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之路:崛起的龙潭总部经济城
——总部经济理论创始人和本地经济学家解读“龙潭模式”五大探索实践
2004年,为承接“东调”留下的优质产业,成都市设立“龙潭都市工业发展区”,使“老工业基地”向“都市工业区”转型;
2007年,将产业定位调整为“总部经济+都市工业”发展模式,“都市工业区”向“总部基地”第二次转型;
2009年,按照统筹城乡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发展战略定位提出打造总部城,准备实现第三次跨越转型。
打造一座国际、现代、时尚的魅力总部之城,在成都的历史上绝无仅有,乃至西部也是一个标新立异的举动,更何况这是一座产业之城、总部之城?成都龙潭总部经济城究竟凭借什么“良方”赢得了众多企业总部青睐,并被中国总部经济理论创始人赵弘作为总部经济的“龙潭模式”呢?
近日记者在完成对总部经济理论创始人赵弘的采访后,又深入成都龙潭总部经济城进行一番实地采访。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龙潭总部经济城的发展思路和路径是:按照“完备的城市形态、完善的城市功能、完美的城市风貌”编制“造城规划”,通过引进一流总部企业打造“总部经济载体”,逐渐构建“总部联邦、产业芯城”,实现总部经济“税收贡献、产业乘数、消费带动、劳动就业、社会资本”五大经济效应,进而使龙潭总部经济城崛起于西部。
龙潭探索1
造城经济化
“造城”统揽
成都东郊工业基地转型总部城
从都市工业区到“总部基地”;从“基地总部”到“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总部城……
面对成都龙潭总部城发展定位和产业升级不断升级,如何将总部城城市空间布局与产业布局调整有机结合起来?龙潭总部城正采取整体造城予以破解。
城市空间“经济化”
“总部芯城”崛起城东
“企业的总部,成都的新城。”
这是龙潭总部城的规划理念。
“规划总揽,促进城市发展空间与产业布局上高度契合,让城市空间‘经济化’。”成华区委书记何立斌介绍,2008年底,成华区在充分借鉴北京丰台、上海陆家嘴等地打造总部经济区的做法和经验后,规划占地8.13平方公里总部城与龙潭总部城、龙潭老场镇、北湖熊猫旅游休闲区和成华大道产业功能区等进行整体规划,编制了《成都东北部片区发展总体规划》、《总部经济试验区控制性规划》、《总部经济试验区产业发展规划(2007—2017)》的编制……
城市载体“产业化”
总部项目勾画“总部芯城”
“不是建楼,是造城。”
这是龙潭总部城造城的建设要求。
“要让城市建筑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成华区区委常委、统战部长袁华兵表示,龙潭总部城在城市空间、总部项目规划和建筑设计中都“融入”了现代产业元素,尽量让建筑具有产业承载功效,激发“总部经济多米诺骨牌效应”。
龙潭总部城管委会主任商虎军告诉记者,龙潭总部经济城在建设开发中,通过系统规划设计,让“产业形态与城市建筑形态充分‘对话’”:什么地方摆放研发和技术孵化楼,什么地方修建国家级工程实验室等功能区的设计都精心论证过。与此同时,总部城还让内外城市配套融为一体,筹建五星级宾馆、高档会所、银行、专家服务楼、数据大道等设施……
随着一个个总部项目在龙潭总部蓝图上 “立起来”,“总部联邦、产业芯城”新城格局越来越清晰了,总部经济效应初现。
龙潭探索2
产业核心化
核心产业“开道”
铸造龙潭总部城经济发动机
亚洲最大的工程液压实验室、西部最大的电磁兼容器测试实验室、奔驰宝马焊接生产线……
龙潭总部城这些具有核心技术的“总部脊梁”正在形成机械装备、电子信息两大核心产业集群,“铸造”龙潭总部城腾飞的“发动机”,调整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格局,促进成都东郊工业基地向总部经济城转型。
“标杆战略”
核心总部引领产业芯城
“我们拿下了奔驰的焊接生产线!”宝玛科技总部负责人自豪地说,他们凭借过硬的整车焊接技术,成为龙潭总部城的“脊梁”,刚一运行就成功拿下奔驰、本田、四川丰田、重庆长安等10余家汽车厂商上百条汽车品牌焊接生产线,一个依托汽车焊接生产线的产业集群初现。
“围绕机械装备、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龙潭总部城还与电子科大、理工大学等高校建立密切合作,设立博士后服务站,为入驻企业培育高端人才,服务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成华区科技局局长李新介绍,龙潭总部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总部脊梁”还有中国二重国家工程中心、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中机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成都烟草配送中心、四川石油管理局装备制造公司等上百个“总部脊梁”项目。
总部脊梁
“裂变”区域发展新动力
四川创新区域经济研究院博士后黄寰在《成都总部经济实力报告》中称,总部经济产业化将成为中心城市的战略选择和发展核心动力,带来总部经济五大效应。
“目前,龙潭总部城依托机械装备、电子信息两大核心产业,已初步形成具有科研特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成华区委常委袁华兵说,核心技术优势的总部项目对上下产业链具有“捆绑性”、“共栖性”,是构筑“总部联邦”的推动器。如:中国二重国家工程中心的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国家级研发机构、设计研究院等6大“总部脊梁”辐射和汇聚作用下,就形成了多个上下游产业集群。
“与二重国家工程中心一样具有产业裂变作用的项目还有190余个。”龙潭总部城管委会主任商虎军为记者勾画着“总部联邦、产业芯城”的发展蓝图:攀枝花钢城集团经济技术中心、香港利星行、福建华亚集团等总部项目已经入驻,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61个、投资上5亿元重大产业化项目15个。
龙潭探索3 服务集团化
总部软环境 孕育产业高端
发展总部经济到底需要哪些配套服务?
总部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需要良好“土壤”——投资软环境和全方位“集团化”服务方式,这是成都龙潭总部城在总部实践中得到的启示。成都总部经济试验区在破题求解。
“龙潭管家” 铸造洼地效应
“这里是一块持续发展的热土,环境好、人更好。”这是裕都集团、中国二重国家工程中心、中机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四川石油管理局装备制造公司等“总部脊梁”项目负责人的共同感受。
“23天:高效服务引来‘金凤凰’这个经典案例从另一个侧面诠释了这种感受,体现了软环境的‘龙潭精神’。”龙潭总部城管委会主任商虎军告诉记者,2007年,裕都总部项目从接触到签约仅仅只用了23天;从选址到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图纸设计只有2个月时间,而从审批规划到开工建设只有1个月时间;60万平方米的一期“经济载体”工程只有1年时间;吸引160余家总部企业入驻只用了6个月……这一系列的数据,彰显着龙潭总部城服务引发的速度和效率。
“投资成华,我们不后悔。”裕都集团董事长张钧说,2007年,当公司决定在西部投资时,其实最初选址是在外地,但是当他们到成华区进行考察后,决定入驻龙潭总部城。“龙潭总部城‘三大服务体系’提供的悉心周到的‘管家式’服务打动了我们。”
服务体系 凸显总部环境优势
龙潭总部城的“三大服务体系”到底是什么?
“‘管家’、‘会计’、‘咨询师’……这些就是三大服务体系的代名词,让企业不出园区就基本解决所有需要。”龙潭总部城管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大物管服务体系”为整个总部城提供绿化、环卫、安保、会务等物业管理服务。“投资商务服务体系”引入各类商务服务机构,构建“联邦商务中心”,为入驻企业提供创意、会计、审计、人才培训等服务。“投资发展促进体系”,引入国内外知名的投资咨询机构,建立“CEO智库”、 “CEO服务Mall(超市)”为企业首脑、精英提供投资管理、评估、信托等服务, “孕育”产业高端,提升总部软环境。
服务“高端化” 筹建智囊中心
“总部经济是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的一种经济形态,对生长环境要求非常高。”赵弘指出。
“总部城不仅是企业‘首脑机构’的聚集地,也是品牌企业CEO的汇聚地,因此,服务要求和标准很高。”商虎军介绍,按照规划,总部经济城还将修建一座“双子星”服务大厦,形成“CEO智囊中心”和“CEO服务Mall(超市)”两大服务平台,满足入驻企业、高端人群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这对总部经济城发展服务模式也是一个全新的诠释。”据商虎军介绍,“双子星”将作为总部城智能服务的实体展示平台,由“CEO智囊中心”引进世界级智囊团队入驻,为区域内企业首脑提供智力支撑服务;由“CEO服务Mall”引进广告创意、会务办理、律师咨询等等知名服务机构,形成一个功能齐备完善的服务型综合体,服务于总部企业。
龙潭探索4机制效能化
提升“总部效能”
激活龙潭总部城
钱从哪里来?
“单靠财政投入,规划打造好占地8平方公里的龙潭总部城,不太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关专家说。
“丢掉财政‘拐杖’、舞动市场‘魔杖’,增强自我‘造血’功能,打造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发展平台,实施总部城跨越发展!”何立斌告诉记者,“政府引导、公司运作、市场化配置资源”,以裕都总部基地为“样本”,有效破解总部城建设“钱从哪里来”的难题。
“裕都总部基地项目开启了‘政企合作’新模式。”总部城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对记者娓娓道来,2007年7月,成华区属国有投资公司成都东方广益投资有限公司与上海裕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北京丰台道丰集团共同组建的项目公司宣告成立,共同负责项目的投融资、建设、招商、管理运营,联手打造裕都总部基地。
市场化运作,迅速将资源转化为资本。不到一个月,3亿元启动资金迅速到账,公司人员配备及时到位,项目公司全面开始运营,步入高效运作、快速发展的轨道。
产业如何管 提升产业“高端”
“抓产业就是抓产品,抓好主导产品,才能构筑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体系……我们正在探索建立总部经济标准和规范,破解‘产业如何管’的难题。”龙潭总部城管委会负责人介绍,总部城坚持集约用地原则,推出了项目准入机制、在建项目形象进度管理机制、投产项目绩效考核管理机制和弱势项目的退出机制,实现了企业项目“进入有门槛,退出有依据”。
在入驻标准上,他们要求入驻总部企业的投资强度在500万元/亩(含地价)以上,税收30万元/亩·年以上;在主合同中约定开工时间、建设周期、规范建设条款和违约责任……“达不到‘总部效能’的项目和企业将被淘汰,甚至被清退出总部城。”
全员聘用 激发总部城活力
政府如何提供服务?管理班子如何运转?
龙潭总部城在探索、在突破。
政府相关部门在总部城设立了分支机构,采取“下沉服务”和目标管理方式,实施项目对口联系服务,及时收集、解决好总部企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如果因为相关部门的原因,未能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将受到严惩。”成华区软环境建设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两块牌子、一套班子。”2007年3月,为了激发总部城活力,龙潭总部城管委会与成华区属成都东方广益投资有限公司合署办公,实行市场化运行,除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外,总部城管委会工作人员全部实行面向社会聘用制。同时,为了激励员工进取活力,在新的体制和机制下,工业区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和个人,按月或季度进行考核,提高工业区人员工作效率。
龙潭探索5
效应集成化
正是由于各种配套设施的完善和机制体制的创新,引发了强烈的“总部集成化效应”,在龙潭总部经济城聚集了一大批总部企业,截至目前,龙潭总部经济城累计入驻各类企业306家,其中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61个,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15个,其中,龙潭裕都总部城项目、二重国家工程中心、成都环保大厦等总部项目算是其中的亮点项目。
龙潭裕都
造城引发总部集成效应
总部造城、核心产业引导、城市化配套……龙潭总部经济城依托裕都总部基地项目,集成“总部经济效应”,正逐渐成为引领成都总部经济发展的一个“风向标”。
“我们不是在建楼,而是在造城。”这是龙潭裕都总部项目根据成都龙潭总部城“造城论”发出的“造城宣言”——打造将成都龙潭总部城的城市形态与产业业态有机结合的“造城模本”,形成成都市探索总部经济发展的“成华方式”。
按照规划,成都龙潭裕都总部基地总建筑面积300万平米,概算投资额75亿,将吸引1600家企业入驻,容纳10万人研发、办公及生活……
如今,走进裕都总部商务办公区,就像走进了一座现代时尚的新城。
国家级工程实验室
打造中国重装产业之芯
2007年,总投资5亿的中国二重国家工程中心选择龙潭,预计2011年5月将正式入驻。
“其中,8万吨的液压实验室拥有世界最大的水压机。”中国二重国家工程中心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孙唯林说,二重工程中心是国家认定的全国唯一、世界第三的大型铸锻件数值模拟国家工程实验室,由国家级大型铸锻件数值模拟工程实验室、重型机械设计研究院、大型铸锻件研究所、大型模锻件研究所、传动件研究所组成的一个国家级实验室集群。
“今后将形成以成都为中心,德阳和湛江为基地的‘一中心,两基地’发展格局。”孙唯林表示,来自成都“大脑”的指令和研发成果将通过网络,从成都龙潭总部城迅速传达到两个基地,指挥大飞机、大型船舶制造和核电、风电生产等重大装备的生产。
成都环保产业总部大厦
低碳总部新实践
按照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产业功能区规划建设需要,成都第一座低碳主题产业平台——概算投资5.5亿元的成都环保产业总部大厦即将开建。日前,记者了解到,该大厦规划在成都龙潭总部城内,占地51.7亩,由3幢标准的甲级写字楼和一座环保科技产业会展中心构成,其中主楼高135.5米,两座副楼高99.9米。
“将首次采取环保建筑培育环保企业的模式。”龙潭总部城管委会负责人称,龙潭总部城将被成都市批准成为了成都目前唯一的环保低碳产业总部基地,并依托成都环保产业总部大厦构建西部最大最环保产业建筑群。
据介绍,该总部基地以成都环保产业总部大厦为主体分成都市环保科技孵化园和环境服务总部基地两部分。其中,科技孵化园主要引进中小环保企业的核心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工程验证试验等入驻;环境服务总部基地则整合环保产业实验室、数据分析系统等配套设施服务功能吸引环保产业的行政管理中心、投资决策中心、市场营销中心等职能型企业总部入驻。
本版采写 闫新宇
咨询热线:电子邮箱:xwb93@126.com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