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胜文旅
力助峨眉山“全域旅游”转型升级
□ 林立
8亿年前,峨眉山从白浪滔天的汪洋大海中横空出世,屹立东方,成为山势峻秀的世界名山。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千年儒、释、道的文化积淀,使峨眉山成为全球第18个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地,成为中国第三个、四川唯一的世界“双遗产”风景名胜区……
1979年,峨眉山作为风景名胜区正式对外开放;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7年,跨入国家5A级旅游景区行业; 2013年,峨眉山市获批中国西部唯一的全国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成为引领中国旅游改革的一面旗帜。
2013年,四川德胜集团旗下的四川德胜集团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在峨眉山下成立,助推峨眉山“全域旅游”转型升级。短短三年时间,一个“以家庭度假为主,融文化旅游、生态展示、运动休闲为一体”的峨眉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雏形在峨眉山麓呈现,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剑指黄湾 打造世界级风情小镇
黄湾,是峨眉山市唯一覆盖峨眉山核心景区的乡,2005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生态环境优美乡”,并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也是四川唯一获此殊荣的建制乡。乡政府所在地的张坝,地处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的主入口。这里,空气洁净,地势平坦,清澈的峨眉河从这里缓缓流过,两岸景色秀美。这里的人们世代生活于此,辛勤劳作,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2009年,地处一代文豪郭沫若故里的中国500强企业四川德胜集团看中了这片宝地,开始筹建峨眉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2012年,峨眉山市人民政府、峨眉山景区管委会和德胜集团在第13届西博会上共同签订了《峨眉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投资合作战略框架协议》。2013年1月,四川德胜集团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入驻黄湾,正式开展峨眉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设,倾力打造世界级的黄湾风情小镇。
峨眉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位于峨眉山东麓的黄湾乡和川主乡,规划占地面积8.04平方公里,总投资300亿元,聘请国际顶级策划、规划、运营团队,以“世界知名·国内一流·四川标杆”高起点定位,以“文化再现、生态再造、功能重构”为开发理念,以“延长停留时间、延伸旅游消费、提升城市价值”为发展目标,全力打造引领西南、辐射全国、享誉全球的峨眉山国际旅游度假区。
“一圈一带两区三地”,峨眉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整体空间布局为黄湾门禁描绘了新的蓝图。
一圈为峨眉山文化生态圈。一带是峨眉河水系创意带,两区是慢生活体验区和峨眉福地文化旅游区,三地指禅宗体验目的地、休闲度假栖息地、旅游观光集散地。三年来,德胜文旅先后投资20余亿元开发建设峨眉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对促进峨眉山市旅游产业从传统的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的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9月21日,峨眉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的一期首启建设项目黄湾小镇正式开镇迎客。小镇以峨眉武术文化为主题,突出峨眉武术 “五坊八门”的空间布局,各组团、街道、小巷均以峨眉武术的派别或分支命名。并同步配套完善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实现“文化体验、休闲购物、居家生活”的和谐相融。
走进黄湾小镇,一座具有川西民居建筑风格,拥有禅茶、武术、美食等为一体的艺术建筑群落,呈现在峨眉景区山门之前。
一批中国顶级艺术名家创作的雕塑作品,落户小镇;以展示峨眉武术文化、定期举行武术表演而打造的武术主题院落,武术文化雕塑,凸现川西民居风情的古朴建筑沿峨眉河徐徐延展,成为峨眉河源头第一文化旅游小镇;本地特色美食、旅游纪念品、精品民宿客栈、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等旅游配套业态尽汇于此。在这片艺术建筑群落背后,一个规划12000亩的复合型国际旅游度假区正在有序推进。
三年来,峨眉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分别于2014年、2015年、2016年列入四川省重点项目,四川省“十二五”旅游新生力TOP10项目;2016年四川旅游投资项目TOP10十大旅游投资最佳项目。黄湾小镇,已连续三届亮相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一座世界级的风情小镇正逐步受到广大中外游客的欢迎。
中西合璧 八大主题成产业亮点
在主题产业规划方面, 峨眉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由六大产业(科普教育、医疗康养、户外运动、酒店度假、旅居养老、文化传媒)、八大主题组成,预计建成周期为8年时间,建成后日接待游客可达5万人次,全年接待量可达1000万人次;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近万个,预计年收入达50亿元,年纳税额超5亿元。
佛光禅林植物园
峨眉山拥有3200多种高等植物,1600多种药用植物,素有 “植物王国”之称。德胜文旅结合这一优势的自然资源,规划了近千亩山地,与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合作共建省属植物园——四川佛光禅林植物园。
双方将经过5至10年的合作时间,在科学研究、专类园建设、科普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亚热带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植物迁地保护和引种驯化研究基地;同时,成为在园林景观、园区管理、对外服务以及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并建立峨眉山珍稀植物展示园,让游客近距离观赏到各种稀缺植物。
熊猫朱 乐园
在度假区内,德胜文旅结合地块内部的地形情况及动物的生长环境,规划了1200亩山地,分别与中国卧龙大熊猫保护基地、浙江大学合作,将引进大熊猫、朱 ,打造中国首个熊猫、朱 生态展示区。近日,国家林业局批准,首批来自浙江、河南和陕西的 40只朱
将落户项目。朱 是我国I级重点保护濒危野生动物,也是世界濒危鸟类保护的旗舰物种,素有“鸟类大熊猫”之称。四川历史上曾是朱
在西南地区唯一的分布区域,朱 落户峨眉山市,是四川首次引进,将有助于在四川重建朱 野生种群。
佛光花海
峨眉河畔,山丘起伏,德胜文旅在此规划了900余亩花海,以“田园花海体验+节庆活动”为主要功能,在花海中部打造45米高的琉璃塔,形成区域地标,让中外游客回归自然,在此赏花拍照,参加各种花海节庆活动。
国际户外运动基地
在度假区内,德胜文旅引进新西兰SKYLINE将开辟2条800米长的滑道:即缓坡景观滑道和陡坡进阶滑道,借由地心引力向前驱动,360度全开放式空间,独特的提升系统,滑板车和游人可同时运送上山。该项目借鉴新西兰皇后镇模式,针对家庭客户、青年时尚客户打造家庭度假客、运动爱好者的乐园。
地中海俱乐部
在8平方公里的“峨眉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中,德胜文旅引入了“地中海俱乐部”,打造“欢乐家庭”新型旅游度假理念的集合式度假综合体,让游人在仙山峨眉感受另一种韵味的旅游度假模式。
酒店集群
在这依山傍水的峨眉山门户,德胜文旅将引入丽兹卡尔顿高端酒店,配套会议设施,为高端客户提供精致服务,提升区域价值。导入“六善”、“凯莱”等,并通过养生主题酒店模式,构建养生高端体验综合服务体系。在花海主入口位置,打造花香特色酒店,每间客房都可以俯瞰花海盛景,增加酒店稀缺性,提升客户体验感。
佛光花海音乐节
今年10月15日至16日,德胜文旅与知名音乐节运营机构摩登天空联合,与峨眉山市政府联手打造了四季音乐节品牌“2016四川峨眉山佛光花海音乐节” ,设有花海、梵音两大舞台,邀请知名华语流行音乐歌手郑钧等23组艺人每天下午1点到晚上9点现场演出。吸引了3万多游客到此游览。该节从明年5月开始,每年举办一届,将成为峨眉山旅游新的品牌。
峨眉河景观带
峨眉河从群峰叠嶂的山中流来,成为峨眉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内一道灵动的风景,沿度假区内的峨眉河两岸,德胜文旅将此打造成与峨眉山秀丽风光相映衬的景观带,为游人提供一处观赏休憩的好去处。
八大主题,个个精彩。德胜文旅将以峨眉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为起点,重构峨眉山旅游度假体系,精心将德胜文旅打造成为四川文旅产业的龙头企业。让黄湾成为“快乐的身心驿站,依湾而憩的幸福港湾”,在峨眉景城衔接带上构建“山城一体、景城联动”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峨眉旅游升级发展,助力峨眉旅游经济再度腾飞。
顺势而为 树立旅游发展新典范
近年来,峨眉山市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布局,文旅发展空间逐步从景区向城区延伸,发展方式逐渐从传统的观光型向度假型转变。德胜集团顺势而为,进军峨眉山,打造峨眉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不仅为峨眉山旅游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造福了一方百姓,满足了游客需求,成为中国新农村建设与国际旅游结合的新典范。
峨眉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所在地的黄湾乡张坝片区,毗邻峨眉山麓的报国寺景区,紧邻峨眉山风景区门禁,是重要的游客集散地、休闲购物区和原住居民安置生活区。这里的村民因居住分散,加之峨眉河分隔,使大部分村民无法融入峨眉山旅游市场。峨眉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建设,将让更多的村民通过旅游发展获得更多的实惠。
作为峨眉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的开发商德胜集团秉承“先安置好农民,再进行开发”的理念,首先建设让村民集聚的黄湾小镇,并将小镇街区选在了交通最方便的进山入口处。小镇规划面积约1117亩,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2亿元,建成后可安置居民约3300人。届时,项目所在地的全体村民将彻底离开农耕生产,迁至小镇成为小镇居民,从事旅游接待、商品经营、餐饮娱乐等产业,成为峨眉山全域旅游的新生力量。
峨眉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武术的发祥地,黄湾小镇以峨眉武术文化为主题,总体布局由小镇中心旅游组团,青牛坊生活服务综合组团,黄陵坊、点易坊、青城坊、铁佛坊居民安置组团和马口组团组成。主要功能包括旅游、商业、居民安置、学校、幼儿园、行政管理、生活服务等,各组团之间以农田、溪流、河谷、树林为隔离区,用步行街道连接,着重体现峨眉山农耕文化与武术文化的关系,分区域突出主题,展现武术文化的内在精髓。
2014年,小镇一期在首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期间正式亮相;2015年,作为第二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的分会场,各类美食、商品展销、武术表演、“非遗”文化展示等,使小镇的人气节节攀升;今年,继续作为第三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分会场的黄湾小镇,更是火爆,佛禅文化、武术文化、茶文化、美食文化、“吧”文化等齐聚于此,为广大中外游客提供了最具峨眉山特色的旅游休闲和购物体验。
长期以来,峨眉山旅游存在山上“热”,山下“冷”的现象。许多游客到了峨眉便直奔山上,来得快也走得快,平均滞留时间仅2天左右,反映出山下能留住人的项目不多,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足。峨眉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的建设,将有效弥补这一旅游短板,体现出“山上佛界,山下人间”,“晨上金顶,暮回黄湾”,“上山观景,下山休闲”等峨眉山旅游的新格局。
目前,除已经开镇的黄湾小镇外,峨眉河滨河休闲公园、大熊猫生态园、朱 栖息公园、千亩四季花海等多个子项目正顺利推进。今年10月15日至16日举办的“2016四川峨眉山佛光花海音乐节”,短短3天吸引游客3万余人,为明年“四川四季音乐季”的春季音乐季在此举行预热造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市民与农民、城市与农村的三大和谐。峨眉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设走出了一条将新农村建设置入文化旅游产业的新路,既提升了峨眉山形象,造福于一方百姓,又拓展了峨眉山旅游的接待功能,带来了更多的旅游商机。德胜文旅,正为树立“中国旅游发展的旗帜,中国小城镇进化的样板”,打造峨眉山国际旅游目的地续写新的辉煌。
咨询热线:电子邮箱:xwb93@126.com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