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1年03月3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专 题
2011年03月31日

来鹿文化铸辉煌 今朝宣中竞风流

 □ 王勤 黎效验 文/图

 宣汉,巴人文化的故乡,经历了上千年的文化积淀,孕育了许多彪炳历史史册的灿烂与辉煌,造就了无数雄才大略的智者与贤达。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和改革开放的发展,经一代又一代宣汉人的精心打造,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华和迷人的风采。四川省宣汉中学就植根于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她如璀璨的奇葩,绽放于巴山南北;她是知识的殿堂,培育着无数学子。穿越百年的时空隧道,我们依稀可以看到那沉积文化的底蕴。

 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宣中的前身为“来鹿书亭”。清道光29年(1849年),更名为“来鹿书院”。1916年,革命先驱向君卿、协同知事景运昌、校长冉崇枢创办了“宣汉县中学堂”。在4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先后七次易名。1958年,正式命名为“宣汉县中学”,2000年升为“四川省重点中学”,2002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2006年被验收为“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学校虽几经易名,但宣中光荣的革命传统始终没有改变,师生的求学报国之心始终如一。自成为县中就播下了红色的种子,戴绍安、张鲤庭、邓廷璧等教师以学校作掩护创办新学,从事革命活动;牟永恪、景昌运、杨同恒、王德伟、陈本立、雷雨昌、向小屏、向鸿儒等众多学生在新思想、新文化、进步教师的影响下,积极参加革命工作,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当时宣汉中学师生经受了艰苦革命斗争的锻炼和考验。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宣汉中学迅猛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在400多年来鹿文化的传承中,确立了“厚德勤学,励志笃行”的办学思想,以“马思边草,雕盼青云”为校训,逐步探索出了“承载来鹿文化,弘扬宣中精神”的学校特色建设运作机制,形成了“立体育人,发展个性,人文见长”的办学特色。如今,这所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拥有134个教学班、9000多名学生、500余名教职工的百年老校,在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引下,豪情满怀,众志成城,正向着全国一流名校的目标迈进!

 建设一支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

 宣中的发展,是与学校百年积淀而成的深刻教育思想和丰厚来鹿文化底蕴分不开的,更是当代宣中人秉承传统、兢兢业业、执着追求的结果。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宣中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学校在以王专校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带领下,组建了一个平均年龄36岁的“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战斗集体。着重在创建“四型”领导班子上下功夫,即:学习创新型、团结务实型、勤政廉洁型、节约服务型。一是坚持抓好班子的政治理论学习。二是发扬民主,落实好民主集中制。三是强化制度落实,自觉接受教职员工的监督。四是大力实施“阳光工程”,推行校务公开。实行领导督察责任制,确立每周星期一为“领导深入基层日”,全体行政成员星期一务必深入班级、教师、学生、处室,调查了解工作状态,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加强行风和校风建设,首先从领导做起,从转变工作作风开始。要求班子成员必须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责任意识,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做严于律己、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勤政高效,团结奋进、狠抓落实的表率。

 学校通过建立健全教代会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建立和完善民主评议制度。充分发挥教代会、党政工团、民主党派和全校师生员工的监督参政作用,不断强化党委成员的党性观念,不断强化党委成员的决策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讲党性、讲原则、讲正气。凡事按程序办,大家集体讨论,拿出最佳解决方案,不搞想当然,不搞一言堂,即使工作中有不同的意见,也经常以民主的方式,在沟通理解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在大是大非面前思想认识达到统一。

 学校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勇于开拓、锐意进取。坚持“抓质量,树品牌;抓管理,提效益;抓福利,聚人才;抓民主,促和谐;抓化债,求发展;抓安全,保稳定”的发展思路,狠抓过程精细化管理。始终秉承“师之所思,我之所想,生之所需,我之所为”的思想。从校长到部门,从干部到教师,制度层层落实,目标层层推进。坚持以人本管理和制度管理有机统一,力求实现和谐教育这一最高理想,为宣中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和有效途径。

 教学管理精细化。早在3年前,学校就从“抓补习生向抓应届生转变”,从“抓尖子生向抓大面积转变”。每位教师能够做到:精心设计教法和学法,使教与学统一、和谐;精心设计教学目标、课堂提问、课堂练习,使课堂教学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使课堂“两主”得以充分发挥。教务处不定期抽查、考核教学常规执行情况,及时查找和解决问题,表扬先进,促进后进,从而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德育管理精细化。一是重视抓好学生的入学教育,开展军事训练活动,编印了《新生入学教育手册》。二是班级的精细化管理,在各个班级内部严格实施量化管理,将日常工作与学生行为表现以分数的形式“量化”,并确定专人检查、统计,每周与每月汇总,及时实施奖惩,确保精细化管理的力度与针对性;充分发挥班干部管理班级的作用,细化分工职责,天天检查反馈,强化监督力度,将精细化管理真正落到实处。三是以活动为载体,举行“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牵手文明,拒绝陋习”等演讲比赛、签名仪式、主题班会、团课、征文比赛、书画比赛、书信比赛、“广文博览”读书活动,有力地推进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及养成教育。四是让学生自主开展以“崇尚学生宿舍文明行为,鞭挞不文明现象,营造寝室文化氛围,丰富学生生活”为主题的、以“美化生活摇篮,优化成才环境;增强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激发同学们共建文明、规范、温馨寝室的热情”为目的的“寝室文化竞赛”活动,同学们自发创建丰富多彩的包括标志文化、美育文化、励志文化、名人文化、制度文化、动态文化在内的寝室文化,同学们自发地把自己的寝室命名为不同的名称来激励自己,每一间寝室都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有文化标志、生活标志、温馨提示、人生格言、心声交流等,达到了“和、美、静、净”的寝室管理目标。

 行政后勤服务精细化。对每个部门、每个人员有具体任务和要求;每个岗位有人值守,每项任务有人完成,每处障碍有人排除,每条信息有人反馈;每个角落卫生整洁,每间办公室讲究规范,每间教室布置美观,每个食堂安全卫生,每个厕所洁净无垢;每株花草都完好,每盏电灯都能发亮,每块玻璃都不破损,从而创造了良好的服务育人环境。

 校本教研精细化。每个教研组、备课组每期都有教研主题,主题源于课堂,始于问题;集体教研不走形式,评课讲求实效;教研活动方式多变但程序统一;实行教研活动报告制度,教科室次次到堂检查、指导、登记,不定期通报考核结果;对教研活动中的先进典型及时表彰,从而营造最佳的研究氛围。

 安保服务精细化。学校基本做到每天有安全教育内容,每周有安全教育活动,每月有安全教育专题,每学期有安全教育目标,每年有安全教育奖惩兑现;每处活动区域有人监控,安全隐患有人预防,发生安全事故有人处理,从而优化了学校安全局面。

 近年来,学校获得了“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示范学校”“全国卫生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先进集体”“全国基础教育质量管理示范学校”“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60多项省级以上殊荣。

 创设一个幽静和谐的书香校园

 温顺友善的鹿群,离不开食物丰富、适宜生存的自然环境。近年来,学校全力打造和谐校园文化,为师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今天的宣中,分东、西两区,占地面积252亩,校舍建筑面积92000余平方米,绿化面积54000余平方米,体育运动场地31000余平方米。宽阔秀美的校园、先进齐备的设施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走进宣中,一股以“来鹿文化”为主线的书香气息迎面扑来。校门前“来鹿书院”青铜浮雕讲述着宣中古老的历史,欢迎慕名而来的莘莘学子。鹿,是一种灵异的动物,她“秀外慧中,友善乐群”,“文鹿之光”青铜雕像,鹿一大一小,向着旭日初升的东方奔腾,象征着宣中师生志向高迈,追求卓越,也象征着他们在“来鹿”精神感召下,师生同欢,薪火不绝,共创辉煌。以“来鹿”为主题的楹联,以“来鹿”命名的读书亭、小溪、池塘,“来鹿”精神已植根于宣中的每寸土地,渗透到每个宣中人的血液之中。

 漫步宣中,但见芳草如茵、绿树似盖。在这层层叠叠的绿意里,一幢幢现代化建筑,更显和谐静谧之美。致远教学楼巍巍耸立,取自诸葛亮《戒子篇》古训,简约中蕴涵着深意;致知楼挺拔俊秀,7个网络教室、85个多媒体演播室、600余台微机、17个理化生标准实验室飘逸着科学芬芳;文心阁图书馆,典雅气派,8个宽敞明亮的阅览室,26万余册的馆藏图书,在全省中学里首屈一指;可供5000余学生就住的竹居、梅园、菊苑、兰社学生公寓,线条优美质朴;知味苑、春晖大礼堂,圆场方柱,更将凉亭、文化长廊与周边风景融为一体,成为宣中校园里亮丽的一颗明珠。

 为了使一线、二线教职工互相尊重、理解、配合与支持,学校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各部门、处室都要定期开展活动,每年学校都要组织全校教职工开展体育比赛、教职工歌咏比赛等,每年学校都要组织全体党员外出过组织生活,每年中考、高考结束,学校都要组织毕业班的教师外出参观考察学习,每三年学校都要组织二线教职工、退休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一次。同时,学校领导切实为老师们办实事,办好事,把温暖送给每一位教职工。老师病了,有领导去看望,老师有喜事,有领导去祝贺,老师有困难,有领导帮着解决。逢年过节,学校领导一班人都要到贫困教职工、贫困党员家中慰问,了解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另一方面,大力营造教职工之间团结互助氛围。通过这些活动,增进了教职工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了老师之间、老师与职工之间的和谐。

 文化浸染灵魂,艺术点缀人生。学校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为其搭建展示平台。学生黄潇在亚洲青少年艺术盛典中国赛区总决赛中勇夺高中组金奖;黄潇、白灵应邀到俄罗斯参加“中俄文化交流”,并获得表演特别奖;牟潇瑞经过层层遴选,走进中央电视台“智力快车”现场;罗映荷获第六届全国中小学校园电视主持人金奖;学生单人舞《雨花》获四川省中学生艺术节一等奖。张爽、桂雪儿、刘静在省田校集训,并将代表省参加全国比赛,2010年有7人代表达州市参加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伍宇航等4人从全国120万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国创新作文总决赛二等奖;刘鹏、彭鑫淼分别获得全国“首届中学生原创作文大赛”一等奖。学生制作的电视节目《视线追踪》获全国铜奖,学生制作的《宣汉学生论坛》、《咖啡小屋》、《快乐学习》等35件作品获得四川省中学生电脑作品大赛一、二等奖。学生的10个小发明项目获得四川省科创大赛一、二等奖,学生拍摄制作的DV片《时光?我们》在互联网上热播。

 近年来,学校多方筹集各类助学金、奖学金数百万元,如中石化“春蕾高中女生”资助项目、北京光华奖学金、宣汉县慈善助学金、嘉思睿助学金、新长城自强班项目等,这些助学项目使面临辍学危机的贫困学生渡过了难关,为他们顺利成才解除了后顾之忧。

 锻造一支德高业精的师资队伍

 赢得教师,才能赢得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中现有13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000余人,在职教职工500余人。庞大的学生队伍,需要有知识渊博、教艺精湛、乐于奉献、关爱学生的教师团队来精心呵护。多年来,宣中把教师队伍建设当作学校支撑性的基础建设常抓不懈。

 “1”是指一个目标,即建设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高学历层次、先进教育思想、扎实业务技能、较高科研水平,且学科配套、结构合理、名师挂帅的师资队伍。

 “3”是指三大工程,基于“老教师看家,中年教师当家,青年教师发家”的认识,学校陆续实施了三大工程,即:“青蓝工程”,指对参加教育教学工作不满三年的青年教师,从区乡调入宣中工作不满三年的教师,调入宣中虽满三年但还没有从事过宣中毕业班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全面开展“互助”活动;“骨干教师工程”,指对参加工作五年以上的优秀教师实行动态管理,不断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其成为骨干教师;“星级教师工程”是教师成为“名师”的阶梯,目的在于激励骨干教师争当科研型教师,争做教育专家。逐步形成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的长效机制。

 “5”是指五种培育策略,即坚持“选、培、研、推、促”五种教师队伍培育策略。

 学校重视教师道德素质的提高。先后组织和参与以“铸师魂,倡师德,正师风”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以“关爱学生,珍爱岗位”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月”活动,以“综合整治”和“廉政文化”为核心的行风建设活动。通过师德师风的建设,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把所有的日子串成事业的链条,将浑身的血液化作育人的甘霖。近年来,有10多人被当选为省、市、县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先后有30多人获得全国或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称号以及 “五·一”劳动奖章。

 有了教师的发展,才有学生的发展,有了发展的教师,才有发展的学生。学校实施“骨干教师工程”和“名教师工程”。通过专业培训、校本研修、外出学习等多种渠道和措施,为名师的成长成熟提供机遇和平台。学校专任教师中,有特级教师4人,中、高级教师317人,研究生毕(结)业60余人。有省市县骨干教师208人,市县学科带头人32人,市县科技拔尖人才4人,名校长、名教师5人。他们扎根讲台,热爱宣中,琐碎的工作是他们神圣的事业,平凡的讲台是他们铁打的忠诚。他们师德高尚,教艺精湛,经验丰富,贡献突出,是撑起学校教育大厦的栋梁。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青年教师在专任教师中的比例大幅度增长。为了让他们早日担当重任,学校持续十年实施了“青蓝工程”。近年来,他们中已有48人次获省、市、县优质课竞赛一、二等奖。一些活跃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的青年教师,大多数已经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骨干以及省市县学科带头人。“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青年教师的迅速成熟,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三尺讲台,终岁莫问枯荣事;两袖清风,回首只闻桃李香。”正是有了这样一群师德高尚,敬业爱生的教师队伍,学校才形成了“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敬业、爱生、博学、善教”的教风和“自律自强、乐学创新”的学风,正是有了这样一个“精诚团结、拼搏奉献”的团队,才有了宣中昨天的骄傲和今天的辉煌。

 谱写一曲与时俱进的华美乐章

 鹿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它的适应性是在不断改进的环境中形成的。近年来,宣中能够得到持续发展,得益于我们多年来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活动。

 用科研方法破解学校发展的难题和“教”与“学”的问题。如,近年来,由于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大量新教师不断涌入,无疑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但新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现状与学校高中发展现实的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面对青黄不接的教师队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解决新手教师的问题,他们以省普教科研课题《普通高中新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策略研究》,探索了以校为本提高新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以《校本研修分层推进策略研究》,既解决了学校校本研修有效性不强的问题,又解决了青年教师“不会研修”与部分老教师“不愿研修”的问题。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研究和课堂创新,建立了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形成校长、教科室、教研组、备课组的四级教研网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办学效益稳步提高。

 为了不使教研活动虚化,每次的教研活动学校有主题,教研组(含备课组)有专题。学校的主题由教科室根据当年需要解决的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确定,每个教研组(含备课组)都有学校主题下自己的专题。

 在专题研究活动中,每位教师都经历了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预设、观察他人或自己实践、根据他人实践介绍自己的分析诊断、参与研讨与听取他人对该主题的分析诊断、亲历验证自己的预设和全面回顾总结”的过程。这样,让教师养成在常态的备课中磨出好的习惯,在常态的研讨中改进教学方法,在常态的反思中养成独立品格,从而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在教学教研的常态状态下完善个人知识结构。目前,全校有小课题和专题46个,有校级课题26个,县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4个,省级课题3个,其中省助金项目2个,国家级课题1个。基本做到了人人有课(专)题,个个有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近四年来,获得国家级优秀科研成果奖1项,5项获得各级政府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其中获得省政府一等奖2项,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一、二等奖14项,课改成果获市、县教育行政、教研部门科研成果一、二等奖16项。

 鹿是一种灵异动物,它会给人带来吉祥、幸福和长寿。学校在“秉承来鹿文化,弘扬宣中精神”的特色建设中,办学效益蒸蒸日上。高考本科上线年年上台阶。2010年本科上线1832人,其中重本上线301人。文科重本上线126人,文科本科上线735人,创历史新高;艺体本科上线225人,上线人数在全省同类学校中跻身前列。近三年来,学生参加市级以上的学科竞赛,300余人次获国家级奖,200余人次获省级奖,300余人次获市级奖。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示范学校”“全国卫生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四川省德育先进单位”“四川省五四红旗团委”“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四川省绿色学校”“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布点学校”、校园电视台获“全国百佳校园电视台”、校报《今日宣中》获“全国中小学优秀校内报刊特等奖”、从零文学社获“全国优秀学生社团” 等国家、省、市县100多项殊荣。辉煌的办学业绩,带来的是人民群众对宣中的信任和学生对宣中的向往,周边市县的家长纷纷把学生送来宣中就读。

 描绘一幅气势恢宏的发展蓝图

 机遇从来垂青有备而来的人。

 2010年,我省启动了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宣中人意识到:谁有超前意识,谁就会抢占先机。作为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样板校之一的宣中人绝不放过这一难得的机遇。

 2010年3月,学校召开了全校中层以上干部、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学科骨干教师共100余人参加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动员会,并组建了8个课程改革组织机构和12个学科核心小组,确立了课改准备工作的基本思路,标志着宣中高中课改准备工作正式启动。

 2010年4月,通过反复讨论、多次修改,数易其稿,形成了较完整的有宣中特色的课改实施方案;5月,着手教师培训和进行以校史文化为载体的校本教材《来鹿之光》的编写工作;暑假,组织了新高一教师进行了校内和校外的全面培训;秋季开学后,先后组织了30多位教师到山东、成都、重庆等先进学校,深入班级、课堂实地参观学习。

 经过实践,学校和教师的人才观、质量观得到了极大改观,更可喜的是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发展,个性特长和全面素质也随之提高。任选课和活动课的开设,适应了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使学生拥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一批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理论素养的教师脱颖而出,他们努力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和手段,教研水平不断提高,正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为深入实施高中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百年发展的历史,是一份喜悦,一种荣耀,更是一份激情,一种责任。宣中人不会忘却前人的呕心沥血,不会忘却昔日的峥嵘岁月,更不会忘却漫漫征途对新一代宣中人的召唤。这是一条流淌不息的河流,这是一幅万人描绘的画卷,宣汉中学的莘莘学子,用青春和热血鼓动着历史的脉搏,他们的心也将永远和学校发展的脉搏一起跳动。

 “来鹿文化铸辉煌,今朝宣中竞风流”。宣中将继续在“承载来鹿文化,弘扬宣中精神”的课改道路上一路凯歌。我们相信,宣汉中学的明天将更加灿烂辉煌!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