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区域新闻
2018年03月26日
马尔康市直波村创新“136”模式 让村民共享集体经济“蛋糕”
四川经济日报讯 (谢淼 赖荣琛 记者 庄媛)“今年蜂群越冬成活率不是很高,但村上给我家1000元扶持金,我对搞好这个产业很有信心。”这段时间,马尔康市松岗镇直波村野桃花开得正旺,脱贫户确培在院子里维修清理蜂箱,为即将到来的蜂群越冬后分群做准备。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直波村在保持原有村集体经济收入基础上,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新建自驾游营地,通过对外承包经营模式,既拓宽了乡村旅游出路,又扩大了集体经济规模。去年,营地实现利润11.6万元。
利润增加了,如何让新增的集体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如何调动村民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发挥集体经济对贫困户脱贫奔康的引导作用?直波村探索制定了集体经济“136”分配模式,让全体村民共享集体经济“蛋糕”。
“‘136’模式就是通过民主决策,对新增这部分集体经济收益,按照10%作为贫困户产业扶持资金,30%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基金,60%作为集体分红资金进行统一分配。”直波村委会主任王贵全介绍说。
据了解,该村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了每户1000元的产业扶持资金,3.5万元的集体经济收益被用于集体经济扩大再生产,全村508人均分了6.7万元集体经济分红。
“通过这个模式,一方面,收益比例适当向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倾斜,给予了贫困户适当的资金扶持;另一方面,充分调动村干部和村民的积极性,确保了集体资产保值增效。”直波村支部书记雷贵和认为,“136”集体经济分配模式,扎实推进了脱贫攻坚“回头看”“回头帮”,加强了村级集体经济“造血”能力,让村民尝到了集体经济的甜头。
◎ 《四川经济日报》四川经济日报社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电子邮箱:xwb93@126.com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咨询热线:电子邮箱:xwb93@126.com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 蜀ICP备07006814号-1