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2年07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特别报道
2012年07月17日

抢抓新机遇 建设新连界 打造新川威

连界镇打造四川“两化”互动样板区

陈辉忠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毛春燕 李弘

 近年来,威远县连界镇推进以“打造新川威”为主题的新型工业化和以“建设新连界”为标志的新型城镇化进程,把新川威作为新连界建设的“主引擎”,同时作为推进“两化”互动的“主路径”。同时,该镇以推进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为着力点,新型工业化转型升级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增长极”支撑作用日渐明显,工业化城镇化有机结合和“双加速”发展,使“两化”互动真正“动”起来、“跑”起来,取得显著效果。

 连界镇是国家六部委命名的全国重点小城镇,全国第三批发展改革试点镇,威远县唯一乡镇省级文明单位,威远县城市副中心。

 中国500强企业之一、四川省“十佳民营企业”之一的川威集团在这里发展壮大,其创造的“川威速度”和“川威精神”受到周永康的高度赞扬。连界工业园区是全省“1525工程”重点培育的500亿元园区,是全省首批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全国百佳园区、中国最佳综合实力园区,首批“四川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目前,按照内江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连界镇正努力建设四川“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示范区、先行区和样板区。

 新型工业化“新”出特色

 抓龙头带集群壮大产业

 “产业,是立城之基、兴城之本。建设‘连界新镇’,关键靠产业,主要看川威。”内江市委书记曾万明说道。

 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是技术创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是推进产业升级。川威集团瞄准产业高端,不断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做大做强西部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实现“钢铁川威”向“钒钛川威”的转变。

 进入施工高峰期的川威钒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基地建设现场,塔吊挥舞、高炉林立、道路交错、大型机械川流不息。

 近年来,川威集团努力做大产业规模,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加强自主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延伸产业链,走“多元化”发展之路,推动川威进一步发展壮大,实现“钢铁川威”向“钒钛川威”的转变。

 6月29日,备受关注的四川省重大建设项目,总投资达136亿元、占地4000亩、内江历史上投资最大、规模最大的工业项目,川威集团战略转型项目——川威集团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正式点火。

 作为全省的50个重大产业项目之一的川威集团的钒资源综合利用及配套项目,是该企业调整和优化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技改项目。项目产品定位是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钒钛制品和含钒新材料,是全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端产业项目。项目将新增年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增加就业岗位5000个以上,将有效促进企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对整个四川的钒钛产业发展,对建设省政府“1525工程”和500亿元连界工业园区具有重要意义。

 川威集团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党委书记王劲表示,该项目投产后,川威集团将坚持全面开放,加大科技投入,与世界一流的企业合作,继续搞好资源综合利用,进一步向优质钛白粉、钛材、含钒新型材料尤其钒电池等钒钛精深加工的纵深领域发展,不断做大做强钒钛产业。

 依托川威集团,连界工业园区明确主导产业,实现园区集中集聚集约发展。

 依据区位和比较优势,园区科学进行产业发展规划定位,推动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资源和要素保障向工业园区集中。以优势产业(产品)链为纽带,积极发展关联性强、集约水平高的产业集群和特色鲜明的区域产业品牌,强化工业园区创新和集聚驱动力,形成区域“板块经济”效应。

 连界镇党委、政府,连界工业园区管委会推行政企联席会制度,落实党政领导联系企业机制,深入开展“政务下基层”活动,着力优化服务环境,着力通过“搭车转型”、“附着转型”、“成长转型”三种方式加快转型。目前,以特耐公司2500T自动化生产线、红炉井技改扩能、工农煤矿、铭威公司精洗煤生产线建设等为标志,辖区工业企业找准钒钛产业链上下游“缝口”,发挥各自优势,实现无缝对接。

 随着钒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加快,一条紧紧围绕钒钛项目的产业链正在积聚形成。从产品原材料供应、产品仓储、公共运输、信息化系统应用平台,形成了钒钛钢铁产业集结地和发散地,周边100公里范围内建材、机械、化工、物流产业围绕钒钛钢铁产业配套。截至目前,连界工业园区已完成了10平方公里规划,川威钒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顺利推进,共有141户企业入驻,产值已达到408亿元,将在近期进入“500亿”园区。

 “打造新川威”作为“建设新连界”的“主引擎”,是连界镇推进“两化互动”的“主路径”。如今,项目已正式点火,标志着连界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新型城镇化“新”出示范

 打造现代工业风情小镇

 川威集团所产生的巨大吸引作用,使得大量农业和非农业人口涌入园区,极大地促进了城镇化进程。目前,连界镇建设初具规模,先后建设了川威文化广场、连界广场;修建了总长11.7公里的云钢大街、人民路、连兴路等六条城市主干道;城镇建成区面积达6.1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5万人,城镇化率达60%。

 作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镇的威远县连界镇,依托投资超百亿元的川威钒钛综合利用基地项目掀起“建设新连界”的高潮。日前,内江市委书记曾万明对“新连界”建设提出了“抢抓新机遇,建设新连界,打造新川威”的总体定位,并要求通过高水平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实现新镇建设“三十年不落后、五十年不后悔”。

 目前,在上海同济大学、北京大学、英国阿特金斯公司等单位支持下,正按照县城的标准规划,坚持在规划上引领“两化”互动。在此基础上,128.67平方公里的全域规划也已经全面拉开序幕。三大规划必将引领新的连界朝着“四川第一,全国闻名,世界有影响”的目标奋力迈进。

 钒钛大道是连接成自泸高速公路、威连路、钒钛园区、归沙公路和连界新旧城区的主要交通干线,对新城建设和交通疏散具有重要作用,将成为连界镇的样板路和窗口路。钒钛大道全长约5.7公里,含桥梁2 座,隧道1座,按城市主干道Ⅱ级设计。目前,钒钛大道建设已经启动,标志着新区建设拉开序幕。

 同时,保障性住房、川威棚户区改造、自来水厂等新区建设项目,正加快完善相关手续;船石湖五星级酒店建设前期准备和运动休闲公园论证工作已经展开;成自泸高速连界互通建设,威连路船石湖段改线工程,正在快速推进。与此同时,归连铁路向西延伸,连界钢铁物流中心规划建设,配套发展的餐饮服务、休闲娱乐、工业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以及生产、生活用水的长远规划,均已纳入新区建设的“打捆规划”之中。

 结合新区发展实际,连界镇以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民生工程为共振点,全力打造幸福新区。制定出台更多惠民政策,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通过努力,使新区群众享受最优质的医疗服务、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最完善的社会保障,不断提高幸福指数。

 率先突起

 产城共兴

 连界镇党委书记、连界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王跃辉谈“连界新镇”建设

 记者:连界作为全省工业重镇,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良好,城镇配套设施比较完善,具备推进“两化”互动的有利条件。

 王跃辉:是的,内江市委书记曾万明指出,连界新镇建设具有七大优势:一是拥有风光秀美的船石湖;二是当地的穹窿地貌是具有排他性的自然奇观;三是森林覆盖率高,小镇和工厂都建在森林之中;四是曾经是四川军工的摇篮,有工业历史遗迹;五是随着成自泸赤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区位交通优势凸显,将成为川南门户;六是正在打造的西部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为其提供了产业支撑;七是连界正在成为威远县城的副中心。

 记者:连界镇未来发展规划定位是什么?

 王跃辉:内江市委、市政府对“连界新镇”建设提出了“抢抓新机遇,建设新连界,打造新川威”的总体定位,并要求通过高水平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实现新镇建设“三十年不落后、五十年不后悔”。

 记者:有哪些对策和措施?

 王跃辉:新连界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产业支撑,环境塑造,设施配套,管理规范,市民文明程度大幅度提升,达到宜居、宜业标准,人文环境和谐,是连界镇和川威集团共同的事业。

 连界镇党委、政府将坚定不移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加快明确工作目标、项目实施的顺序和时间节点,加快研究改革试点镇、工业化示范基地的突破模式、政策争取方向,以期率先突破,力争在全省“两化”互动中占得先机,以最快的速度,确保最好的质量,营造最美的环境,为建设一座最美的连界新城作出更大的贡献。

 首先,高起点规划,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按照县城规划的标准,以打造“建设新连界,打造新川威”为总体定位,加快完成城镇总规修编和控制性详规,以及道路、管网等专业规划。在实施规划中,注重城镇总规、土地利用、园区发展、环境保护等规划之间的衔接,推进连界镇由普通中心镇向县城副中心转变。力争到2015年,连界工业园区产值达到900亿元、钒钛2万吨,连界镇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万人。

 其次,做大钒钛产业,突出园区的支撑作用。旗帜鲜明地支持川威加快发展,认真研究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加快“钢铁川威”向“钒钛川威”转型。着力完善连界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启动建设220KV变电站,加快完善园区配套设施,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加快象鼻嘴水库建设,确保2012年6月具备蓄水能力。集中力量推进钒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确保6月点火。依托川威集团,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配套项目入驻,壮大产业规模,确保2012年连界工业园区产值突破500亿元。

 第三,培育新兴产业,打造钢铁工业风情小镇。依托钢铁这个最大的特色、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核心资源,融入西方元素,以欧式建筑风格体现独特的钢铁风情,全方位做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篇文章,把“钢铁”打造成连界最大、最靓、最有影响力的名片;依托优美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独特的钢铁产业资源,以及不断优化的交通区位条件,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和川南饮食文化,加快建设穹窿地质公园、船石湖景区、体育主题公园等,增强文化旅游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打造独具魅力的旅游小镇;在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充分体现现代元素,注重功能分区,根据地形地貌建设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生产服务环境、体现现代品质的生活服务环境和良好的投资服务环境,把连界打造成为威名远震的“门户”,打造成为“连接世界”的工业名镇,打造成为扩大开放的川南“门户”;要把连界打造成为区域性商贸城镇,抢抓新镇建设、钒钛、旅游等产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商机,把连界打造成为威远县域副中心城镇和区域性商贸城镇。

 记者手记

 走进连界场镇,已经深夜,可是与沿途乡镇的黑灯瞎火相比,这里依然一片繁华。宽阔的马路、统一着装的工人、通宵营业的羊肉馆展示着这里的生气。

 从某方面来说,这里就是一个“缩水版”的国家传统老工业基地,因工业兴盛,因工业崛起。

 连界镇地处威远、仁寿、资中三县交界处,故名“连界”。

 据说,诸葛亮曾指派专管官员——冶官到连界(时属嘉州管辖)设立冶棚,成为四川冶铁业鼻祖之地。

 近代四川军阀刘文辉在此设立兵工厂,并由此发展成为中国500强企业之一、四川省“十佳民营企业”之一的著名百亿企业——川威集团,其创造的“川威速度”和“川威精神”受到周永康的高度赞扬。

 连界因钢而兴。连界的发展,以钢铁为支撑,大做钢铁文章,这是连界最大的特色,也是连界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核心资源。近年来,川威集团转变钢铁工业发展方式,加强科技创新,用现代技术改造提升传统钢铁工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钒钛产业,加快建设西部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近年来,伴随着总投资136亿元的钒资源综合利用及配套项目的开工,川威集团所属威远钢铁公司已更名为成渝钒钛科技公司,“钢铁川威”也积极向“钒钛川威”转型。

 日前,钒钛项目竣工点火了,可当地人还是喜欢把川威集团称“威钢”,这是他们的记忆。

 伴随着工业转型,老工业重镇也开始了其“田园式畅想”。挖掘钢铁工业的文化资源,打造工业风情特色小镇。

 “春可泛舟船石湖、五指堰,观水色旖旎;夏可徜徉白牛寨、和森园,听松涛细语;秋可攀沿象鼻山、轿子石,览众山叠翠;冬可造访一根松、灵关桥,赏万树披银装。”连界不光有独有的钢铁特色,还有优美的自然资源。连界属穹窿核心区域,方山台地、沟谷纵横是典型的地理特征,森林植被丰富,是天然氧吧。辖内有船石湖等水库,常年蓄水量在1000万方以上,正建设蓄水量540万方的象鼻嘴水库。其余还有天星、民新、红旗、五指胡等小型水库,形成“六湖连珠”景观。

 内江市第一条地方铁路——归连铁路在此设站,即将建成通车的成自泸高速公路在此建立互通立交,这些都无疑为该镇的发展添上腾飞的翅膀。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座充满工业风情的特色小镇将崛起在川南大地。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