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冕宁:崛起的中国南方稀土高地
冕宁宣 赵天伟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尹华高 文/图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这样自豪地向世界宣告。
而中国的稀土,北有包头,南有冕宁。
稀有金属曾卖出“大白菜”价格
冕宁县稀土资源丰富,已探明矿石量稀土氧化物约200多万吨,以轻稀土为主,主要分布在县内森荣乡牦牛坪、哈哈乡三岔河、南河乡木洛、里庄乡羊房沟和麦地乡马则壳等地,有矿床4个(大型1处、中型2处、小型1处),矿点6个,矿化点11余处。保有稀土资源量250万吨(REO)。冕宁稀土95%以上呈独立的稀土矿物产出,富存于氟碳铈矿和氟碳铈镧矿中,被专家称为"牦牛坪式"单一氟碳铈矿矿床,矿物粒度粗,有害杂质含量低,易选冶,可直接入炉冶炼中间合金,工艺简单易行,成本低。矿石中还伴生有萤石、重晶石,综合利用价值大,拥有资源质量优势;具有储量大,埋藏浅,易采、易选、易分离、综合利用价值高等特点。
上世纪80年代末,牦牛坪稀土矿区开采始。受当时“有水快流”思想的影响,矿区最高峰时期有100余户企业在开采生产。截至2007年4月全县稀土相关企业共有50户,其中:开采企业18户、洗选企业24户、加工企业8户。由于无序开采和竞争杀价,一度时期,冕宁的稀土资源曾卖出了“萝卜白菜”的价格。
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为了切实解决这些问题,2007年4月,冕宁开展了稀土资源整合工作。在国家、省、州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该县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公开公正、兼顾利益”的原则,综合利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通过收购、参股、转产等多种方式,对县内多家稀土企业的合法生产要素进行整合,以解决稀土产业“小、散、乱、差”的问题,基本实现了整合之初制定的“矿山生产开发布局明显合理、开发企业结构明显优化、开发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矿山生产环境明显改善”的目标。
规划 一个园区建设的灵魂
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冕宁的稀土产业如浴火重生。稀土整合之初,冕宁就着手高起点,大手笔的产业规划。聘请国内有资质的单位和专家,编制了《凉山州稀土产业发展规划》、《冕宁稀土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冕宁县稀土工业集中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并通过了省州相关部门和专家评审。
冕宁县稀土高新产业园区为按照“一园多区”进行规划建设,总规划面积为12.5平方公里。首期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分为A区和B区)。
自2008年批准建立以来,冕宁从抓规划、抓建设、抓产业聚集入手,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聚集”的要求,以引入大企业集团为基础,努力把冕宁建设成为中国南方稀土产业高地。
在建设中,冕宁坚持“规划先行”理念,充分考虑实际县情,对园区平台建设进行总体空间布局。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根据地理现状和工业基础,确定了“一园多区、特色集中”的簇群式发展形态。于2007年委托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工业集中区(A区)总体规划》、《工业集中区B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并通过州政府组织的专家评审。配套完成《B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B区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并通过州级相关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目前,正在着力推进园区12.5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前期工作。
“抓招商引资,引进高新技术,壮大带动优势项目。”与此同时,冕宁人在招商引资中始终有的放矢。目前,该县制定和落实《冕宁县工业集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试行)》,进一步完善《冕宁县工业集中区招商引资管理办法》等“软规划”,保证项目招引挂钩。2010年5月,该县建立了工业集中区信息化平台,加大了宣传力度,促进招商引资。同时,园区扩园也不断升级,增大了园区企业容量。
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和园区管理配套服务,更确保了招商引资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
配套设施 好马配好鞍
在园区建设中,冕宁抓配套建设,完善配套功能,提升整体承载力。努力完成稀土及伴生矿采选及深加工和应用的可行性研究及建设规划设计工作。在B区投资5480万元完成征储用地1400余亩。投资2000余万元完成了首期道路(含管网)、大门、围墙、绿亮化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二期投资1000余万元的道路(四号路,含管网等)正紧张有序推进,预计今年5月底可实现竣工投入使用。二期绿化、亮化和各厂区道路、美化等配套建设正有序推进。同时,投资1600万元,建设日供水9000吨(一期4500吨)的给水厂,2011年3月底供水。
目前,注入资本金5000万元建立的园区建设开发平台,现已开始运行。投资2800万元,建设园区110kv变电站,也已供电。园区建设还严格按照环境保护工作“三同时”的原则,即将编制完成日处理3000-10000吨污水处理厂的《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投资规模将达3500万元以上。园区扩园升级,着力开展园区规划修边,及时推进总体规划建设工作,全面扩大园区容量。按照州、县的安排部署,力争今年成功完成省级产业园区的申报,明年开始国家级产业园区的申报工作。
崛起 项目如雨后春笋落地生根
抓项目发展,不断扩大规模,壮大园区经济。四川江铜稀土有限责任公司稀土采选及稀土磁金属和钕铁硼项目,预计投资25.5亿元,于2011年6月份投入试运行生产,一期建成达产后可实现产值12.7亿元。四川省冕宁县茂源稀土科技有限公司抛光粉及荧光级氧化铕项目,投资1.2亿元,已于2011年8月投入生产,现已实现全面正常生产,完全建成后产值可达10亿元;投资17.8亿元四川万凯丰稀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贮氢电池项目厂房和相关配套设施主体结构基本完成,正全面推进后期配套建设和设备安装前期准备工作,预计2012年6月一期工程投产,一期建成后可实现产值4.5亿元,完全建成后可实现产值80亿元以上;四川江铜稀土磁材有限公司投资11768万元的4000吨钕铁硼薄片项目正紧张有序推进厂房建设及相关工作,厂房基础建设已基本完成,预计年底实现投产;冕宁矿业公司投资0.94亿元的年产1000吨汽车尾气净化器稀土催化剂项目,现正进行场地布置和勘探工作。该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2亿元,年利税1.8亿元。预计2012年进行场地平整工作,2013年12月竣工投产。
目前,稀土微特电机生产项目、稀土汽车尾气净化器项目、高性能稀土LED生产项目正在同相关企业洽谈,逐步推进稀土产业向边缘项目延伸。同时,为解决稀土企业生产使用大量酸碱的困难,酸碱生产供应配套项目已基本达成投资意向,正在就项目建设进行深入分析论证。
“咬住青山不放松。”2012年,园区产值将达到20亿元,利税6亿;2015年,产值将达到100亿元,利税30亿元;2020年,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届时,一个崭新的稀土高新产业园区将会崛起在世人面前。
咨询热线:电子邮箱:xwb93@126.com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