有色金属选冶加工、循环经济、高新技术开发等三个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着力培育铜镍、铅锌、钒钛铁三大主导产业,发展精深加工项目,延伸产业链,开发上下游配套产业,形成三大主导产业集群。着力培育企业,实施“五十百千”工程。到2021年,培育百亿级企业2户,10亿级企业10户;建成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5家,引进和培养高级管理型人才100名,高级技术研发型人才1000名;形成30万吨铜、10万吨铅锌、500万吨铁、100万吨钒钛系列产品的有色产业规模,壮大企业集团,以大企业支撑大产业。着力培育产品,抓好特色资源的开发与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工业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