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6年12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工业凉山
2016年12月08日

加快推进绿色产业统筹发展 促进“电力、供水、综合经营”三大板块协调运行

凉山州大桥水电:打造四川现代水利水电综合开发样板

 □ 邓邦辉 周立学 杨运春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尹华高

 11月27日,中国共产党凉山彝族自治州第八次代表大会在西昌隆重召开。

 凉山州委书记林书成代表七届州委作州委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后五年,全州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深化产业强州、生态立州、开放兴州“三大战略”,着力创新驱动、统筹协调、绿色生态、开放合作、共建共享,决战贫困迈向全面小康,转型跨越推进富民强州,打造世界级清洁能源基地、稀土钒钛战略资源创新应用基地、国际阳光康养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重要的特色优质农产品基地、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创建全国同步全面小康示范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建设美丽幸福文明和谐新凉山。

 四川省凉山州大桥水电开发总公司于1995年按照国家水利工程“建管统一”的要求,由“凉山州大桥水库工程建设指挥部”转型而来,属承担公益职能的“事企一体”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单位,负责大桥水库工程建设、经营管理和滚动发展,是目前凉山州最大的国有独资水利电力企业。

 回眸“十二五” 稳中有进写华章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凉山州大桥水电开发总公司在“十二五”期间按照“供水为主,水电互动,以电兴水,综合发展”的基本定位,以“建设美丽富饶文明和谐安宁河谷”为契机,强化对已成枢纽工程的管理和运行维护,确保工程安全和综合效益得到充分发挥,新产业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大桥水库水利风景区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十二五”期间,公司工业产值年平均实现14536万元,销售收入年平均实现13776万元,成本年平均实现12946万元,税金附加年平均实现2353万元,利润年平均实现862万元。

 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完善水利工程建管体制机制。树立大桥水库工程实行流域化管理的思路和安宁河流域“一盘棋”的发展理念,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积极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推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以岗定薪,推行并初步建立了“收入靠绩效”的激励机制和“逢进必考”的进人机制,完善了“岗位靠竞争”的选人用人机制。

 积极挖潜,增效减亏。“十二五”期间通过动态蓄水、争取电价支持等手段,较“十一五”大桥水库同一库水每年增加效益1500万元。大桥灌区一期工程2015年底通过竣工验收,新增灌溉面积27.4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5.75万亩,年均向流域沿线提供工业和生活用水1.45亿m3,多年平均发电量1.22亿kw·h。工程运行亏损从“十一五”末的每年3500万元降至每年2500万元,供水收入从30万元/年增长到700多万元/年。

 充分发挥骨干作用,努力创造社会效益。通过水库拦洪削峰,缓解了防洪压力,安宁河沿岸农业枯季缺水状况得到极大改善。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为流域创造的社会效益达3.28亿元,其中灌溉效益1.52亿元,环保效益0.12亿元,防洪效益0.28亿元,流域新增发电效益1.36亿元,显示了大型水利工程的骨干作用。

 招大引强助推综合产业发展,为“以电养水”提供支撑。为破解西昌金桥酒店经营“瓶颈”,引进四川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经营管理酒店;与盐源县电力公司合作开发的树瓦河流域2级装机2万kw电站于2014年全部建成投产;与华东院和安徽尚特杰公司合作开发的冕宁大田10MW农光互补电站和会理黎州20MW分布式电站于2015年并网发电;安徽省天长市15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项目在建。

 大桥水库水利风景区建设取得成效。投资617万元积极开展库区生态恢复工作,完成1187亩人工绿化造林,栽植柳树和白杨189979株,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生态保护圈,对水土流失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完成了消落带生态修复植物试种52亩,对探索灌区植物种植提供了依据。加强库区生态建设。加大《大桥水库工程管理条例》宣传力度,积极参与大桥水库引水工程的调研论证,将库区扶贫工作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库区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和谐库区、生态库区、平安库区”机制已建成。大桥水库已有黑鹳、秋沙鸭、斑头雁等16种珍稀鸟类栖息,水库生态鱼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水库被四川省水产局认定为“无公害水产品基地”。

 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将库区综合治理与扶贫工作有机结合,结合对口扶贫的大桥镇店子村的区位特点提出了“智力帮扶、产业脱贫、财力支持”的扶贫方案,试种并扩大种植核桃、花椒等经济作物和附子、南苍术、油牡丹等中药材的种植规模,改变传统农耕方式,实现库区生态建设、水质保护与库区人民可持续发展。自2010年以来,公司向对口扶贫的店子村捐资77万元,2016年实现贫困村摘帽,32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完全能实现2020年同步小康的目标。

 水利科技取得新成果。建成大桥水电清华大学院士(专家)工作站。2015年大桥总公司与清华大学王光谦院士团队合作开展“大桥水库入库径流中长期预报系统研究”“大桥水库技术中心科技平台搭建”两个科研项目已列入四川省“厅、州会商”科技项目。“基于SOA的水情测报和水光互补系统联合优化调度平台建设”已经成功申报省科技厅科技支撑项目。

 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建立了灌区一期工程渠道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设备的远程自动化控制,现代水利管理模式已具雏形,为建立现代水利水电样板奠定了基础;筹资7000余万元对大桥电厂进行技改升级,为建设大桥电厂西昌远程控制中心,实现大桥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现代化电厂筑牢了基础,为公司实现“大桥电力”统一集中调度和远程控制的远期目标提供了支撑。

 积极推进灌区二期前期工作。灌区二期工程《项目建议书》已获批复,2015年经国务院第48次常务会确定纳入“172项重大水利工程”,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确定为全国“开展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第一批试点”项目。2016年8月,水利部委托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对《四川省凉山州大桥水库灌区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审查,已顺利完成初设及后阶段勘察设计招标。

 “三个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十二五”期间总公司先后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四川省AAA级诚信守法示范企业”“四川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水利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凉山州诚实守信模范企业”“凉山州十佳卫生单位”“教育扶贫先进集体”“党建工作先进集体”“‘四好’领导班子创建先进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西昌市文明单位标兵”等20余项称号。

 谋篇布新局 “十三五”再展宏图

 “十三五”期间,公司将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国家推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加快建设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等有利外部环境,特别是州委、州政府打造“安宁河谷农、文、旅休闲观光度假长廊”这一历史机遇,全面提升安宁河流域水利保障能力,围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公司“做强、做优、做大”的目标,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构建集团化管理模式,“电力、供水、综合经营”三大板块体系协调运行,按照“调整结构、产业突破”的思路,通过开发水电资源、光伏新能源、生态资源、盘活现有土地等资源作为经济增长点,不断增强企业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十三五”末将公司建成州内最大的水利、水电互动型产业集团,资产超过50亿元,装机规模超过40万千瓦,年产值达到4亿元,社会效益7.3亿元以上,打造成四川省现代水利水电综合开发的样板,推进公司整体上市或主营产业上市。

 水利板块

 ——认真贯彻落实《大桥水库工程管理条例》,积极探索流域养水模式,切实加强大桥水库灌区一期工程的经营管理,加大库区生态建设和水资源保护力度,充分发挥好大桥水库工程的综合效益。

 ——大桥水库灌区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做好PPP试点工作;水务投融资平台模式初步建立,现代水利水电综合开发样板基本形成。

 ——组建“凉山州北控水环境投资有限公司”,积极参与凉山州传统水务及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投资、融资、投融资管理、建设管理、生产经营管理及资本运作服务,初步建成现代化水利企业,力争“十三五”末上市。

 ——“十三五”期间完成安宁湖水利风景区规划等工作。2016年前完成省级申报工作,2018年前完成国家级申报工作。完成水库入库径流预报及“水光互补”三个科研课题,建成以“二网一库”为基本结构的信息网络体系,实现调度管理,信息传输资源共享,以科技新产品的运用促进生产方式的转变。

 电力板块

 加快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建设,发展光伏农业、光电扶贫项目。“十三五”末电力装机突破40万千瓦,用电力的经营性收益支撑水利的公益成本,构建凉山发电企业集团。

 ——组建“凉山州大桥电力分公司”,整合电力资源,实行统一集中控制管理,节约发电成本,提高效益。

 ——利用水电和新能源资源,联合有实力的国资及民营公司,成立独立的区域售电公司联合体,实现联合体内供用电内部消化,富余电量直供相关企业的战略目标,实现企业发电效益最大化。与相关新能源产业企业合作,实现新能源产业链的延伸,将富余电量和水资源转换为可储存的清洁能源,实现资源效益最优化。

 ——完成大桥电厂西昌远程控制中心的建设,实现大桥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远程控制现代化电厂。全面建成“大桥电力”产学研平台,辐射周边水电站技术服务。

 ——“十三五”末建成光伏电站300MW(大桥公司占40%股份,装机规模达120MW)。

 ——至2018年光伏扶贫3000户,装机9MW,配套自建6MW,合计建设15MW。

 综合经营板块

 ——“实业公司”按产权多元化方式,组建国有相对控股的混合所有制公司。发挥土地、生态环境等资源的作用,综合经营产业增加新收益。

 ——以安宁湖为依托,做好生态修复、治理、管理相关项目;利用社会资金,开发优质旅游、水产、中药材等产品;建设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文化、教育等活动的旅游度假水利风景区,参与打造安宁河谷“农、文、旅”休闲观光走廊。

 新闻链接>>

 凉山州大桥水库工程加快建设步伐

 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四川省第五大灌区

 大桥水库枢纽工程:枢纽工程包括水库和大桥电厂。水库控制流域面积796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1亿m3,总库容6.58亿m3;电厂装机10万kw,具备完全年调节能力,是四川省六座以水利为主的大型水库之一,也是目前凉山州建成的唯一一座大型水库。枢纽工程于1993年11月开工建设,1999年6月下闸蓄水,2000年5月全面完工,总投资11.56亿元。

 大桥水库灌区工程:已建成的大桥水库灌区一期工程包括漫水湾配水枢纽、左干支渠、电站三大主体和7处万亩以上中型老渠堰(灌区)局部改造。兴建引水渠道全长120.8km,工程控制灌面66.52万亩,主体工程于2008年9月通水试运行,2013年1月,老渠堰(灌区)改造工程先后全部完工恢复通水。工程历时12年,总投资近10亿元。拟建的大桥水库灌区二期工程包括漫水湾右干渠、大桥右干渠配套及沿河灌区改造。兴建干支渠总长184.78km,设计灌面45.85万亩,估算静态总投资33.78亿元。设计(正常运行)年灌溉供水24563万m3,农村人畜供水1802万m3,城镇工业生活供水4696万m3。拟建3座跌水消能电站,总装机容量8150kw。规划的灌区三期工程拟对泸月渠、大桥左干渠等工程进行配套建设。渠道总长43.59km,规划控灌面积9.05万亩。

 大桥水库位于安宁河源头,是安宁河流域的龙头水库,属国家Ⅱ等大(2)型水利工程,工程是“以农业灌溉用水、城乡生活用水、工业用水、防洪、生态保护用水为主,结合发电、水产养殖、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型准公益性水利工程”。大桥水库工程地处安宁河平原(四川第二大平原)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国家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发展区。水库灌区规划分三期建设,工程涉及凉山、攀枝花两市州5个县(市)的农业灌溉、工业及城乡生活用水。工程设计灌面121.42万亩(其中新增灌面66.73万亩,改善灌面54.69万亩);每年可提供农业用水3.74亿m3,城镇及工业用水2.58亿m3。工程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四川省第五大灌区,是全省“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